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無為山人注解《金匱要略》1
作者:無為居士
[卷上]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余臟準此。
注:醫(yī)圣仲景以“上工治未病”為開篇第一句,道出中醫(yī)之“宗旨”為“治未病”。言諸病當預圖于早,勿待病成方治以貽悔也。然而如何才能治未病呢?仲景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后人歷代注解都遵照這句話的原意或旁征博引,或詳細拆解。然不知,仲景此話既出,就已經道出他作為經方代表的局限性。仲景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yī),善于“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然而畢竟師承于湯藥之經方,始終還是執(zhí)著于“醫(yī)方”,而非“醫(yī)道”,對于上古醫(yī)道中的更為核心的“河洛之理”卻未能悟透,故始終無法和前人“神醫(yī)”扁
鵲相比。因而后人只能以“醫(yī)圣”尊稱。故仲景在《
傷寒論》序中感慨道:“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中醫(yī)既是治療醫(yī)學,更是預測醫(yī)學。如何預測?那就是“望診”和“問診”!巴^之神”,精通“醫(yī)道”者,能依據每個人的五官、面色、體型、舉止,參合面部流年運氣,就能準確斷定一個人先天身體稟賦,現(xiàn)在所患疾病以及以后在某年某月甚至某個節(jié)氣會患何病,能否病愈或加重、甚至何時死亡,都可以了然在胸。參悟《靈樞》中“通天、五色、陰陽二十五人等篇”者自然就明曉何謂“望而知之”!皢柖^之圣”,后人總結為:“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后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這些問診內容只是“問而知之”中的細枝末節(jié),而并非問診中的核心部分。真正的問診的精髓就在于是要問其出
生地、居住地和出生的具體時間。中醫(yī)為天人合一之“時空醫(yī)學”,每個自受精成胚之日起,他個人生命時空的運行軌道就始終和整個自然界息息相關,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直接影響人體全部身心,并產生與之相應的各種變化。通曉“醫(yī)道”者只要知曉其出生之時空,就能準確運用“河洛之理”準確推斷出其今后的生老病死,這就是《
黃帝內經》所講的“五運六氣”和“天人合一”。所以真正的“治未病”就是在“見肝之病”之前,就已經將“肝之病”預防了。而非等“肝已病后而論治”。因而,仲景之言僅僅道出中醫(yī)“治未病”中具體的方法,始終專注于“治”而非“防”,因而未能道出“治未病”之真正精髓。真正的“治未病”在于提前預知疾病來臨的時間和部位,并先行預防,或導引、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坐藥、洗浴、潤導、浸足,或吐納、吸食、辟谷,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華醫(yī)道口授心傳之始,是最接近完善和圓滿的時候,等后人著述立書之始,便開始偏離“醫(yī)道”,越往后傳,便偏離的越遠。這也就是千百年來人們始終困惑卻難以改變的一個現(xiàn)象,即中醫(yī)越發(fā)展反而越落后,越是“科學化、現(xiàn)代化”,反而越治不了病。究其原因,就是始終沒有遵循把握和體悟“醫(yī)道”,而過度執(zhí)著于“醫(yī)藥”、“醫(yī)術”和“醫(yī)器”,走“形而下”之路,F(xiàn)在中醫(yī)院的中醫(yī),依據西醫(yī)的檢查結果來開方,這樣如何還能“治未病”。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依據的中醫(yī)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之理來調治病情。古人認為自然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生克乘侮”的結果。所謂生,就是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克就是相互克制和相互制約,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乘就是制約反;蛳嗫颂^,如木本來是克土的,若克制太過,即稱木乘土地了;侮就是反克,如木本來是克土的,今太亢旺,反而克起木來,這種現(xiàn)象稱侮,即土侮木。可以說,大至宇宙萬物,小至人體五臟六腑,泛至生理病理,乃至于人的性格,行為等,都可以按五行劃分。人體的臟腑器官和功能,都按五行歸類。比如,肝、膽屬木,心、小腸屬火,脾、胃屬土,肺、大腸屬金,腎、膀胱屬水。因此只要通曉中醫(yī)陰陽五行之理,便可真正了解“見肝之病......”之深意。
