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手巾蛇、金蛇、金包鐵、金角帶、黃金甲、金極應、黃節(jié)蛇 |
漢語拼音 | jin huan she |
英文名 | Gold-banded Krait |
藥材基原 | 為眼鏡蛇科動物金環(huán)蛇除去內臟的全體。 |
動植物形態(tài) | 金環(huán)蛇,體較粗壯。頭橢圓形,與頸部略可區(qū)分。背脊棱起,尾末端鈍圓,全長1-1.5m。頭部黑色或黑褐色,自額鱗后緣至頸部有一黃色“∧”形紋,上頜緣色淺,鑲以深色邊,通身有黑黃相間環(huán)紋23-33個,有的個體黃色環(huán)紋中央出現(xiàn)黑色點。無頰鱗,眶前鱗1(2),眶后鱗2或1;顳鱗1+2,上唇鱗2-2-3式。背鱗平滑,15(17)-15-15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腹鱗214-230;肛鱗完整,尾下鱗單行,29-39。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活于丘陵或平原,常見于潮濕地區(qū)或水邊。夜間活動,主要捕食其他蛇類及鼠、蛙等。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多在夜間捕捉,白天大多進洞隱藏,可挖洞捕捉。捕捉后剖腹去內臟,盤起烘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呈圓盤形,盤徑14-20cm,頭居中,橢圓形,黑褐色,鼻尖向前不上翹,通體具23-33對黃黑相間的色環(huán),黃黑等寬,體背有明顯脊棱,脊棱鱗片擴大呈六邊形,尾短末端鈍圓。質堅韌。氣腥,味咸。背鱗鱗片橢圓形,長6.5-7.0mm,寬4.5-5.0mm,黃褐色,上半部邊緣整齊,具8-13個小孔,無中肋,無端窩,表面平滑,透明。背棱脊處鱗片擴大呈六邊形,有孔30-34個,不規(guī)則分布于鱗片上半部,也無中肋,無端窩。質韌,不易折斷。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淺黃色。①解質鱗片多成小塊片狀。透明無色,鱗片碎片多具黃褐色點、小條狀物,有些碎片上具有小孔。尚可見到具有長棱形紋理的碎片。②橫紋肌纖維較多,近無色,柱狀或呈碎片狀,具有細密的橫紋。③骨碎片近無色,呈不規(guī)則碎塊,骨板紋理較明顯,疏密不一。骨陷窩以橢圓比較多,尚有圓形、不規(guī)則形。骨小管較不明顯。④表皮碎片黃棕色或黑褐色,表面觀細胞界取不清,由棕色或黑褐色色素顆粒聚集成不規(guī)則網(wǎng)狀。其圖像與銀環(huán)蛇相同。 |
中藥化學成分 | 肉含蛋白質、氫基酸、脂肪及鐵、鋁、鋅、鍶、鈦、錳、釩、銅、鋇等21種微量元素。血清中含假膽堿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 蛇毒中含有藍環(huán)蛇毒素(caeruleotoxin),這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酸性蛋白,還含有金環(huán)蛇毒素(bungarus fasciatus toxin)A、B。蛇油中含有脂肪酸和甾醇,脂肪酸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等;甾醇主要有膽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對外周神經(jīng)的作用,用羥甲基纖維素柱層析從金環(huán)蛇毒中分離出門個蛋白組分,其中5個組分是毒性較大的致死成分(4mg/kg腹腔注射可致小鼠死亡)。在這5個組分中,Ⅻ、XIV是神經(jīng)毒,Ⅺ、Ⅻ、XV是心臟毒。神經(jīng)毒組分Ⅻ 能阻斷大鼠、小雞、蛙神經(jīng)肌肉標本的突觸傳遞,標本對乙醇膽 堿的反應消失,對直接刺激以及對高濃度氯化鉀的反應沒有減少,神經(jīng)末梢乙酸膽堿的釋放量無顯著改變;使蛙腹直肌乙酸膽 堿量效曲線平行有移,溴新斯的明可以對抗這種作用。組分XIV的作用與組分Ⅻ相似。提示組分Ⅻ、XIV是作用于終極后膜的神經(jīng)毒。其后證明組分Ⅸ也能阻斷小雞頸二腹肌神經(jīng)肌肉接頭傳遞,并使蛙縫匠肌終板電位、微終板電位振幅逐漸減小,最后完全消失,但不影響微終板電位的發(fā)放頻率,也不影響肌纖維的靜息膜電位。提示組分Ⅸ也是作用于突觸后膜的神經(jīng)毒。