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瘍醫(yī)大全 卷21 內(nèi)癰部 上課筆記
    

瘍醫(yī)大全教程:卷21 內(nèi)癰部

卷二十一 內(nèi)癰部五臟六腑內(nèi)癰、內(nèi)疽、 瘕、痞癖止,皆匯于此部中,以便檢閱參治。內(nèi)癰門主論凡人胸腹有十一募。募者,各臟腑陰會之所也!鹅`樞》云∶發(fā)內(nèi)癰內(nèi)疽者,其本經(jīng)募上肉必浮腫,募中必時時隱痛,浮腫為癰,隱痛為疽,此即內(nèi)癰內(nèi)疽之驗也。但內(nèi)癰有治法,而內(nèi)疽…

卷二十一 內(nèi)

五臟六腑內(nèi)癰、內(nèi)疽、 瘕、痞癖止,皆匯于此部中,以便檢閱參治。

內(nèi)癰門主論

凡人胸腹有十一募。募者,各臟腑陰會之所也。《靈樞》云∶發(fā)內(nèi)癰內(nèi)疽者,其本經(jīng)募上肉必浮腫,募中必時時隱痛,浮腫為癰,隱痛為疽,此即內(nèi)癰內(nèi)疽之驗也。

但內(nèi)癰有治法,而內(nèi)疽無治法,何也?蓋內(nèi)癰內(nèi)疽其病原無殊,唯在根淺根深之別耳。根淺者為癰,根深者為疽,若臨證用藥,攻補得宜,無不收效。至募有十一,而內(nèi)癰僅九證者,何也?蓋膽府形如膜皮,無出無納,汁清氣潔,不生內(nèi)癰內(nèi)疽,若夫膀胱,亦如膜皮,中惟濁水,故古今書籍,并無講及內(nèi)癰內(nèi)疽者,是以未敢詳載。雖然中極穴即膀胱募也,今人間有中極穴或浮腫或隱痛者,所見證候竟同小腸癰相似,則治法亦當(dāng)按小腸癰治之可也。俟后之學(xué)人留意焉。

驗內(nèi)癰法∶凡遇生內(nèi)癰疑似者,但與生黃豆五粒,令病患嚼之,口中無豆腥味者,是其候也。

書云∶凡內(nèi)癰俱系膜內(nèi)成患,外皮不腐。

齊氏曰∶臟腑腸胃,內(nèi)癰內(nèi)疽,其疾隱而深藏,目既不見,手不能近,所至難矣。但以診脈辨之,亦可知也。若其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也;設(shè)脈遲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不爾,則邪氣內(nèi)攻,腐爛腸胃,不可救也。

心癰門主論

經(jīng)曰∶巨闕隱隱痛者心疽,其上肉微起者心癰。(巨闕穴在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

王肯堂曰∶心癰始發(fā)巨闕穴,必隱痛微腫,令人寒熱身痛,頭面色赤,口渴隨飲隨干。由心火熾盛,更兼酷飲嗜熱而成,宜服涼血飲。如酒毒為病,宜升麻葛根湯治之。但此證甚屬罕有,而治法不可不備。

心癰門主方

涼血飲

生地 麥門冬 連翹 天花木通 赤芍 荊芥 車前瞿麥 白芷 甘草 薄荷 山梔(各等分)
燈芯為引。潮熱引加淡竹葉

升麻葛根湯

升麻 柴胡 黃芩 白芍 葛根 木通 山梔 黃連 甘草 水煎服。

肝癰門主論

經(jīng)曰∶期門隱隱痛者肝疽,其上肉微起者肝癰。(期門穴,又名肝募,在乳旁一寸半,再直上一寸半。)

《素問》曰∶肝癰兩 滿,臥則驚,不得小便。

華真君曰∶肝癰不可用針刺,須用內(nèi)消內(nèi)散。(《秘錄》)

陳遠公曰∶人素多惱怒,容易動氣,一旦兩脅脹滿,發(fā)寒發(fā)熱,已而脅痛之至,按之疼不可忍,人以為肝火盛也,誰知肝葉生瘡乎!人但知肺生癰,不知肝亦能生癰也,且《靈》、《素》諸書,亦未詳言,得毋創(chuàng)論以驚俗乎!余聞異人云∶脅疼手不可按者,肝葉生癰也!鹅`》、《素》未詳者,以肝癰世不常有,所以略之也。凡古今之氣運不同,癰毒之生長不一,肝能生癰,烏可缺而不論乎!況肝之生癰,未嘗無理也,肝一惱怒,則葉開張,肝氣即逆,大怒之后,肝葉空脹,未易平復(fù)。設(shè)使時加惱怒,是肝葉竟不得安,且怒后必然動火,怒益多而火益盛,盛必灼干肝血,血干則肝氣大燥,無血養(yǎng)肝,更易發(fā)怒,欲不郁結(jié)成癰,烏可得乎?然癰生于內(nèi),何從而見,然外可辨也。肝癰生在左而不在右,左脅之皮必見紅紫之色,而舌必見青色也。此而辨之,斷斷無差,治必以平肝為主,佐以瀉火去毒,切不可因循令其潰爛而不可救也;蜗緶冒咨帧當(dāng)歸各三兩,銀花五兩,黑山梔五錢,生甘草三錢。水煎三劑疼止,又減半服,數(shù)服全愈。(《冰鑒》。此方以歸芍入肝以滋肝血,則肝血驟生,易平肝血之燥,又得甘草緩急,梔子清火,銀花解毒,安得不效哉。唯是火毒大盛,肝血大虧,不如此大劑,亦自徒然。倘執(zhí)以肝火之旺,非肝癰之證,只用當(dāng)、芍治脅痛,必不效也。)

又曰∶有左脅大痛,按之尤甚,此肝癰耳,非脅痛也。肝癰多得之惱怒,前條已論之矣。然而憂郁亦能生癰也,惟惱怒得者其痛驟,憂郁得者其痛緩,初痛之時,逍遙散大劑煎飲,痛立止矣,何至成癰也。因失于速治,而肝中郁氣,若不能宣,而血因之結(jié)矣。血結(jié)不通,遂化膿而成癰,其勢似緩,然肝性最急,癰成而毒發(fā)甚驟也。

有脅疼數(shù)日而死者,正因生癰毒敗而死,非脅痛能死也,可不急為治之乎!宣郁化毒湯∶柴胡、薄荷、香附各二錢,白芍、當(dāng)歸、金銀花各一兩,生甘草、花粉各三錢,陳皮、枳殼各一錢,水煎服,四劑全愈,重則六劑,后用四物湯大劑調(diào)治,不再發(fā)也,此證世不常有,前論已悉,然肝癰少見,而脅痛世所常有,余特發(fā)明憂郁之能成癰,又如此人知急治,何至成癰哉。

朱丹溪曰∶肝癰始發(fā)期門穴,必隱痛微腫,令人兩腳脹滿脅痛,側(cè)臥則驚,便溺艱難,由憤郁氣逆而成。初服復(fù)元通氣散,次服柴胡清肝湯;痛脹已止,宜六味地黃丸;脾虛食少,佐以八珍湯滋腎補脾治之。

肝癰門主方

救肝敗毒至圣丹 (岐天師)治肝癰。

當(dāng)歸 白芍(各三錢) 黑山梔 生甘草(各三錢) 金銀花(十兩,水十碗,煎汁四碗聽用)
以金銀花汁二碗加水二碗同煎服,渣又加水二碗同前存金銀花汁二碗,煎一碗,服二劑愈。

脾疽門主論

經(jīng)曰∶章門隱隱痛者脾疽,其上肉微起者脾癰。(章門穴,又名脾募,在臍旁開六寸,高上二寸。)

王肯堂曰∶脾癰始發(fā),章門穴必隱痛微腫,由過飧生冷,兼濕熱或瘀血郁滯脾經(jīng)而成。令人腹脹,咽嗌干燥,小水短澀,宜大黃湯、赤豆苡仁湯二方合而用之,腹脹全消,宜六君子扶脾調(diào)理。

肺癰肺痿門主論

經(jīng)曰∶中府陷陷痛者肺疽,其上肉微起者肺癰。(中府穴,在云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yīng)指。)

《素問》曰∶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王注云∶滿,為脈氣滿實;腫,謂癰腫,肺之癰喘而兩 滿。)

《內(nèi)經(jīng)》曰∶血熱則肉敗,營衛(wèi)不行必將為膿。大凡肺瘡當(dāng)咳嗽短氣,胸滿時唾膿血,久久如粳米粥者,難治。若嘔膿而不止者,亦不可治。其嘔膿而自止者,將自愈,其脈短而澀者,自痊。浮洪而大者難治。其面色當(dāng)白而反面赤者,此火之克金,皆不可治。(《全書》)

《千金》曰∶咳唾膿血,其脈數(shù)實,為肺癰。若口中咳,即胸中隱痛,脈反滑數(shù),此肺癰也。

張仲景曰∶肺癰吐膿如米粥,咽燥振寒。

又曰∶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問曰∶病者咳逆,何以知其肺癰,當(dāng)以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如?曰∶寸脈微而數(shù),微為風(fēng),數(shù)為熱,微則汗出,數(shù)則惡寒。風(fēng)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逼于榮,吸氣不出;風(fēng)傷皮毛,熱傷血脈。風(fēng)舍于衛(wèi),其人則咳,口干喘滿,咽燥不渴,多吐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jié)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問曰∶振寒發(fā)熱,寸脈滑數(shù),其人飲食起居如故,此為癰腫。醫(yī)反不知,以傷寒治之不應(yīng)。何以知有膿?膿之所在,何以別知其處?師曰∶假令膿在胸中者,為肺癰。其脈數(shù),咳吐有膿血,設(shè)膿未成, 其脈自數(shù)緊。但數(shù)為膿已成矣。

《金匱方論》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shù),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脈數(shù),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shù),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shù)虛者,為肺痿;數(shù)實者為肺癰。

王肯堂曰∶治吐膿血如肺癰狀,口臭,他方不應(yīng)者,宜消風(fēng)散。(荊芥、川芎、羌活﹞H參恁B茯苓、防風(fēng)、藿香、蟬退各二錢,濃樸、陳皮各五錢,為末是也。)入男子發(fā)灰研細,入和之,清米湯下,可除根,只兩服,亦治吐血。(《準(zhǔn)繩》)

又曰∶肺癰已破,入風(fēng)者不治。

《精要》曰∶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fēng)邪乘之,內(nèi)盛于肺也,則汗出惡風(fēng),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又曰∶起于肺癰者,由食啖辛熱炙 ,或酣飲熱酒,燥熱傷肺所致。治之宜早。