見肝之病以下九句。是答上工治未病之辭。補用酸三句。乃別出肝虛正治之法。《素問》云:“邪氣之客于身也,以勝相加”。肝應木而勝脾土,以是知肝病當傳脾也。實脾者,助令氣旺,使不受邪。此即所謂治未病也。如果不知實脾而徒治其肝,則肝病未已,脾病復起。那就不是高明的中醫(yī)了。
“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應該是后人謬添注腳,而編書者誤收之也。
“余臟準此”,既是要參悟《靈樞.病傳》所云,仔細推之。
無為醒言:研讀中醫(yī)經典或是診治病人,分秒都不能偏離“陰陽”。故《素問》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觀臟病之傳,理應先分“陰陽”虛實,臟病惟虛者受之。而實者不受。臟邪惟實則能傳。而虛則不傳。故治肝實者。先實脾土。以杜滋蔓之禍。治肝虛者。直補本宮。肝之病補用酸者。肝不足。則益之以其本味也。補用酸者。所以益其體。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虛實并舉之要旨也。后人不察肝病緩中之理,謬執(zhí)甘先入脾之語,以為是即治肝補脾之要妙,殊不知執(zhí)著于文字,誤入自筑之迷城,始終未能跳出圈外,體悟仲景本意,可嘆乎?可悲也!
夫人秉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復舟。若五臟元貞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凡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yǎng)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y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jié)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貞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
注:人稟陰陽五行之常,而其生其長,則實由風與氣。楊上善太素經注曰:風氣一也,徐緩為氣,急疾為風。人之生也,感風氣以生。其為病也,因風氣為病。是以風為百病之長。非八風,則無以動蕩而協(xié)和。非六氣,則無以變易而長養(yǎng)。然有正氣,即有客氣。有和風,即有邪風。其生物害物,并出一機。如浮舟覆舟,總為一水。故得其和則為正氣。失其和即為客氣。得其正則為和風。失其正即為邪風。其生物有力。則其害物亦有力。所以中人多死。然風有輕重。病有淺深。約而言之。不越三條。一者邪從經絡入臟腑而深。為內所因。二者邪在四肢九竅皮膚沿流血脈而淺。為外所因。三者病從王法房室金刃蟲獸而生。為不內外因。所謂病之由也。人于此慎養(yǎng)。不令邪風異氣干忤經絡。則無病。適入經絡。未入臟腑?珊雇禄蚝徒舛。所謂醫(yī)治之也。此應前內因一段。若風氣外侵四肢。將及九竅。即吐納導引以行其氣。針灸膏摩以逐其邪。則重滯通快。而閉塞無由。此應前外因一段。更能不犯王法禽獸。則形體不傷。又雖有房室而不令竭乏。則精神不敝。此應前房室一段。腠理云者。謂凡病糾纏于身。不止經絡血脈。勢必充溢腠理。故必慎之使無由入。腠者。三焦與骨節(jié)相貫之處。此神氣所往來。故曰元真通會。理者。合皮膚臟腑。內外皆有其理。細而不紊。故曰文理。
無為醒言:《素問》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逦,道生智,玄生神”。又云:“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yī)弗為”。再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醫(yī)者細味
《素問.風論》之言,再體悟仲景上述,便可明曉中華醫(yī)道“治未病”之最高境界------“無為而無不為,不治而無不治”。
問曰。病患有氣色見于面部。愿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嗬湔咚。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注:此氣色之辨。所謂望而知之者也。氣色見于面部,而知病之死生者,以五氣入鼻,藏于五臟,其精外榮于面也。色者,青、赤、黃、白、黑也。氣者,五色之光華也。氣色相得者,有氣有色,平人之色也。即經云∶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