后又進一步證明,組分IX與通常的蛇毒突觸后神經(jīng)毒不同,對蛙腹直肌的乙酸膽堿量效曲線呈現(xiàn)非競爭性抑制,在有溴新斯的明存在時,高濃度乙酸膽堿使腹直肌產生相反的效應,對125I標記的眼鏡蛇神經(jīng)毒與電紹電器官膜碎片的結合無顯著影響,應用電壓固定技術證明,組分Ⅸ能抑制終板電流,最后使其完全消失,且能縮短終板電流的半衰期,增加衰減速率常數(shù)α值,對終板電流的平衡電位無顯著影響。提示組分Ⅸ是通過乙酸膽堿受體以外的作用方式產生阻斷作用的,作用部位可能在終極離子通道。 2.對心臟的作用大鼠離體心臟加入金環(huán)蛇全毒,組分Ⅻ或XV均使心臟攣縮,心臟停止于收縮期,組分Ⅸ對心臟作用較弱,加入心臟1mg后,使心肌攣縮,心臟收縮幅度降低,心律失常。金環(huán)蛇毒對心肌的毒性與眼鏡蛇毒相似。唯對心肌損害出現(xiàn)較遲。中毒停跳的心臟雖經(jīng)生理鹽水多次沖洗也難以使之恢復跳動?股叨狙鍖σ呀Y合于心肌的心臟毒也難起解毒作用。故有人認為心臟毒素對心肌作用是不可逆的。 3.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采用坡甲基纖維素一交聯(lián)葡聚糖C-50(CM-sephadex C-50)柱色譜分離金環(huán)蛇原毒得16個峰,其中組分I有促進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原毒及組分VII-XIV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組分Ⅺ對ADP、花生四烯酸A23187,及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別為 68.8μg/ml,10.0μg/ml和6.3μg/ml,但對血小板5-羥色胺的釋放無明顯影響。 4.其他作用金環(huán)蛇全毒、組分XI、XII及XV在5×1O(-5)g/ml濃度時,對小雞頓二腹肌均表現(xiàn)有興奮作用,肌肉攣縮,最后痙攣性麻痹。用全毒、組分XI、XII、XV的1%生理鹽水溶液涌入兔眼結合膜囊,全毒和組分XV在滴眼后30min即可見結合膜明顯充血水腫,角膜變法;組分Ⅻ滴30min結合膜充則腫;組分Ⅻ起效較慢,滴眼后1h才出現(xiàn)結合膜充血水腫。組分XV和全毒與豚鼠紅細胞分別孵有20min和2h出現(xiàn)完全溶血,而組分Ⅸ和Ⅻ孵育4h未見明顯溶血。 麻醉大鼠靜注全毒2-3mg/kg,呼吸頻率變化不大,后期呼吸變淺,最終停止;血壓先有一急促下降,2min左右回升,隨后是進行性血壓下降。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不能使血壓回升,動物仍因循環(huán)衰竭死亡。靜注組分Ⅻ0.4mg/kg,大鼠啊頻率及幅度逐漸下降,血壓跟隨下降,自主呼吸停止后即給予人工呼吸,血壓迅速回升,并維持在較高水平。大鼠小腦延髓池注入組分Ⅻ之后,未出現(xiàn)呼吸衰竭。表明其引起的呼吸麻痹是外周性的,對呼吸中樞沒有直接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全毒的LD50,為1.49mg/kg,組分XIII的LD50為0.40mg/kg。注射全毒后,小鼠最初表現(xiàn)為活動及攝食減少,繼而呼吸深慢,腹式呼吸明顯,最后呼吸更慢且淺弱,嘴唇及尾部顯著紫組,大多在5-10h內死亡。組分XIII的主要中毒癥狀與全毒相同,大多在2-5h內死亡。另有報道小鼠腹腔注射金環(huán)蛇原毒的 LD50為1.5+/-0.2mg/kg,組分Ⅺ則為8.0+/-1.3mg/kg,其毒性比原毒小得多。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咸;性溫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祛風;通絡;止痛 |
功效分類 | 祛風藥;活絡藥 |
主治 | 風濕麻痹;中風癱瘓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10g ;或浸酒飲。 |
用藥禁忌 | 血虛筋骨失養(yǎng)者禁服。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廣西中藥志》。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Bungarus fasciatu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ungarus fasciatus (Schneider) |
科屬分類 | 眼鏡蛇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