王氏曰∶患肺疽者項強。蓋肺系在項,肺傷則系傷,故牽引不能轉(zhuǎn)側(cè)。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故皮膚不澤。

張景岳曰∶此證初起,邪結(jié)在肺者,惟桔梗杏仁煎為治此之第一方。(《全書》)

齊德之曰∶肺者,五臟之華蓋也。處于胸中,主于氣,候于皮毛,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fēng)邪乘之,內(nèi)感于肺也。故汗出惡風(fēng),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又曰∶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過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膏,小便數(shù)而不渴?收咦杂;欲飲者將瘥。此由肺多唾涎,而無膿者,肺痿也。

又曰∶肺瘡之候,口干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唾膿血,或腥臭濁沫,胸中隱隱微痛者,肺疽也。始萌則可救,膿成則多死。

馬益卿曰∶肺癰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貼,以解其風(fēng)寒邪氣,然后以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葦莖湯,(見《金匱要略》)隨證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內(nèi)補黃耆湯以補里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薛立齋曰∶凡勞傷血氣,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內(nèi)感于肺,或入房過度,腎水虧損,虛火上炎,或醇酒炙 ,辛辣濃味,熏蒸于肺,或咳唾痰涎,汗下過度,重亡津液,皆能致之。

又曰∶大抵勞傷血氣,則腠理不密,風(fēng)邪乘肺,風(fēng)熱相搏,蘊結(jié)不散,必致咳嗽者。若誤用汗下過度,則津液重亡,遂成斯證。

又曰∶此證皆由脾土虧損,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故始成則可救,膿成則多死。茍能補脾肺,滋腎水,庶有生者,若專攻其瘡,則脾胃益虛,鮮有不誤者矣。

陳遠公曰∶人有胸膈間作痛,咳嗽時更加痛,手按之更增氣急,人以為肺咳也,誰知肺熱生癰乎!夫肺為嬌臟,藥食所不到者,故治之甚難,治法似宜瀉火以救肺,藥既不入肺,而肺為脾子,脾經(jīng)未嘗不愛藥也。補脾土則土能生金,平肝木則金不克木,清心火則火不刑金,三經(jīng)有益于肺,無損于金,則肺氣得養(yǎng),后以消毒之品解肺之邪,何癰不散乎。全肺湯∶元參三兩,金銀花五兩,麥冬二兩,生甘草五錢,花粉、茯苓、白芍各三錢。水煎服二劑,痛減內(nèi)消矣。(《冰鑒》。按癰疽證必須內(nèi)消,不可令其出毒。內(nèi)消之法,總不外心肝脾三經(jīng),而別無消癰之道也;蛟弧梅沃谀I也,獨不可治腎以消乎?然肺癰雖成于火灼肺金之液,實因肺氣之自虛也,補腎雖或能使肺不來生腎,但肺腎相通,補腎之水,恐肺氣下降,而火毒反不肯遽散,不若止治三經(jīng),使肺氣得養(yǎng),自化其毒,不遺于腎為妙也。)

又曰∶人有胸膈作痛,咳嗽不止,吐痰便覺疼甚,按之痛不可忍,喉間聞腥臭之氣,隨吐膿血,此肺癰不但已成,而且已破矣。未破者易消,已破者難治,以膿血未能遽盡耳。然得法亦無難也。夫肺之生癰者,因肺火不散也,然肺火之來,因肺氣之虛也,肺虛而后火留于肺,火盛而肺結(jié)為癰,不補虛以散火,而未成形者何以消,已成形者何以散,即潰爛者又何以愈哉,是虛宜補矣。然補何臟乎?若補肺虛,而肺不能直補,只補胃氣,則肺氣自旺也。今癰已破,多吐膿血,則肺氣尤虛,雖毒瓦斯尚存,不可純?yōu)a其毒,于補氣之中而行攻散之法,則毒易化,而正氣無傷也。

完肺飲∶人參一兩,元參、金銀花各二兩,蒲公英五錢,花粉、桔梗、生甘草各三錢,黃芩二錢。水煎,一服膿必多,二劑漸少,又三劑疼止,膿血亦止,六劑全愈。(此方補胃氣,即瀉胃中之火,旺胃氣而肺氣自不能衰,瀉胃火而肺火自不能旺,所以敗毒生肉也。雖諸藥亦能入肺,不單入胃,然入胃者十之八,入肺者十之二,仍是治胃益肺之藥也;騿柗伟b已破,病已入里,似不宜升提肺氣,南昌喻嘉言謂∶宜引之入腸,而先生仍用桔梗開提肺氣,恐不可以為訓(xùn)。嗟乎!余所用藥,無非治胃之藥,藥入于胃,有不下引入腸者乎!然肺氣困頓,整肅之令不行,用桔梗以清肺,上氣通而下行更速,然則上之開提,正下行之迅逐也。)

又曰∶人有久嗽后肺受損傷,皮膚黃瘦,咽喉嘶啞,自汗盜汗,不得臥,吐稠痰腥臭,毛悴色焦,嗽時必忍氣須臾,輕輕吐痰,始覺膈上不疼,否則大痛,氣息奄奄,入以為肺癰也,誰知肺痿生瘡乎!本不可救,然治之得法,亦有生者。夫肺癰與肺痿不同,肺癰生于火毒,治之宜速;肺痿成于勞傷,治之宜緩;鸲疽搜a中用瀉,勞傷宜補中帶清。清與瀉不同,而補則同也。瀉中用補,可用大劑,清中用補,只宜小劑,勿伐勿助,若有若無,始奏功也。養(yǎng)肺去痿湯∶金銀花、麥冬各三錢,生地、百合各二錢,紫菀、百部各五分,生甘草五錢,款冬花、貝母、白薇各三分,天冬一錢。水煎服,十劑膈疼少減,便有生機矣。又十劑更輕,又十劑漸愈,共六十劑始全愈也。(此方不寒不熱,養(yǎng)肺氣于將危,保肺葉于將痿,實有奇功,若圖效捷于一旦,必致輕喪于須臾,寧忍耐以全生,勿欲速而送死。)

又曰∶有膏粱子弟,多食燔熬濃味,美醴香醪,以至舌干喉燥,吐痰吐血,喘急膈疼,不得安臥,人以為肺經(jīng)火熾,誰知肺癰已成乎!夫肺為五臟華蓋,喜清氣暢達,惡燥氣炎蒸。今所食無非辛熱,則五臟之中,一團火氣,火性炎上,而肺獨受其害,不能下生腎水,腎水無源則益加燥勢,必取資于肺,肺金又病,不益虛其虛而燥其燥乎!況各經(jīng)紛紛來逼,火烈金刑,肺間生癰,必至之勢也。治法化毒之中,益以養(yǎng)肝降火之內(nèi),濟之補腎,庶有成者可痊,未成者可散也。扶桑清肺丹∶桑葉五錢,紫苑二錢,貝母、生甘草、百合、阿膠、人參各三錢,犀角屑五分,款冬花一錢,杏仁七粒,金銀花、熟地各一兩,水煎調(diào)犀末,服數(shù)劑可收功也。(此方肺腎同治,全不降火,蓋五臟之火,因飲食而旺,乃虛火也。故補水而金氣堅,虛火息,況補中帶散,則非呆補,火毒又易解也。)

朱丹溪曰∶癰疽發(fā)于內(nèi)者,肺癰、肝癰、腎癰、腸癰、囊內(nèi)癰、附骨癰。惟肺癰須先解表,今特表而出之。

陳實功曰∶夫肺癰者,金受火刑之證也。蓋肺為五臟華蓋,其位至高,其氣至清,內(nèi)主乎氣,中主聲音,外司皮毛,故肺金獨旺于秋者,應(yīng)其清輕之候也。倘有所克,其病自生。先因感受風(fēng)寒,未經(jīng)發(fā)越,停留肺中,初出其候毛聳惡風(fēng),咳嗽聲重,胸膈隱痛,項強不能轉(zhuǎn)側(cè)者,是其真候也。久則鼻流清涕,咳吐膿痰,黃色腥穢,其則胸脅脹滿,呼吸不利,飲食減少,脈洪自汗,法當(dāng)清金甘桔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diào)之。亦有七情饑飽勞役,損傷脾肺者;亦有勞力內(nèi)傷,迎風(fēng)喊叫,外寒侵入,未經(jīng)解散,致生肺癰者。脈必浮而微數(shù),胸?zé)釟獯,寒熱往來,咳嗽痰生,通用金鯉湯、蠟礬丸、太乙膏,相間服之,亦效。(《正宗》)

又曰∶如手掌皮粗,六脈洪數(shù),氣急顴紅,污膿白血,嘔噦溺水,鼻塌不飧飲食者,俱為不治。

又曰∶如身涼脈細,膿血交流,痰色鮮明,飲食知味,膿血漸止者無妨,反此則死。

又曰∶如久嗽勞傷,咳吐痰血,寒熱往來,形體消削,咯吐瘀膿,聲啞咽痛,其候傳為肺痿,百死一生之候。治宜知母茯苓湯主之,人參五味湯調(diào)之。

岐伯曰∶凡人有病氣喘嘔咳者,乃肺病也。肺乃金臟,又嬌臟也,居于心之上,瓣如蓮花,色紅蒂紫,咽管之下,即是肺經(jīng)司氣之出入,不容食物。咽之上有胃厭,即小舌頭也,胃厭遮住咽門,飲食之類始能直入食管,而下通于胃。倘人飲食之時多言,胃厭不及遍蔽咽門,設(shè)有米食之類入于氣管,則必咳不已,可見氣管不容一物,可知藥亦不能直入也。治肺之法,正治甚難,轉(zhuǎn)治以脾,脾氣有養(yǎng),則土自生金,喘咳自已。故五臟這中,除肺一經(jīng)之外,俱可正治,獨肺經(jīng)不可正治。然則肺經(jīng)生癰瘍,何以治之耶?清金消毒湯主之。(《秘錄》)

又曰∶蓋癰生胸腹之內(nèi),無不生于火與邪,若外用末藥調(diào)敷,則相隔甚遙,必須內(nèi)消為得。然癰勢甚大甚急,一杯水何能救車薪之火,故必大劑救肺消毒至圣丹煎飲,而火邪自散,而癰瘍自消。倘日以敷藥調(diào)治于皮膚之外,或以小劑而求散于湯餌之中,吾見其必死而已矣。