蟹黃,白如豚膏,黑如烏羽者,生也。氣色相失者,色或淺深,氣或顯晦,病患之色也。即經云∶浮澤為外,沉濁為內,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夭澤,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新故,視色上下,以知病處,色粗以明,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也。有色無氣者,色枯不澤,死人之色也。即經云∶青如藍葉,黃如黃土,赤如血,白如枯骨,黑如炱者,死也。鼻者,明堂也。明堂光澤,則無病矣。青肝之色。腹中痛者。土受
木賊也。冷則陽亡而寒水助邪。故死。腎者主水。黑、水之色。脾負而腎氣勝之。故有水氣。色黃者面黃也。其病在脾。脾病則生飲。故胸上有寒。寒、寒飲也。色白亦面白也。亡血者不華于色。故白。血亡則陽不可更越。設微赤而非火令之時。其為虛陽上泛無疑。故死。目正圓者陰之絕也。痙為風強病。陰絕陽強。故不治。痛則血凝泣而不流。故色青。勞則傷腎。故色黑。經云。腎虛者面如漆柴也。風為陽邪。故色赤。脾病則不運。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經云。水病患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也。
無為醒言:望診者,通面周身,俱有形、色、氣、神可察。非獨“望色”,還有“望形”、“望神”和“望氣”!皻狻闭摺拔暹\六氣”也。故“望氣”又云“望運”。仲景獨取之鼻與目者,示以簡要也。醫(yī)者不必拘于仲景之寥寥數語,需
細參《靈樞》中“通天、五色、陰陽二十五人等篇”,融合陰陽八卦之理和“麻衣神相”之法,便可明曉“望而知之”之意。
師曰。病患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jié)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病在腎肝。為筋髓寒而痛時作也。喑喑然不徹者。病在心肺。則氣道塞而音不彰也。啾啾然細而長者。痛在頭中。則聲不敢揚。而胸膈氣道自如。故雖細而仍長也。
注:病患語聲寂然,謂寂然不語也;若惡人語是心病也。喜驚呼者,謂不惡人語,且喜驚呼,是知其病不在心而在外也,故曰∶骨節(jié)間病也。病患語聲喑喑然不徹者,謂聲不響亮而不了徹也,此有礙于息氣,故知為心膈間病也。病患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謂唧唧噥噥小而悠長也,因不敢使氣急促動中,故知頭中病也。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吐沫。心中堅者。氣實而出入阻。故息則搖肩?日邭饽娑问Ы。則息引胸中上氣。肺痿吐沫者。氣傷而布息難。則張口短氣。此因病而害于氣者也。
注:息者,一呼一吸也。搖肩,謂抬肩也。心中堅,謂胸中壅滿也。呼吸之息,動形抬肩,胸中壅氣上逆者,喘病也。呼吸引胸中之氣上逆,喉中作癢梗氣者,咳病也。呼吸張口。不能續(xù)息,似喘而不抬肩者,短氣病也。蓋肺氣壅滿,邪有余之喘也,肺氣不續(xù)息,正不足之短氣也。然不足之喘,亦有不續(xù)息者;有余之短氣,亦有胸中壅滿者,肺氣上逆者,必咳也?葧r唾痰,嗽也。若咳唾涎沫不已者,非咳病也,乃肺痿也。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注:此承上文,言喘分三焦,有可治、不可治之辨也。喘,肺病也,肺主氣,司呼吸,故以呼吸氣促,謂之喘也,若呼吸氣均促,是病在呼吸,阻升降之氣也,故知喘在中焦也。呼之氣促,吸之氣長,病在呼,呼出心與肺,故知喘在上焦也;呼之氣長,吸之氣短,病在吸,吸入腎與肝,故知喘在下焦也。喘之實者,謂邪氣盛,則實也,中實,則必腹?jié)M便硬,當下之,可治也。喘之虛者,謂正氣奪則虛也,中虛,則必腹軟便滋,不堪下,難治也。若喘而呼吸動搖,振振不能擎身者,則為形氣不相保,勿論虛實不治也。曰吸而微數,數即促也,促即短也,遠即長也。吸不言呼,略辭也,猶言呼吸均短,呼短吸長,吸短呼長也。
