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內(nèi)經(jīng)》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開竅于鼻。又曰∶鼻者肺之f1411.cn外侯。丹溪曰∶肺之為臟,其位高,其體脆,性惡寒,又惡熱。是故好飲熱酒者,始則傷于肺臟,郁熱久則見于外而為鼻 淮赤之候,得熱愈紅,得寒則黑,此謂熱極似水之象,亢則害承乃制也。其或觸冒風(fēng)寒,始則傷于皮毛,而成鼻塞不通之候,或為濁涕,或流清汁,久而不已,名曰鼻淵,此為外寒束內(nèi)熱之證也,《原病式》曰肺熱則出涕是也。又有膽移熱于腦,則為辛額鼻淵,鼻中濁涕如涌泉下滲而下,久而不已,則為鼻蔑、衄血、 肉、鼻癰等證,醫(yī)者宜各以類推而治之,無忽也。
脈法
右寸脈浮洪而數(shù),為鼻衄鼻 。左寸脈浮緩,為傷風(fēng)鼻塞,鼻流清涕。
方法
丹溪曰∶鼻為肺之竅,因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熱。寒邪傷于皮毛,氣不利而壅塞;熱壅清道,氣不宣通。寒則表之,麻黃、桂枝之類;熱則清之,芩、連、梔子之類。
面鼻紫黑,面為陽中之陽,鼻居面之中,一身之血運(yùn)到面鼻,皆為至清至精之血。多酒之人,酒氣熏蒸,面鼻得酒,血為極熱,熱血得寒,污濁凝結(jié)而不行,故色紫黑。治宜化滯血,生新血,四物加片芩(酒炒)、紅花(酒浸)、茯苓、陳皮、甘草、生姜煎,調(diào)五靈脂末服。氣弱者,加黃 (酒浸)。
酒 鼻乃熱血入肺(治用前方),用梧桐子桐油,入黃連,以天吊藤燒油,熱敷之。
又方 用山硫黃(入蘿卜內(nèi)煨)、乳香、輕粉、烏頭尖,酥調(diào)敷;蛴膽礬敷之。
鼻 肉乃肺氣盛,用枯礬研為末面,脂調(diào)綿裹塞鼻中,數(shù)日自消。
又方 木通、附子炮、細(xì)辛,蜜和綿裹塞鼻中。又用防風(fēng)通圣散加京三棱、山茱萸肉、海藻,并用酒浸,炒為末,每服一錢五分,酒調(diào)服之。
鼻淵,膽移熱于腦則辛 鼻淵,防風(fēng)通圣散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五分,水煎服。
□
(以上丹溪方法凡八條)
□
防風(fēng)湯(宣明) 治鼻淵腦熱,滲下濁涕不止,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疾。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川芎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防風(fēng)(去蘆,一兩五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沸湯調(diào)服,食后服,日三服。
麗澤通氣湯(東垣) 治鼻不聞香臭。
黃 (八分) 蒼術(shù) 羌活 獨(dú)活 防風(fēng) 升麻 葛根(各六分) 炙甘草(四分) 麻黃(不去節(jié),冬月加) 川椒白芷(各二分)
上細(xì)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棗二枚,蔥白三寸,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食遠(yuǎn)。忌一切冷物,及風(fēng)寒涼處坐臥。
溫肺湯(東垣) 治鼻不聞香臭,多眵淚。
丁香(二分) 防風(fēng) 炙甘草 葛根 羌活(各五分) 升麻 黃 (各七分半) 麻黃(不去節(jié),一錢五分)
上細(xì)切,作一服,水二盞,蔥白三根,煎至一盞,食后溫服。
御寒湯 治寒氣風(fēng)邪傷于皮毛,令鼻壅塞,咳嗽上喘。
黃連 黃柏 羌活(各二分) 炙甘草 佛耳草 款冬花 白芷 防風(fēng)(各三分f1411.cn/wsj/) 升麻 人參 陳皮(各五分) 蒼術(shù)(七分) 黃 (一錢)
上細(xì)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后服。
□
(祖?zhèn)鞣?
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亦時痛,俗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
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寸許,燒存性,為細(xì)末,酒調(diào)服之即愈。
又治方 用白牛毛棖葉(如白楊木葉,香辣者是)焙干為末,吹入鼻中,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