張仲景曰∶瘡瘍之疾,發(fā)于火邪之盛,其由來非一日矣。欲消其火邪,豈是尋常細小之藥所能去乎?故必多用重藥以劫治之。然而散邪之藥,俱耗真陰,多用重用,皆能取敗,惟金銀花敗毒而又不傷氣,去火而又能補陰,故必須此品為君,第此品性純而正,乃正人君子也。譬如正人君子,必同郡攻擊于群小之中,始不致僨事而召禍,所以多至十兩或一斤,始可取勝于眉睫。然徒借此一味,又覺勢單力薄,當(dāng)以他藥相助成功,各有妙理,非泛然而用之者也;蚣欲湺宰谭危蚣託w芍以潤肝www.med126.com,或加地榆以涼大腸,或加甘草以瀉火,或加梔子以清熱,或加薏苡仁以去濕,惟在用者審之。

馮魯瞻曰∶肺癰者,勞傷氣血,內(nèi)有積熱,外受風(fēng)寒,胸中滿急,隱隱作痛,咽干口燥,時出濁唾腥臭,若吐膿如米粥者死。脈滑數(shù)或?qū)嵈,凡患者右脅按之必痛,須用肺癰神湯,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愈,屢用屢驗者也。(《錦囊》)

又曰∶夫人一身之氣全關(guān)于肺,肺清則氣行,肺濁則氣壅,肺熱則津不行而肌肉甲錯,(甲錯者,肌不潤澤也。)多生肺癰。癰者,壅也,肺氣郁熱久壅而成也。蓋咳久傷肺,元氣漸虛,其人有寒熱往來,自汗 ,口中有濁唾涎沫,或咳嗽唾中有紅線膿血,或多唾涎沫而無膿,寸口脈數(shù)而虛澀,或虛洪者,名曰肺痿,熱在上焦故也。如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咽燥喘渴,四肢微腫,先吐血而后吐膿,胸中甲錯,或遍熱烙手,喜偏側(cè)于右睡而不能左臥,左臥則喘急不安,其痰似膿血腥臭,以水驗之,則沉而不浮,其脈數(shù)而有力者,名曰肺癰。因勞傷血氣,腠理開而受邪,寒搏于血,蘊結(jié)成癰,積熱不散,敗血為膿,咳傷肺葉而成,按其右脅必痛者是也。若已破入風(fēng)者不治。吐膿如米粥者難治。然痿為正氣虛,癰為邪氣實,其肺痿治法,在乎養(yǎng)血養(yǎng)氣,養(yǎng)神清金;而治肺癰,在于補養(yǎng)氣血而兼排膿也。然肺痿亦有寒者,必頭眩吐涎沫而不咳,不渴而遺尿,此為肺中冷而心中有濕液也。古人用炙甘草、干治之,以補虛勞也。

又曰∶古一婦人二十余歲,胸膺間一竅,口中所咳膿血與竅相應(yīng)而出,以人參、歸、 補氣血之劑加退熱排膿等藥而愈。

婁金善曰∶肺痿屬熱,如咳久肺傷,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火熱甚,是本論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干姜此屬寒也。肺痿吐藥品數(shù)據(jù)涎多,心中溫液者,用炙甘草湯以補虛勞也。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是皆宜厘清之,故肺痿又有寒熱之異也。

周文采曰∶其候應(yīng)乳上下隱隱而痛者,肺疽也。若肉微起者,肺癰也。初起俱可救,若日久唾膿臭敗者,不可治也。但診其脈微緊而數(shù)者,未有膿也。若緊甚而數(shù)者,已有膿也。若膿如粳米粥及嘔膿不止,其脈浮大而面色赤者,俱為難治。若膿自止,其脈短而澀,面色黃白者,皆可治。何以言之?蓋脈浮大面赤,此心火克肺金也,故難治;若脈短澀及面白者,此肺氣未損也,故可治。治法當(dāng)補肺瀉火,止嗽定喘為主。(《集驗》)

《圣惠》曰∶中府(穴名,在云門下一寸六分,乳肋間動脈應(yīng)手陷中者是也。)隱隱而微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是以候始萌則可救,膿成則多死。若欲知有膿者,但診其脈,若微緊而數(shù)者,未有膿也∶緊甚而數(shù)者,已有膿也。

申斗垣曰∶其證現(xiàn)于秋冬可救者,何也?肺旺于秋是也。冬寒水旺,子能救母,子母相生,故云可救為順。是春夏木旺火勝之時,肺金病再遇火旺之時,爍石流金,金受火克,此為逆,故難治也。(《啟玄》)

李東垣曰∶夫肺者五臟之華蓋,處于胸中,主于氣,候于皮毛,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fēng)邪乘之,內(nèi)感于肺也,則汗出惡風(fēng),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過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脂,小便數(shù)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飲者將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無膿者,肺痿也。風(fēng)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至于榮,則吸而不出。所以風(fēng)感皮毛,熱傷血脈,風(fēng)熱相搏,氣血稽留,蘊結(jié)于肺,變?yōu)榉尉。診其脈候寸口脈數(shù)而虛者,肺痿也;數(shù)而實者,肺疽也。其肺瘡之候,口干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嗽膿血,或腥臭濁沫,胸中隱隱微痛者,肺疽也。

龔居中曰∶經(jīng)曰,肺傷善痿,痿則火郁邪壅,致金燥烈,肺虛氣不能升降,以充百脈,癰則金體受傷,肺葉焦枯,息亦不利,則火邪無以泄,郁遏熏蒸,致咯咳嗽血,血滲妄行,必中府、云門隱痛,咳則喉腥,脈洪數(shù)而虛,久則腐化而出,遂成肺癰不治之證。若膿血自止,脈來短澀者,不治自愈。以脈經(jīng)本部之脈在也。

馮魯瞻曰∶咳而膺乳痛,即看痰色如何。若濃濁如膿,或黃或赤,口中臭,即從肺痿、肺癰治。以脈數(shù)而虛者為肺痿;脈數(shù)而實者為肺癰。

又曰∶肺痿咳吐,咽燥欲飲水者自愈,張口短氣者死。

肺癰門主方

金鯉湯 (《正宗》)肺癰已成未成,胸中隱痛咯吐膿血者。

金色活鯉魚(一尾約四兩重) 川貝母(一錢,去心)
先將活鯉魚連鱗剖去肚腸,勿經(jīng)水氣,以貝母末摻在魚肚內(nèi),線扎之。用上白童子小便半大碗,將魚浸童便內(nèi),重湯頓煮,魚眼突出為度。少頃取起,去鱗骨,取凈魚肉浸入童便內(nèi)頓熱,魚與童便作二三次,一日食盡,其功效甚捷。

排膿散 肺癰口吐膿血之后,宜服此藥,排膿穢,補肺氣。

人參 黃耆 白芷 五味子(等分)
上研細末,每服三錢,食后蜜湯調(diào)服。

又方

金銀花(八兩) 當(dāng)歸 麥門冬(各二兩) 白芍 山梔(各三錢) 生甘草 玄參(各一兩)
水八碗煎一碗服。渣用水四碗煎半碗服。

又方

蒲公英 當(dāng)歸 生甘草(各一兩) 金銀花(二兩) 乳香(去油研細) 黃芩(各一錢)
水五碗煎一碗,再入乳香細末調(diào)和服下。

清金消毒湯 (《秘錄》)

金銀花(八兩) 當(dāng)歸(二兩) 玄參 麥門冬 生甘草(各一兩) 水煎服。
(岐天師曰∶此方數(shù)品中,唯麥冬乃清肺火之品,余俱入脾、入肝、入心之藥,而用之者何也?蓋入肝則平木,而不必肺金用力而制之,則肺金得養(yǎng)矣。入心經(jīng)則心火不凌肺金,而肺金又得養(yǎng)矣。入脾則脾土能生肺金,而肺金又得養(yǎng)矣。雖乃治脾、治心、治肝之藥,似乎隔一隔二隔三治法,其實乃正治肺金也。

雷公曰∶我意方中加白芍三錢平肝火,使心火弱不來克肺也。

孫真君曰∶隔一隔二隔三之治,其實原正治肺經(jīng),此等議論大開聾聵,凡肺病皆宜如此治之,勿謂天師專治肺癰立論,而不通于凡治肺病也。

救肺敗毒至圣丹 (岐天師)。

金銀花(十兩) 玄參 麥門冬(各三兩) 生甘草(五錢)
水十碗,煎四碗服。

肺癰神湯 (《錦囊》)

薏苡仁(五錢) 黃耆(蜜炙) 白芨 金銀花 桔梗(各一錢) 川貝母(一錢六分) 甜葶藶(八分微炒) 陳皮 甘草節(jié)(各一錢二分) 姜水煎,食后徐徐服。新起加防風(fēng)一錢,去黃;潰后加人參一錢;久不斂加合歡皮一名夜合,即槿樹皮一錢。

肺癰久不斂口者(《馮氏錦囊》)合歡樹皮、白蘞煎服最佳。

桔梗湯 治咳膿腥血肺癰。

桔梗(炒) 貝母 桑白皮(炙) 枳殼 黃耆(炙) 當(dāng)歸 防己 地骨皮(各一錢) 甜葶藶(炒) 栝蔞仁 杏仁(杵) 薏苡仁(各五分) 百合(炒) 五味子(炒杵各一錢五分)
作三劑,水煎服。

歷驗方 陳芥菜鹵服之。埋地下三年者,每早用數(shù)匙沖開水服,或作油入菜吃一百二十天,不可間斷。

又方 陳芥菜 灰,白湯調(diào)下,可許見效一半。

又方 白芨研細末。每服三錢,入粉內(nèi)調(diào)服,不過三五兩即愈。或燉蛋糕或和粥中服之,并效。

又方 扁柏葉搗取自然汁半杯,入麥芽糖二兩,隔水燉化,清晨沖開水服之,三次自愈。

韋廟獨行方 治心胸甲錯為肺癰,黃昏湯主之。

夜合皮(夜合樹,按本草即烏農(nóng)樹也。)掌大一片,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肺癰

第一次服四劑。(錢青掄。)

薏苡仁 條芩絲瓜 甘草(各一錢) 川貝母 赤芍 栝蔞仁 桔梗 廣陳皮 升麻 牡丹皮(各一錢二分)引加黑棗二個,生姜一片,食后煎服。如大便不通加火麻仁。

第二次服四劑。

川貝母 赤芍 天花粉 甘草 栝蔞仁 杏仁 連翹 獨活 知母 桔梗 百合(各等分) 燈心(十根) 白果肉(七個) 食后煎服。

第三次服四劑。

川貝母 甘草 栝蔞仁 獨活 天花粉 桔梗 麥門冬 赤芍 知母 百合(各等分) 燈心(十根) 白果肉(七個)照前服。以后白鲞、紅蘿卜、鴨蛋終身不可食,食則后發(fā)不治。大葷一年后方可吃,茹齋更妙。