無為醒言:此乃聞診之聞聲之法,辨其病之在上在下,為實為虛也,醫(yī)者一隅三反可矣。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注:《素問》云:“治之要極,無夫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去故就新,乃得真人”。此言醫(yī)道貴因時而察其脈色也。脈色應時為無病。若色反時。病也。脈反時。亦病也。色反脈。脈反色。亦病也。推而言之。癥與脈相合者順。相生者吉。相反者。治之無不費力也。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注:此節(jié)論天氣而不及醫(yī),“因時制宜”之道。在其中也。上節(jié)所論謂“四時所至”,為定數。此節(jié)所論謂“氣運所至”,為變數。時有常數而不移。氣無定刻而或遷也。冬至之后甲子。謂冬至后六十日也。蓋古造歷者。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歷元。依此推之。則冬至后六十日。當復得甲子。而氣盈朔虛。每歲遞遷。于是至日不必皆值甲子。當以冬至后六十日花甲一周。正為雨水之候為正。雨水者。冰雪解散而為雨水。天氣溫和之始也。云少陽起者。陽方起而出地。陽始生者。陽始盛而生物。非冬至一陽初生之謂也。夏至一陰生。而后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陽生。而后有小寒大寒。非陰生而反熱。陽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否不極則不泰。陰陽之氣。剝不極則不復。夏至六陽盡于地上。而后一陰生于地下。是陰生之時。正陽極之時也。冬至六陰盡于地上。而后一陽生于地下。是陽生之時。正陰極之時也。陽極而大熱。陰極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則所謂陽始生。天得溫和者。其不得與冬至陽生同論也審矣。至未得甲子而天已溫;蛞训眉鬃佣旆次礈。及已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或如盛夏五六月時。則氣之有盈有縮。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氣交之中者。往往因之而病。惟至人為能與時消息而無忤耳。
無為醒言:欲解上述本意,可細參《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中的 “二十四節(jié)氣員運動簡明圖說” 。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注:前謂關前。后謂關后。關前為陽。關后為陰。關前脈浮者。以陽居陽。故病在表。關后脈浮者。以陽居陰。故病在里。然雖在里而系陽脈。則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病在里中之表。尺脈里為少腹,表為腰背。故其病不在腸腎。而在腰背膝脛。形傷不去。窮必及氣。表病不除。久必歸里也。
無為醒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陽者,一生二也,太極生兩儀也。兩儀分陰陽而生四象,即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陽中之陰,陽中之陰。四象再分陰陽,就生出八卦。虛實表里寒熱都是陰陽之所系,都可再分出陰陽來。浮脈原主陽主表。此于浮脈中分出陰陽表里。推之沉脈原主陰主里。亦可于沉脈中分出陰陽表里。遲脈原主寒。數脈原主熱。更無不可于遲數中分出寒熱也。舉一反三者,善乎大哉!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無為醒言:內經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陰陽之道大矣哉。陽失陰則越。孤陽之氣。厥而上行。故厥陽獨行者。
師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目出,為入府,即愈。
注:實謂血實。氣謂氣實。實氣相搏者。血與氣并而俱實也。五臟者。藏而不瀉。血氣入之。卒不得還。神去機息。則唇青身冷而死。六腑者。傳而不藏。血氣入之。乍滿乍瀉。氣還血行。則身和汗出而愈。經云。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返則死是也。
問曰:脈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yin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注:此“脈”者。即血脈。系血氣之省文。此“脫”者,是脫換之脫。非脫散之脫。此句乃接上句之意,即“實氣相搏”時,如邪氣乍加。正氣被遏。經隧不通。脈絕似脫。即暴厥之屬。邪氣入臟者。深而難出。氣竭不復則死。入腑者淺而易通。氣行脈出即愈。比如浸yin瘡,從口流向四肢者。病自內而之外。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病自外而之里。故不可治。舉一反三,百病皆然。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