又方 綠橘葉洗凈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即愈。

奇驗方(周鶴仙。)凡人肺癰初起時咳,兩胸脅即疼者是也。即宜速服此方,神效。

玄參(八兩) 天門冬(四兩)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炙)
水十碗煎至二碗,再入蒲公英、金銀花各五錢,再煎至一碗,飯食后服之。初起者即消,日久者即生肉,真奇方也。

又方

洋糖(二斤半) 牯豬肚(一副) 杉木炭(一分) 肉桂(一分) 糯米(七粒)
將豬肚洗凈,以上項藥裝入肚內(nèi)線縫好,鍋煮一大塊,每早割一塊,水酒下。葷只吃牯豬肉、肚肺、鲗魚,余俱戒,一百二十天全愈,屢效。每清早未洗面時,用陳芥菜鹵沖水飲一盅,洗面后再吃制豬肚。

又方 用日久齷齪竹燈掛子一個,連宿油垢燒灰存性,研末,黃酒送下三錢即愈,極奇神效方,不可輕忽。

肺癰神方(何繼充家寶,曾救治多人,真神方也。)

懷生地(酒炒二錢五分) 麥門冬(二錢) 薏苡仁(四錢) 當(dāng)歸(酒浸) 棗仁(炒) 大貝母 蘇子 桔梗 栝蔞仁 百合(各一錢) 丹皮 桑白皮(蜜炙各七分) 白芨(八分) 炙甘草(二分)漢防己(六分) 黃耆(一錢二分)
白水煎。加減法∶若睡不寧用棗仁,睡既寧即去棗仁,加北五味子七粒;如咳嗽氣促,去桔梗加款冬花一錢;咳嗽作惡心,加土炒白術(shù)一錢。

滋陰清化丸 (何繼充。)

天門冬(去心) 甘枸杞 麥門冬(去心) 知母(酒洗) 生地(酒洗) 當(dāng)歸(酒洗) 熟地(酒煮)川貝母(去心各二兩) 北五味(七錢) 粉丹皮 山萸肉 玄參(各一兩) 白茯苓 懷山藥(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空心白湯送下三錢。

百合湯 肺癰主方。

棗仁 懷生地 當(dāng)歸 黃耆 防己 蘇子 栝蔞仁 桑白皮 川貝母 百合 薏苡仁 牡丹皮 甘草 桔梗 白水煎。有嗽加款冬花。

肺癰神方 真麻油三棱、白果收藏,浸二年者須服五六枚,浸三四年者只服二枚即愈。

肺癰奇方

石膏 寒水石 鵝管石 井泉石 背石(火 ,人乳內(nèi)淬存性) 川貝母(各一兩) 炙甘草(三錢) 款冬花(五錢焙)
上乳極細末聽用,臨臥時用細芽漱口,再將藥稱一分裝在蘆柴管內(nèi),按在喉嚨口用氣慢慢吸進喉中,仰臥片時,再飲茶二三口吞下,待至五更時又如此吸一服。

桔梗杏仁煎 (張景岳。)治咳嗽吐膿,痰中帶血或胸隔隱痛將成肺癰者,此方為第一。(此桔梗湯之變方也。)

桔梗 杏仁 甘草(各一錢) 金銀花 麥門冬 夏枯草 百合 阿膠 連翹(各二錢) 紅藤 貝母(各三錢) 枳殼(一錢五分) 水二盅煎八錢,食遠服。(如火盛兼渴者加天花粉二錢。)

皂莢 治肺癰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眠。

皂莢(刮去皮、弦,酥炙)
為末蜜丸。以棗膏和湯服三丸。(喻嘉言曰∶火熱之毒結(jié)聚于肺,表之理之,溫之清之,曾不少應(yīng),堅而不可攻者,令服此丸,庶幾無堅不入,聿成洗蕩之功,不可以藥之微賤而少之也。本方加蛤粉等分為末,名皂蛤丸,治婦人風(fēng)邪客于乳房,而成奶癰,每服二錢酒下,此藥能導(dǎo)其汗,散其風(fēng)邪,汗出而病自愈矣。)

救肺癰垂危仙方

魚腥草 煎湯打雞蛋吃,不過數(shù)次,即可回生。

腎癰門主論

經(jīng)曰∶京門隱隱痛者腎疽,其上肉微起者腎癰。(京門穴,又名腎募,在身側(cè)腰中監(jiān)骨下肋間。)

《素問》曰∶腎癰腳下至小腹?jié)M。(大奇論曰∶腳下當(dāng)作 下。)

張仲景曰∶小腹痛而痞堅者,腎癰也。小便數(shù)而似淋者,腸癰也。

王肯堂曰∶腎癰京門穴必隱痛微腫,令人寒熱往來,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 脹塞滿。由腎虛不足之人,房勞太過,身形受寒,邪氣自外乘之。初宜五積散細辛;寒盡痛止,宜桂附地黃丸調(diào)理。

胃癰門主論

經(jīng)曰∶中脘隱隱痛者胃疽,其上肉微起者胃癰。(中脘穴,又名胃募,在臍上四寸。)

又曰∶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盛。

《素問》∶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dāng)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dāng)候胃脈,其脈當(dāng)沉細,沉細者氣逆;(《甲乙經(jīng)》沉細作沉澀。)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于胃中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病能篇。)

《圣濟錄》云∶胃脘癰,由寒氣隔陽,熱聚胃口,寒熱不調(diào),故血肉腐壞。以氣逆于胃,故胃脈沉細。以陽氣不得上升,故人迎熱盛,令人寒熱如瘧,身皮甲錯,或咳嗽,或嘔膿唾血。若脈洪數(shù),膿成也,急排之。脈遲緊,瘀血也,急下之,否則其毒內(nèi)攻,腐爛腸胃矣。

李東垣曰∶臟腑腸胃內(nèi)瘡內(nèi)疽,其疾隱而不見,目既不見,手不能近,所為至難,可以診其脈而辨之,亦可知矣。有胃脘癰者,當(dāng)候胃脈,人迎者,胃脈也。其脈沉細者氣逆,逆則甚,甚則熱聚胃口而不行,胃脘而為癰也。若其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也;設(shè)脈遲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不爾,則邪氣內(nèi)攻,腐爛腸胃,不可救也。(《十書》)

《百效全書》云∶胃脘居心穴之下,其生癰也,外證寒熱如瘧,胃濁則肺金失養(yǎng),或咳或嘔,或唾膿血,皮膚錯縱。多因飲食七情火郁,彼又外感寒氣,使熱濁之氣填塞胃脘,胃中清氣下陷,故右關(guān)脈來沉細,胃中又為寒氣所隔,故人迎脈來緊盛,有此二脈,胃癰始成。宜大射干湯。如痰氣上壅,甘桔湯;大便不利,太乙膏作丸服之;小便赤澀,腹?jié)M不食,三仁湯;膿出食少,補中益氣湯。

竇漢卿曰∶凡內(nèi)癰,余嘗以薏苡仁湯、牡丹皮散、太乙膏治之亦效。若吐膿血,飲食少思,宜助胃壯氣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專治其瘡。(《全書》)

朱丹溪曰∶內(nèi)疽者,因飲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發(fā),用射干湯主之。

馮魯瞻曰∶胃癰者,胃為水谷之海,多氣多血多熱,若邪熱內(nèi)泊,則兩熱相合,故結(jié)為癰。而胃脈必沉細,人迎必甚盛,蓋胃脈見于右關(guān),本宜洪大而反沉細者,足見胃氣之逆也。人迎者,胃經(jīng)穴名,在結(jié)喉兩旁,亦有動脈應(yīng)于其間,見于左寸。今若人迎甚盛,而右關(guān)沉細,則愈見熱壅聚于胃口而不行,故不能充于脈耳。人見人迎脈盛,誤為傷寒,禁其飲食,則必死。(《錦囊》)

又曰∶胃脘癰者,何以別之?《內(nèi)經(jīng)》云∶人病胃脘癰者,當(dāng)論脈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反甚,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治法與腸癰同,初以疏利之藥導(dǎo)其滯,次用排膿消毒托里之藥調(diào)之,此其大法也。

張仲景曰∶胃癰初起,中脘穴必隱痛微腫,寒熱如瘧,身皮甲錯,并無咳嗽咯吐膿血,由飲食之毒,七情之火,熱聚胃口而成癰也。脈來沉數(shù)者,清胃射干湯下之。若脈澀滯者,瘀血也,牡丹皮湯下之。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也,赤豆苡仁湯排之。體倦氣喘作渴,小水頻數(shù)者,肺氣虛也,補中益氣湯加麥味補之。

胃癰門主方

大射干湯 治胃癰始成。

射干 升麻 白術(shù) 赤芍藥 赤茯苓 山梔仁
水煎熟,入蜜生地汁和服。

甘桔湯 治胃癰痰氣上壅。

甘草 桔梗 麥門冬(各一兩) 水煎服。

三仁湯 治胃癰小便赤澀,腹?jié)M不食。

薏苡仁 冬瓜子仁 牡丹皮水煎服。

射干湯

射干 升麻 犀角 麥門冬 元參 大黃 黃芩(各一錢) 芒硝 梔子 竹葉(各五錢) 水煎服。

赤豆苡仁湯

赤小豆 防己 薏苡仁 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遠服。

大腸癰門主論

經(jīng)曰∶天樞隱隱痛者大腸疽;其上肉微起者大腸癰。(天樞穴,又名大腸募,大腸募在臍旁開二寸。)

陳遠公曰∶人腹中疼甚,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人以為腹中火盛而存食也,誰知大腸生癰乎!凡腹痛足不能伸者,俱腸癰也,而大腸癰足猶不能伸也。但大腸生癰,無不成于火,火盛不散則結(jié)郁成癰矣。

然火之有余,本水之不足,水衰則火旺,火無水制,乃養(yǎng)成其毒耳。治法不必治火,壯水以制火,毒瓦斯自消矣。清腸飲∶金銀花三兩,當(dāng)歸二兩,地榆、麥冬、元參各一兩,苡仁五錢,生甘草三錢,黃芩二錢,水煎服。一次痛少止,二劑足可伸,又二劑毒盡。(此方活血解毒,雖瀉火而實滋陰也,相濟相成,取效如神耳。倘不益陰以潤腸,唯攻毒以降火,則大腸先損,何能勝火毒凌灼哉,無怪治之不效也。《冰鑒》)

又曰∶大腸生癰,右足不伸,腹疼甚,便出膿血,肛門如刀割,此已潰爛也。能食者生,不能食者死。然不能食之中,亦有非因火毒之熾而然者,又不因其不能食而棄之也。凡生癰疽,俱以有胃氣為佳,為胃氣無論陰毒陽毒,多不可救。故陰疽證必以扶胃氣為第一,少加敗膿祛毒,則正氣無傷,火毒易散,今大腸癰破而不思食,則胃氣盡絕,大危證也。不急補胃,而惟治癰,必死之道矣。開胃救亡湯∶人參、山藥、薏仁、元參、白術(shù)各一兩,金銀花二兩,生甘草三錢,山羊血一錢研,水煎調(diào)服,一劑胃開,二劑膿少,三劑疼止,四劑全愈。(此方救胃而敗膿祛毒已在其中,妙在銀花治毒,仍是滋陰之品,為瘡家奪命之將軍,乃至仁至勇之帥。又得參術(shù)輔助其力,則散毒猶神。山羊血止血解渴,且善通氣,引各藥直入癰中以解散之,合而治之,調(diào)合有人,撫綏有人,攻剿有人,安得不勝乎!自然胃氣開,化精微而轉(zhuǎn)輸于大腸也。倘胃氣未傷,服之尤效,切勿疑而不用,以枉人性命耳。)

又曰∶大腸生癰,小腹痛甚,淋瀝不已,精神衰少,飲食無味,面色痿黃,四肢無力,自汗盜汗,夜不得臥,人以為火盛生癰也,誰知水衰不能潤腸耳!夫大腸不能傳導(dǎo)者,全賴腎水灌注,今因醉飽房勞,過傷精力,大泄其精,以致火動水涸,又加生冷兼進,以致氣血乖違,濕動痰生,腸胃痞塞,運化不通,氣血凝滯而成癰也。

然則生癰之先,本腎水之不足,茲癰潰之后,又復(fù)流其水,是虛其虛矣。若作火毒治,鮮不變?yōu)樗雷C,必須大補腎水,并補脾胃之氣,則脾胃化精生水更易枯涸也,腸一旦得滂沱之潤,自然沾足重蘇,不治癰而癰已化,氣血足而肌肉生也。加味六味地黃湯以治之∶熟地二兩,山藥、山萸各八錢,丹皮六錢,澤瀉一錢,白茯苓三錢,人參、麥冬各一兩,黃耆五錢,水煎服,數(shù)劑疼止神健。(按六味補腎水,加參、耆、麥冬,補脾胃之土,土旺而肺自旺,肺與大腸相表里,又為腎之母,母子相需,表里相顧,故奏功如神也。)

王肯堂曰∶大腸癰多大便墜腫,初起發(fā)熱惡風(fēng)自汗,身皮甲錯,按之腹內(nèi)急痛。

小腸癰門主論

經(jīng)曰∶關(guān)元隱隱痛者小腸疽,其上肉微起者小腸癰。(關(guān)元穴,又名小腸募,在臍下三寸。)

《千金》曰∶腸癰之為病,小腹腫,強按則痛,便數(shù)似淋。

《厥論》曰∶少陽厥逆,機關(guān)不利。機關(guān)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fā)腸癰不可治,驚則死。

王肯堂曰∶《千金》謂妄治必殺人。腸癰為病,小腹重而強按之則痛,便數(shù)似淋,時時汗出,復(fù)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如腫狀,其脈數(shù)者,小腸有膿也。(《準(zhǔn)繩》)

陳無擇曰∶腸癰為病,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聚積,身無熱,脈數(shù),此為腸內(nèi)有膿,久積陰冷所成也。故《金匱》有用附子溫之。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dāng)有血;洪數(shù)者,膿已成,不可下,此以內(nèi)結(jié)熱所成也,故《金匱》有用大黃利之。

張仲景曰∶腸癰,小腹痞堅,蓋小腹痛而痞,小便數(shù)而似淋者。腸癰,即肺癰肝癰之屬。

巢氏曰∶洪數(shù)者已有膿,脈若遲緊者未有膿。甚則腹脹大,轉(zhuǎn)側(cè)有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自臍出,或大便出膿血。

張景岳曰∶經(jīng)言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故患是者其坐臥轉(zhuǎn)側(cè),極宜徐緩,時時少飲薄粥及八珍湯,固其元氣,靜養(yǎng)調(diào)理,庶可保其有生。(《全書》)

薛立齋曰∶此證因七情飲食所致。

又曰∶若臍間出膿者不治。

孫真人曰∶腸癰小腹重,強按之則痛,小便如淋,時時汗出,復(fù)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加腫甚者,腹脹大轉(zhuǎn)側(cè)有水聲,或繞臍生瘡,膿從臍出,或從大便下,乃七情飲食所致。脈遲緊者未有膿也,大黃湯下之;洪數(shù)者,已有膿也,薏苡湯排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膿壅滯也,牡丹皮散主之。

陳實功曰∶腸癰初起,發(fā)熱惡寒,脈芤而數(shù),皮毛錯縱,腹急漸腫,按之急痛,大便墜重,小便澀滯若淋,甚者臍突腹脹,轉(zhuǎn)側(cè)水聲,皆由濕熱瘀血流入小腸而成癰也。(《正宗》)

又曰∶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腸胃傳送不能舒利,敗血濁氣壅遏而成。婦人產(chǎn)后體虛,多臥未經(jīng)起坐而成。婦人坐草艱難,用力太過而成,婦人分娩后,失逐敗瘀,以致敗血停積腸胃,結(jié)滯而成。饑飽勞傷,擔(dān)負重物,致傷腸胃而成。醉飽房勞,過傷精力,或生冷并進,以致氣血乖違,濕動痰生,多致腸胃痞塞,運化不通,氣血凝滯,皆能致之。

又曰∶初起未成,小腹殷殷作痛,儼似奔豚,小便淋瀝者,當(dāng)以大黃湯下之,瘀血去盡自安;體虛脈細,不敢下者,活血散瘀湯和利之。

又曰∶腹濡而痛,小腹急脹,時時下膿者,毒未解也,用牡丹皮湯治之。

又曰∶已成,腹中疼痛,脹滿不食,便淋刺痛者,薏苡仁湯主之。

又曰∶如膿從臍出,腹脹不除,飲食減少,面白神疲,此乃氣血兩虧,宜用八珍東加牡丹皮、肉桂、黃耆、北五味斂而補之。

又曰∶如積襲日久,因循不識此證,誤作脹病治之,以致毒攻五內(nèi),腸胃受傷,或致陰器攻爛,腐靨黑斑,色敗無膿,時流污水,腹連陰痛,煩躁不止,身熱口干,衾幃多臭,臥房難進者,俱為不治。

馮魯瞻曰∶小腸癰作痛者,其身甲錯,腹皮緊,按之濡,如腫狀,腹常痛或繞臍生瘡,急宜下之。(《錦囊》)

又曰∶一室女時患腹痛,食少面黃肌瘦,幼科治以退熱消積,女科治以通經(jīng)行血,大方以虛而議補,俱不效。后有識者曰∶脈大而尺獨數(shù),肌膚甲錯,(甲錯,不滑澤也。)此小腸有癰,膿已成而將潰矣。亟與葵根一兩,金銀花三錢,甘草節(jié)一錢,皂角刺、陳皮各二錢,再劑而膿血大潰,更以太乙膏同參 治之,一月始安。

又曰∶腸癰是膏粱積熱所致。其候身皮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繞臍生瘡,小腹按之則痛,溲數(shù)似淋,腹脹惡寒,身熱自汗。如脈沉緊而未有膿,須急解毒;如脈洪數(shù)已有膿,須急下膿;若小腹痛而小便閉者,是膿壅滯也。然腸癰為病,切不可驚,驚則腸斷,故坐臥轉(zhuǎn)側(cè),切宜徐緩,并飲薄粥及八珍湯以固元氣,靜養(yǎng)調(diào)理,庶可保也。

李東垣曰∶腸癰繞臍生瘡,膿從瘡出者,有出臍中者。惟大便下膿血者,自愈也。(《十書》)

申斗垣曰∶腸內(nèi)生癰,當(dāng)驗證明白,不可妄治,妄則殺人。其病小腹重,按之痛,小便如淋,時時汗出惡寒,身皮錯,腹皮急,繞臍生瘡,或臍出膿,或大便膿血。如左腫甚者,左寸洪數(shù),是小腸癰;右腫甚者,右寸洪數(shù),是大腸癰。(《啟玄》)

朱丹溪曰∶肌膚甲錯,腹皮緊小,腹痛小便以淋,時時汗出或引大腹痛,按之濡,若腫狀,腹無積聚,身不發(fā)熱,脈不弦數(shù),此腸中有癰,久積陰冷所致。宜用濁熱之劑以溫發(fā)之,故《金匱》有用附子溫之者。

何氏曰∶凡腸癰男左女右,腳曲不能伸者是。若誤作陰疝與傷寒治之,為禍不小。(《濟生》)

胡公弼曰∶按臍下一寸三分,即腸之屈曲間,大腸左盤,小腸右曲。其生癰也,由冷毒積久,腸濃而不能發(fā)越于外,故生于內(nèi),外視之無形,重按之痛甚,毒生于左側(cè)左足不能伸,毒生于右側(cè)右足不能伸,生毒之外肌膚微有皺紋,細觀亦覺微腫。此證當(dāng)服牛膠酒吞太乙膏丸追膿解毒,治一不善,則難救矣。(《青囊》)

竇漢卿曰∶膀胱有熱,蓄毒不流,結(jié)成此候,以致臍中堅硬結(jié)核,小便疼痛,日夜下利無度是也。外宜用連須蔥十根搗爛罨臍上。

又曰∶婦人腸癰與男子不同,乃心經(jīng)毒流小腸經(jīng),發(fā)在臍中,堅硬如石,此是惡候也,宜內(nèi)托。

又曰∶腸癰,若大便或臍間出膿者,不治。

《內(nèi)經(jīng)》曰∶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故患是者,其坐臥轉(zhuǎn)側(cè),務(wù)宜徐緩,時少飲薄粥及服八珍湯,固其元氣,靜養(yǎng)調(diào)理,庶可保全其生。(《全書》)

《千金方》灸法∶曲兩肘,正肘頭銳骨,灸百壯,下膿血而安。

《脈經(jīng)》∶問曰∶羽林婦病何以知腸有癰?師曰∶脈滑而數(shù),滑則為實,數(shù)則為熱;滑則為榮,數(shù)則為衛(wèi);衛(wèi)數(shù)下降,榮滑上升,榮衛(wèi)相干為敗濁,小腹痞堅,小便或澀,或自汗出,或復(fù)惡寒,膿為已成,設(shè)脈遲緊,則為瘀血,血下即安。