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
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蝗擞钟辛,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注:此總內經所著之病。而為之分陰陽悉表里。合上下內外以立言。如三陽在外。病頭痛等六證。則各有所行之經。各顯本經之證。三而六之。非十八乎。而三陰之在里者亦然。五臟各有十八。合計為九十病。。六腑居內而合于經者也。故邪之在腑者。合外于經。其受患為淺。而欲散不難。不若五臟之深且甚焉。故曰微也。其為病。內經有分屬。六腑各十八病,共為一百零八病。凡此共二百三十四病。統(tǒng)內外而言之也。人之一身。上下表里盡之矣。
至于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傷筋.html" target="_blank" >久行傷筋。名為五勞。大飽傷脾。大怒氣逆?zhèn)。強力舉重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懼不節(jié)傷志。名為七傷。氣極血極筋骨極肌極精極。名為六極。婦人十二瘕九痛七害五傷三因。共計三十六病。十二瘕者。謂所下之物。一如青泥。二如青血。三如紫汁。四如赤皮。五如膿痂。六如豆汁。七如葵羹。八如凝血。九如青血似水。十如米汁。十一如月浣。十二如經度不應期也。九痛者。一陰中痛傷。二陰中淋痛。三小便即痛。四寒冷痛。五月水來
腹痛。六氣滿注痛。七汗出陰如蟲嚙痛。八脅下痛。九腰痛。七害者。一害食。二害氣。三害冷。四害勞。五害房。六害娠。七害睡。五傷者。一孔痛。二中寒熱痛。三小腸急牢痛。四臟不仁。五子門不正。三因者。一月水閉塞不通。二絕產乳。三羸瘦不生肌肉。
(輕)清(之)邪居上。(重)濁(之)邪居下。(從天得者。為)大邪中表。(從人得者。為)小邪中里。飪之邪從口入者。(為)宿食也。五邪中人。(以類相從。)各有法度。風(為陽類而)中于(午)前。寒(為陰類而)中于暮。濕(重濁而)傷于下。霧(輕清而)傷于上。(再驗之一身。)風(為陽邪)令脈(緩而)浮。寒(為陰邪)令脈(緊而)急。霧(邪輕清而)傷皮腠。濕(邪重濁而)流關節(jié)。(宿)食(止)傷脾胃。(而不及經絡腠理。)極寒(之時。令陽內伏而不固外。病多)傷經。極熱(之時。令陽浮于外。而暑熱并之。汗出則絡傷。病多)傷絡。以上合而言之。無非以類相從之理也。
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注:病證有表里之殊。治法有緩急之異。病有新舊之不同。治者分其先后也。治實證者。以逐邪為急。治虛證者。以養(yǎng)正為急。蓋正氣不固。則無以御邪而卻疾。故雖身體疼痛。而急當救里。表邪不去。勢必入里而增患。故既清便自調。則仍當救表也。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卒病易除。故當先治。痼疾難拔。故宜緩圖。且勿使新邪得助舊疾也。
師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
發(fā)熱也。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
豬苓湯。余皆仿此。
注:五腑病各有所得者愈者:有得之情志相勝者。如怒傷肝。得悲而愈。悲勝怒之類。有得之時日者。如病在肝。愈于夏。喜得子氣。制其勝我之類。有得之飲食者。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黃。宜食酸。腎色黑。宜食辛是也。有得之自得其位者。肝病愈于丙丁。起于甲乙。心病愈于戊己。起于丙丁。脾病愈于庚辛。起于戊己。肺病愈于壬癸。起于庚辛。腎病愈于甲乙。起于壬癸是也。又心病禁溫食熱衣。脾病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肺病禁寒飲食寒衣。腎病禁淬熱食溫炙衣。五臟病各有所惡者:宣明五氣篇所云。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靈樞五味篇所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之屬皆是也。謂平素所不喜之物。而反暴思之。由病邪之氣。變其臟氣使然。食之則適以助病氣而增發(fā)熱也。無形之邪。入結于臟。必有所據。水血痰食。皆邪藪也。如渴者。水與熱得。而熱結在水。故與
豬苓湯利其水。而熱亦除。若有食者。食與熱得。而熱結在食。則宜承氣湯下其食。依次類推,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