陳遠公曰∶有腹疼口渴,左足不伸,伸則疼甚,手按之猶不可忍,人以為腸中生癰也。然腸癰有大小腸之分,屈右足者,大腸生癰也。屈左足者,小腸生癰也。今屈左足是小腸生癰矣。但大腸癰易治,小腸癰難醫(yī),以大腸可瀉,小腸難瀉也。然得法又何不可瀉哉。蓋大腸瀉火從糟粕而出,小腸瀉火從溲溺而泄也。泄毒至神湯∶銀花三兩,茯苓、薏苡各一兩,甘草、車前子、劉寄奴、澤瀉各三錢,肉桂一分。水煎服,一劑水如注,二劑疼大減,三劑全愈。此方俱利水之味,只金銀花消毒,何神奇至此?蓋小腸之毒,必須內(nèi)消,內(nèi)消之藥,舍金銀花無他味可代,以他味消毒,皆損正氣,而小腸決不可傷,故以金銀花為君也。但此物不能入小腸,今同茯苡車澤之類引入小腸,又少加肉桂引入膀胱,從溲溺而化,又恐火毒太旺,各藥不能迅逐,加入寄奴之速祛,甘草之緩調(diào),既無留滯之患,又無峻烈之害,火毒自從膀胱小腸出也。(《冰鑒》)

又曰∶人有腹痛呼號,卻在左腹,按之疼不可忍,人以為食積在大腸也,誰知小腸生癰乎!凡腸癰必屈足,而今足不屈,似非腸癰。然癰生腸內(nèi)者必屈其足,在大腸內(nèi)者屈右足而不伸,在小腸內(nèi)者屈左足而不伸,若癰生腸外,皆不屈足。疼在左則小腸生癰,疼在右則大腸生癰也。至食積燥屎之痛,時疼時止,生癰之痛,乃定而不移,痛而不止也。故疼在左,乃小腸之外生癰也,癰生二腸之內(nèi),尚可破潰,生于腸外不可使?jié),以腸外無可出之路,皆死證也。而小腸尤甚,必早治之。內(nèi)化丹∶金銀花四兩,車前子五錢,白茯苓、薏仁各一兩,生甘草三錢。水煎服,三劑疼止,四劑全愈。(此即前方之變也,前方利水之中,行其敗毒之法。此方入當(dāng)歸二兩,利水之中補血敗毒之法也。蓋癰破利水而毒隨水出,易于祛除。癰未破,不補血以利水,則水泄而血虛,難于消化,同中之異,不可不知,總宜早治,否則癰雖愈而瘀血流于腸外,必有終身腹痛之病也,慎之。)

又曰∶有腹疼驟甚,小便流血,左足不能伸,人以為小腸癰也,誰知小腸火盛乎!夫小腸生癰,必屈左足,今足不伸,明是生癰,而曰火盛者何故?不知生癰必有其征,未有一旦驟生而即流血者也。癰日久而生膿,膿欲盡而血出,豈有不潰而先出血者,然今足不伸何也?蓋小腸與大腸不同,小腸細而大腸寬,寬者可以容邪,細者難以容邪,必然之理也。小腸受火煎熬,腸中逼迫,腸不能舒,而左足暫屈,不若生癰者長屈而不伸也。勿以足不伸即信是癰,妄行解毒。然何以辨之?初病之時,辨其小便中有血無血耳。初痛而足屈,小便無血,乃是生癰;初痛而足屈,小便有血,乃是火痛,不可差也。治法瀉其火邪,不必化毒而痛止足伸矣。小柴胡東加味以治之∶柴胡、半夏、甘草各一錢,人參二錢,茯苓五錢,黃芩三錢。水煎服。一劑足伸,二劑血痛俱止。(按小柴胡湯非治小腸之方也,何從應(yīng)效如此之捷?夫小腸火盛者,起于肝膽之郁也,木郁則火生,不敢犯心而犯小腸耳。夫火性炎上,今反下熾,拂火之性矣,所以小腸受而作痛也。小便流血者,乃小腸之血為火所逼,血恐為火灼干,越出小腸之外,直走膀胱,反使水道不行而流血也。小柴胡舒肝之氣,則火氣上炎,其性既順,又得茯苓清滲水氣,水流而血自歸經(jīng),此方之所以奇耳。)

腸癰門主方

救腸敗毒至圣丹 (岐天師)

金銀花(八兩煎汁二碗) 當(dāng)歸(三兩) 地榆(一兩) 薏苡仁(五錢)
水十五碗煎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臨睡一服,二劑愈。初起宜服。

牡丹皮散 (《千金》)

牡丹皮(五錢) 栝蔞仁(去油三錢) 桃仁(去皮、尖,研,二十粒) 薏苡仁(一兩)
白水煎服。(按《金匱要略》云∶牡丹皮散用冬瓜子仁,非栝蔞仁,蓋冬瓜子仁主解毒護膜,濃腸生肌之功。)

活腸散毒丹 (華真君。)治已成內(nèi)必出毒,用以助其潰膿。

當(dāng)歸 金銀花(各二兩) 生甘草(三錢) 地榆 牛膝(各一兩)
水煎取汁一碗,調(diào)乳香、沒藥末各一錢五分飲之。渣水再煎一碗,又調(diào)乳香、沒藥末各一錢五分飲之。大約早服頭煎,晚服二煎,二劑全好。

芭蕉散 (孫欽武)芭蕉根切片焙干為末,將豬胰子煮爛蘸藥末食之。二三次即愈。

腸內(nèi)生癰(《千金》)瓜子三升搗碎,以水三大碗煎至一大碗,分三次服。

小腸癰(《濟生》)

當(dāng)歸尾 白芥子(炒,研末) 尖檳榔(小者) 栝蔞(打碎) 蘇木(各一錢) 枳殼 紅花(各八分) 薏苡仁(炒二錢) 桃仁(去皮、尖,打碎,二錢) 白芍藥(一錢五分)
水二盅煎一盅 先將黑白牽牛頭末各等分,以生蜜為丸,虛人二錢,實人三錢,以煎湯送下。

腸癰(《秘方》)凡小腸堅硬如掌而熱,按之則痛,肉色如故,或 赤微腫,小便頻數(shù),汗出憎寒,脈緊實而有力,服此神效。

大黃(炒) 樸硝(各一錢) 桃仁 牡丹皮 白芥子(各二錢) 空心煎服。

肚癰大小腸癰冬瓜癰。(《抄本》)

白芷 綠豆 大黃(各二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番木鱉(二枚去毛) 當(dāng)歸尾(一錢五分)
研末,每服二錢,酒調(diào)服,以平為度。

肚癰腸癰神效奇方

木瓜 白芷 獨活 甘草節(jié) 連翹 金銀花 蒼術(shù)(各一錢) 川貝母 牛膝 生地(各二錢) 當(dāng)歸(五錢)
好酒二碗煎一碗,空心服。至重者四五服必效。忌發(fā)風(fēng)動氣之物,煎時忌見婦人雞犬。并治一切無名腫毒,一劑見效。

腸癰胃癰肺癰腹癰神方(胡石臣。)

黃耆(酒炒) 黃芩(各三錢) 連翹 白芷(各一錢) 穿山甲(炙二錢) 露蜂房(陳醋浸數(shù)次,三個) 蜈蚣(酒浸炙二十條)
上為細末,用水或米粥疊丸如綠豆大,曬干收貯。又用生大黃為末水疊丸如綠豆大,曬干另貯。如有前證年壯者,兩宗丸藥各三錢,或酒或開水送下。虛弱人前丸用三錢,大黃丸或二錢或一錢五分服之,其毒瓦斯膿血皆從大腸而出矣。亦有從口內(nèi)出者。

腸癰秘方(張景岳。)凡腸癰生于小肚角,微腫而小腹隱痛不止者是。若毒瓦斯不散漸大,內(nèi)攻而潰則成大患,急宜以此藥治之。先用紅藤一兩許,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臥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兩許,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漸止為效。然后服后末藥除根。

大黃 瓦龍 蟬蛻 僵蠶(各二錢) 石 (此草藥也) 當(dāng)歸(各五錢) 老蜘蛛(二個,提放新瓦上以酒盅蓋定,外用炭火 干存性)
上為末,每空心用酒調(diào)服一錢許,日逐漸服自消。

三焦疽門主論

經(jīng)曰∶丹田隱隱痛者三焦疽,其上肉微起者三焦癰。

王肯堂曰∶三焦癰石門穴(又名三焦募,在臍下二寸。)必隱痛微腫,令人寒熱往來,二便秘澀,由濕熱遇寒凝結(jié)而成,治法與大小腸癰同。

痞積瘕門主論

書云∶積聚大小一轍,但人大氣壯無積,人小氣弱積多,故積論偏重啞科。

夫不言痢、瀉、疳三者,而僅言積,治未病之源也。更不言六聚,而先言五積,從其難者而言之也。聚與積總因食物不化,陰血凝聚,源同而名異。經(jīng)曰∶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聚者,陽氣也,故陽浮而動,其氣運轉(zhuǎn)不定,遇滯即止,發(fā)無本根,痛無常處,氣旺漸消,不治自己。積者,陰氣也,故陰沉而伏,蓄積一處而不行,發(fā)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陰屬里,治之為難。積有常所,有形之血也,聚無定部,無形之氣也。積塊者痰與食,積,死血也。凡面黃浮腫,腹脹虛鳴,小便如油,毛發(fā)焦黃,下痢赤白,目珠黃赤,遍體虛腫,當(dāng)腹倍熱,遇食肚疼,昏困多睡者,皆是積候,宜急治之。若至面白喘急,或面黑眼直,干嘔不食,瀉住又瀉,腹急如鼓,項軟口噤,手足俱細者,并為不治。然有五臟為積之名, 、瘕、痞、癖四證之別;食、乳、氣三積之分,虛、實、驚,諸積之異。

先舉五臟之積而詳之。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形如覆杯,有頭有足,如龜鱉狀。心之積名曰伏梁,起于臍上,大如手臂,上至心下。脾之積名曰痞氣,在于胃脘,覆大如盤。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如大杯。腎之積名曰奔豚,發(fā)于少腹,上至心下,如豚奔走之狀,或上或下,亦無定時,此五積之候也。#者,按之應(yīng)手,亦如五積之不移,瘕者,假物成形,如魚鱉石瘕之類。#者,皮濃也,在肌肉之門而可見者也。癖者,僻也,內(nèi)結(jié)于隱僻,外不可見也。乳積者,吐瀉兼作,氣息酸臭,因乳哺失調(diào)所致也。食積者,腹堅熱渴,或瀉或嘔,腸鳴腹痛,因飲食過餐而得也。氣積者,腹痛啼叫,痢如渤,因物觸忤兒,或食母氣乳而得也。虛積者,乳食不化,一身浮腫,虛中受積也。實積者,肚熱糞硬,身熱而渴,嗜食善饑,實熱蘊積也。驚積者,因驚時與食,口穢而黃,當(dāng)腹疼痛也。治之之法,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實者行之,虛者調(diào)之,驚者和之。治積惟有挨積、磨積、消積、化積,而無迅下之理。

丹溪曰∶凡積不可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況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之衰也。正氣與邪勢不兩立,一勝則一負,邪氣日昌,正氣日削,不攻去之,危亡從及,然攻之太急,正氣轉(zhuǎn)傷。國中末之三法,不可不明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jīng)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匪朝伊芳夕所以去之,亦當(dāng)有漸,攻之愈亟,則傷正氣,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愈固矣。更宜審明何經(jīng)受病,受傷何物,從其因以治之。

昔張子和動輒言下,下之當(dāng)也。仲景三承氣湯審之詳密,可下不可下,急下何積何藥,分毫不爽。寒積巴豆感應(yīng)丸,熱積大黃承氣湯,血積桃仁、紅花,下水牽牛、甘遂,水中之血虻蟲、水蛭,蟲積檳榔、雷丸。今人畏而不敢下者,不明之罪;無忌而妄用者,殺人之罪;消虛者當(dāng)扶助正氣,消息推蕩之,慎勿孟浪戕人天年。

五積當(dāng)從郁論,《難經(jīng)》所謂因受勝己之邪,傳于己之所勝,適當(dāng)旺時,拒而不受,因留為積,此皆抑郁不伸而受其邪,故五積六聚,治同郁斷。伏梁者心之郁,肥氣者木之郁,痞氣者土之郁,息賁者金之郁,奔豚者水之郁,郁者氣不舒而抑郁成積,不獨聚可以氣言也。故治積之法,以理氣為先,則津液流行,積聚何由而成,然更不可不兼以補也。蓋壯者氣行則已,怯者著而成病。故積之為積,本于氣虛血弱之人,故曰壯人無積,虛則有之。善治積者,不必問其何經(jīng)何臟,必先調(diào)其中氣,使能飲食,氣血即旺,積滯自消,即壯實而宜消者,亦當(dāng)以補血補氣之藥兼服。經(jīng)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已。故消積及半,純與甘溫調(diào)養(yǎng),使脾血健運,則余積不攻自退,所謂養(yǎng)正則邪自除,猶滿座皆君子,則一二小人,自無容身之地;若欲積盡而后止胃氣之存也,無幾矣。

積聚痞塊之證,皆內(nèi)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所致,若以五臟傳克成積,不亦求之太過乎!蓋氣血榮衛(wèi)一身,上下周流,無時少息,一旦七情感動五志之火,火性炎上,有升無降,以致氣液水谷不能順序,稽留為積也必矣。丹溪曰∶氣不能成塊成聚,夫塊乃有形之物,乃痰與食積死血而成。凡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塊,何以明之?夫左關(guān)肝膽之位,藏血液,右關(guān)脾胃之位,藏飲食,所以左邊有積則為血塊,右邊有積則為食積,而其中間則為水谷出入之道路,五志之火熏蒸水谷而為痰飲,所以中間有積,則為痰飲也。治法因所因從其類以治之。大抵積之初多屬寒,而積之久則為熱矣。宜知新久之異,以分辛溫、辛平、辛涼三者之宜。然人之積塊疝氣心腹等,痛本多屬熱,而方中又多用桂附熱藥,卻又不發(fā)藥毒者,蓋因諸積、諸痛喜溫而惡寒,熱藥與病情相和,況積久成郁而火邪深矣,若見寒愈逆,見熱愈喜,兩熱相從,是即所謂亢則害承乃制,從治法也。世人見其投熱不為熱誤,遂以是寒為屬沉寒痼冷,恣投熱劑,以致真氣被蝕,陰血干枯,不可為矣。抑嘗論之,醫(yī)為病所困者,惟陰虛之難補,久積之難除,故玉山自倒,陰虛之謂也,養(yǎng)虎遺患,久積之謂也。人之罹此二者,須節(jié)欲以養(yǎng)性,內(nèi)觀以養(yǎng)神,淡泊自如,從容自得,然后委之于醫(yī),方能為爾保也。

者,是因飲食得之。痛刺脅肋,心胸?zé)⿶,飲食不下,吐逆惡心,日久不治,漸成 結(jié)。又曰∶食結(jié)其證屬陰,陰主靜,故 定于一處而不移。

瘕者,是因傷血得之。其狀胸膈煩悶,痛引少腹,時或攻筑上搶心胸,雖不阻食,漸成瘕結(jié),又曰血結(jié)。然此與 ,總因榮衛(wèi)俱虛,風(fēng)寒襲于外,飲食滯于中,久而不化則邪并于陰而為 ;邪并于陽則為瘕。瘕者假物象形,動而不息,去來無常,或兩脅間有塊如石,按之則痛,不按則輕,久而不已,面黃肌瘦,肚硬而脹,腹現(xiàn)青筋,晝涼夜熱,食減飧泥,成為疳積。治宜調(diào)脾養(yǎng)胃,磨積消疳,非一日一夕可愈也。

痞者,是因傷氣得之。其候心腹膨脹,肚大脅滿,痛刺往來,住在左肋,面黃肌瘦,倦怠無力,久而不治漸成痞塊。痞者,寒也。結(jié)者,實也。凡熱氣蘊于胸膈之間,停飲聚于腹脅之內(nèi),于是榮衛(wèi)不得流行,腑臟不得宣通,而乃成結(jié)也,不可迅下,否則邪反堅結(jié),經(jīng)所謂著而不去,其病為實矣。惟宜安胃理脾,佐以順氣化滯。若胸中氣不通泰而如痞者,乃正氣不運所致,不可作有形攻治。蓋胸為受氣之所,虛則受而不能行,實非物也,故曰∶痞者否也。

癖者,是因積得之。其證如腸癖之疾,便利無度,似痢非痢,似蟲非蟲,或下鮮血,肚腹干痛,心胸滿悶,久久不治,則頑結(jié)不散,有類痞狀。蓋由乳哺失調(diào),停滯為積,久則血膜并聚,脅旁結(jié)癖,時時作痛,或發(fā)潮熱,又有食癖乳癖,疳癖驚癖,虛癖痰癖之分,其傷氣血一也。若至面色紫黑,肚脹如鼓,湊心刺痛,忽瀉鮮 血,唇舌皆黑,干嘔氣促,皮焦斑紫,吐瀉出蟲,腸鳴自利,體虛發(fā)搐,面青流涎,手足心腫,面黑瀉黑者,并皆不治。

錢仲陽曰∶癖塊者,僻于兩脅;痞結(jié)者,居于中脘。此因乳哺失調(diào),飲食停滯,邪氣相搏而成。醫(yī)者多用克伐,脾胃必虛,久而不愈,必先以固胃氣為主,使養(yǎng)正則結(jié)自除。若欲直攻其結(jié),不但不消,抑亦損其脾土,脾土虧損,必變證百出矣。宜朝服補中益氣湯,夕服千金消癖丸,間服治之獲效多矣。(《幼科痞塊論》)

酒積 輕者葛根、神曲、黃連,白豆蔻。甚者甘遂、牽牛。
氣積 輕者木香、枳殼、濃樸、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蟹積 紫蘇。
痰積 輕者半夏、栝蔞。甚者滾痰丸。老痰海石、瓦楞子。皮里膜外芥子。
水積 輕者五苓散。甚者商陸、甘遂、芫花。
茶積 輕者姜黃、芝麻。甚者茱萸、椒姜。
谷積 輕者麥芽、神曲、砂仁。甚者內(nèi)金。
肉積 輕者山楂、阿魏。甚者 砂、硝石
蛋積 白豆蔻、橘紅、豆豉、姜汁。
魚鱉積 紫蘇、橘紅、木香、姜汁,白馬尿?qū)V西M瘕。
蟲積 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川楝子。
狗肉積 杏仁、山楂。
血積 輕者干漆、桃仁、丹皮、歸尾、赤芍、紅花。甚者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果積 丁香、肉桂、麝香。
麥積 蘿卜子、姜,酒煎。

痞積瘕門主方

化痞膏

生大黃(一兩) 半夏 荊三棱 蘇木 穿山甲 陳皮 當(dāng)歸尾 全蝎 番木鱉

紅花 陳枳殼 濃樸 蓬莪術(shù) 血余 大貝母 川烏 南星 香附 赤芍藥 草烏堅檳榔(各三錢) 蜈蚣(十條) 巴豆仁(五十粒) 大鱉(一個切四塊) 桃枝 楊枝 桑枝 槐枝(各十寸) 蔥(十根) 水紅花子(五錢) 白鳳仙根(五根)
用麻油三斤同煎,藥枯去渣再入東丹二十四兩收之成膏,取起冷定篩入后藥攪勻。

阿魏 蘇合油(各五錢) 血竭 真沒藥(去油) 肉桂 孩兒茶 潮腦 滴乳香(去油)虎骨( ) 青黛(各三錢) 冰片 麝香 干漆(各二錢) 皮硝(一兩) 瓦楞子( 三錢)
共乳極細末篩入膏內(nèi),攪勻攤貼。

凈府湯 治小兒一切癖塊,發(fā)熱口干等證。

柴胡 山楂肉 豬苓 白茯苓 澤瀉 莪術(shù)(醋炒) 三棱(醋炒,各一錢) 黃芩 白術(shù)(去蘆) 半夏(姜汁炒) 人參(各八分) 胡黃連 甘草(各三分)
姜棗為引,煎服。

千金消癖丸

蘆薈 陳皮(去白) 濃樸(姜汁炒) 青黛 廣木香 檳榔(各一錢) 麥芽(炒) 神曲 水紅花子(各四錢) 使君子(去殼) 胡黃連 香附(水浸) 莪術(shù)(醋炒) 三棱(醋炒) 山楂肉 白茯苓 白術(shù)(去蘆) 人參(去蘆) 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末,將阿魏一錢水和面打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克堅膏 (《回春》) 專治小兒癖塊,發(fā)熱羸瘦者。

木鱉子 川烏 穿山甲 甘遂 當(dāng)歸 甘草(各八錢)
真香油一斤入藥熬成黑色,濾去渣再慢火熬,次下黃丹八兩,熬至滴水成珠,離火加∶ 砂(三錢) 麝香(一錢) 水紅花子 皮硝 硼砂 阿魏 蘆薈(各五錢)
為末。入內(nèi)攪勻攤貼。

先用皮硝水洗皮膚,方貼癖處,二三日后覺肚內(nèi)作痛,四五日發(fā)癢。糞后有膿血之物,是其驗也。

抓癖膏 (李滄溪。)

桃仁(四兩) 白蠟(四錢) 生豬腦子 血余 香油 桐油
上俱下鍋內(nèi),文武火熬至腦子盡濾去渣,次下黃丹十四兩熬成膏,待再溫下∶

胡黃連 白芷 紅花 蘇木 三棱 莪術(shù)(各三錢) 當(dāng)歸尾 砂(各五錢) 麝香(一錢五分)
各為細末,入前膏內(nèi)攪勻收貯,勿令泄氣。有塊先用皮硝煎洗癖處,次用姜擦,方用絹帛攤貼后,用鞋底炙熱熨之五七十遍,覺內(nèi)熱方可。癖即消縮如神。

消癖驗方(《懷德堂秘錄》)

每一歲用鱉甲(一個醋炙) 全蝎(三只去頭、足,新瓦上焙干用) 雄黃(二分)
研細末,用芝麻一撮略炒,白糖霜拌,五更時送下,十歲服十服,二十歲服二十服,即愈。

又方(抄本。)

全蝎(三個去頭、足) 土鱉蟲(二個去足) 大桑蟲(二個)
同焙干,用干芝麻一撮,銅杓內(nèi)炒燥,為末,用上好建糖調(diào),五更服,酒漿送下。

瘕痞塊。(無見和尚。)

阿魏 全蝎(各二錢) 金頭蜈蚣(全用一條) 大黃(酒炒,一兩) 皮硝(三兩)
大人用五分,小兒用三分,裝入雞蛋內(nèi)飯上蒸熟,火酒送下,每晚吃一個,七晚吃七個,不過十日半月改換顏色。

化痞膏 (劉長隨。)

當(dāng)歸尾 紅花 金銀花 三棱 白芥子 莪術(shù) 葫蘆昆布 生地黃 桃仁 亂頭發(fā) 大黃 熟地黃 鱉甲 穿山甲(各一兩) 海藻 兩頭尖 阿魏 萆麻子 川烏巴豆仁 黃連 天南星 漏蘆 大貝母 半夏 川萆薢大戟 胡黃連 甘遂 鳳仙子 芫花 海浮石 阿膠 威靈仙 檳榔 直僵蠶 全蝎 瓜兒竭 乳香(去油)粉甘草 金線重樓 沒藥(去油,各三錢) 土木鱉 番木鱉 獨蒜(各三十個) 蜈蚣(三十條)水紅花子(四兩) 鮮商陸(八兩) 活鲗魚(一個重半斤) 麻油(三斤) 黃丹(飛,曬炒,一斤半) 麝香(一錢)
上藥除乳、沒、竭、麝、阿魏五味另研收貯,臨攤摻膏藥上。

群藥同油熬膏法修合。

化痞丸 (劉長隨。)

莪術(shù)(醋炒) 海浮石( ) 瓦楞子( ) 干漆 茴香 山楂 穿山甲 丁香 靈脂白芷 陳皮 玄胡索 廣木香 牡丹皮 青皮 枳殼 桔梗 胡椒 神曲 蒲黃香附 桃仁 紅花 川芎 當(dāng)歸 濃樸 砂仁 鱉甲(醋炒) 樸硝(各三錢) 阿魏(五錢) 小茴香 赤芍藥 使君子(凈肉) 桂皮 鐵花粉(各四兩) 水紅花子(四兩)
上為末,皂莢煎湯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壯實人可加至四五十丸,日三服,俱酒下,一料可治二人。

敷羸瘦不堪之痞塊,不能用克伐藥者。

朱砂 銀朱 飛丹 明雄 阿魏(各三錢) 砂(一錢) 鴿糞(炒五錢) 麝香(五分) 皮硝(明凈者,研細一斤)
共研勻,用豬尿胞一個留小口,做一漏斗插口內(nèi),將藥末徐徐裝入,再用火酒一斤燉熱泡入胞內(nèi),將尿胞頭折轉(zhuǎn)扎緊,預(yù)將患處用皮硝四兩,白酒一斤煎數(shù)滾洗患處,再將尿胞扎上,用布裹緊,三日解去,又換一個,大建奇功,屢驗。

阿魏保生膏 專治痞塊積聚,凡年高之人,諸病不能服藥者,但將此膏貼心口上,即開胃進食,功難盡述。
先用真麻油二十兩,浸榆、桑、桃、柳、槐各二十一段,熬枯再下∶

萆麻仁 巴豆(各一百二十粒) 大風(fēng)子(凈肉) 土木鱉 番木鱉(各五十個) 穿山甲(炙二十片) 白附子 當(dāng)歸 白芷(各五錢) 大黃(二兩) 甘草(三錢) 核桃肉(一斤)
熬枯濾去渣,復(fù)入凈鍋內(nèi)熬至滴水成珠,下飛凈血丹八兩,成膏再下∶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兒茶 血竭 阿魏(各五錢) 冰片(一錢) 麝香(三錢) 水紅花 熬膏(四兩)
攪勻,老嫩得宜收貯,勿泄氣,每用狗皮攤貼,諸證如神。

痞塊。(德宗和尚治黃總兵。)

人參 白術(shù) 阿魏 石斛 萊菔子(各五錢) 水紅花子(一兩) 胡黃連 蘆薈 柴胡枳實 臭蕪荑 川芎(各三錢) 川黃連 使君子(凈肉) 青黛 青皮 木香 夜明 砂龍膽草(各三錢五分) 蛤蟆皮(炒二張) 沉香(二錢五分) 三棱(醋拌炒) 莪術(shù)(醋拌炒) 檳榔 蒼術(shù)(各五錢五分) 陳皮(三錢五分) 麥芽(五錢,同巴豆肉三錢炒,去巴豆不用)
共為細末,用犍豬肝煮爛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化痞膏 (徐聲士)

活腳魚(五斤) 莧菜(十斤)
同入壇內(nèi)蓋好,俟腳魚、莧菜化成臭水,傾入凈鍋內(nèi),加麻油五斤,穿山甲四兩,熬枯濾清,復(fù)入凈鍋內(nèi)熬至滴水成珠,入陀僧細末收之,老嫩得宜收貯,用紅布或緞攤貼。

賽金丹 (胡寧憲)

巴豆霜 麝香(各五分) 五靈脂(去砂土凈)廣木香(各一兩) 生川烏(重五六錢的一個) 母丁香(二錢)
上研細末,用大黑棗三十枚去皮核,微曬搗膏,和藥丸如指頂大,每日臥睡時,松蘿茶送下一丸,服至四十日,不可間斷,輕者無影無形,重者仍有微影,自可除根不發(fā)。每次日早膳勿食油膩,午飯不忌,唯面食粘滯之物,俱宜少進。

痞塊。(駱潛庵)

荸薺一百個,古錢二十個,花頭海蜇一片炒,皮硝四兩,燒酒三斤,共一處
浸七日后,每日早上吃荸薺四個,逐加至十個止,即消。

大紅丸 治血塊血蟲,一切大人小兒積痞。

真血竭 乳香(各一兩) 辰州箭頭朱砂(五錢) 巴豆(四錢)
研極細末,初研散開,研至自潤成塊,瓷盒盛之?慈舜笮√搶崳郝樽哟笕,大人豆子大三粒,俱溫水送下行。熱水作痛。倘積重多年者,先用使君子生熟各三個,上午食之,下午方服前藥,前晚不可夜飯。置凈桶看藥與積俱下否,如藥未出,積亦未出,將溫酒一杯催之。

七轉(zhuǎn)靈應(yīng)丹 治新舊諸積諸氣,婦人血瘕,小兒疳積,一切心痛,諸般蟲積。

白蕪荑(五錢,取末四錢) 牽牛(五兩,取頭末三兩) 檳榔(五兩,取凈末三兩) 大黃(五兩,取凈末三兩) 木香(五錢,取凈末三錢) 雷丸(四兩,取凈末三兩) 錫灰(一兩,取煨凈末三錢。)
共取各凈末一處拌勻,蔥白一斤煮沸湯,露一宿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四錢,老年幼弱減半,俱用蔥白湯,露一宿,早晨空心冷下,取出病根。如欲大便,須在內(nèi)房,不可見風(fēng)日,晚用溫粥補之。忌生冷硬物葷腥,一月后用四君加減,補助胃氣。

一方有使君子一兩,鶴虱五錢。

一方 治酒積面黃黑色,腹脹不消。甘遂一錢為末,以豬槽頭肉一兩切細,搗爛和末,作一丸,紙裹火煨令香熟,取出
臨臥細嚼酒咽,取出病根。

消積丸

廣皮 三棱 莪術(shù) 檳榔 青皮 枳實 蘿卜子 麥芽 草豆蔻(各一兩) 濃樸 山楂(各一兩五錢) 神曲(二兩) 廣木香(七錢)
為末,黑砂糖丸重一錢,空心白湯調(diào)服。

清塊丸 (即《千金方》硝石大黃丸,須度虛實用。)

硝石(六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大黃(八兩)
為末,以三年米醋三升,置瓷器中火煎,先納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一刻,乃下余藥,又一刻微火熬攪,可丸則取丸之如雞子中黃大,每一丸米飲下。服后當(dāng)下如爛肉,或米泔赤黑等色。下后避風(fēng),冷啖軟粥,將息之。

男子痞塊婦人血塊極妙,藥性不猛而效速。

阿魏(一兩) 生漆(濾去渣凈) 木耳(為末,各四兩) 黃蜜(六兩)
錫罐一個,盛藥封固,放鍋內(nèi)水煮三炷香,取起冷定,每服二茶匙,燒酒送下,日進三服。忌油膩發(fā)氣物。

治血塊丸 (丹溪曰瓦櫳子能消血塊。)

海粉(醋煮) 三棱 莪術(shù)(醋煮) 紅花 五靈脂 香附(各等分) 石堿(減半)
共為丸,白術(shù)湯吞下三十丸。

脅間生毒如鱉形,以鮮蝦羹食之。即不痛者,乃真鱉瘕。白馬尿治之,甚妙。

喜食香油者,乃誤吞人發(fā)入胃,血裹化為蟲。雄黃五錢,水煎服。

肥兒丸 小兒脾疳痞積,黃瘦肚大,口臭飧泥,消蟲進食。

神曲(炒) 胡黃連 麥芽(炒,各五錢) 檳榔(去臍一個) 廣木香(一錢) 使君子(去殼)肉豆蔻(面裹,煨去油,各二錢五分)
為末,蒸餅丸黍米大,米飲服。

三圣膏

鍛石(十兩,篩過極細炒紅)
好醋熬成膏,入大黃末一兩,官桂末五錢攪勻,瓦器封貯紙攤,烘暖貼患處。


點擊查看:<<瘍醫(yī)大全>>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