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古代的中醫(yī)——李東垣4
    

醫(yī)家薈萃:古代的中醫(yī)——李東垣4

  作者: 羅大倫
李東垣開始看病了有一天,一個窮人(“一貧者”)因為吐血來找李東垣。李東垣一診脈,雙手六部脈弦細而澀,重按的時候感覺指下空虛。再一看臉,顏色慘白,面上沒有光澤。李東垣在色脈互參后判斷,這是個大寒證啊,同時還伴有氣虛,于是就制定了治療法則:用氣味辛溫的藥物來補血、養(yǎng)血,用氣味甘溫、甘熱、滑潤的藥物來做為佐藥,開了個叫做人參飲子的方藥。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吐血,同時伴有氣短、精神頭不足等癥狀的。您該說了,李東垣怎么給窮人看病上來就用人參?您放心,其實李東垣開的方子都很有特色,有的時候藥的味數(shù)很多,看著嚇人,后世有人評價李東垣開方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實際上李東垣的方子藥味雖多,但每味藥的份量卻是根據(jù)病情來的,通常是很輕。比如這個人參飲子,是人參三分,黃芪一錢,五味子五個,白芍藥一錢,甘草一錢,當歸身三分,麥門冬二分。每味藥的份量都不重,將藥打成粗散,用水煎著喝就可以了。這個窮苦人吃了藥后,病就好了,但是到了冬天,因為睡在大熱炕上,結(jié)果又犯了,還是吐了幾回血。這不,又找李東垣來了,因為上次是找的這位東垣先生看好的啊。李東垣就琢磨了,這是個虛證沒錯啊,可是怎么睡了次火炕就犯了呢?其中必由蹊蹺,于是讓患者躺下,檢查患者的肚子進行腹診。在患者的肚臍周圍,發(fā)現(xiàn)有結(jié)塊的感覺(附臍有形),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個虛實夾雜型的患者啊,這個患者“火熱在內(nèi),上氣不足,陽氣外虛”。冬天由于穿的衣衫單薄,這使得陽氣更加損傷,而表有大寒,則里面的火邪散不出來,所以才導致的吐血。這時李東垣想起了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在治療太陽傷寒時,對于脈緊無汗,但卻衄血的患者使用的是麻黃湯的治療方法,于是就寫了張方子,叫做:麻黃桂枝湯。方用:麻黃一錢,用來去除外寒,黃芪一錢,用來實表益衛(wèi)氣,桂枝半錢,用來補表虛,白芍藥一錢,益脾(實際也有和營血,清里熱的作用),甘草一錢,用來補脾胃的虛弱,人參二分,益上焦之氣同時實表,麥門冬三分,用來保脾氣(實際是清肺中伏火),五味子五個,用來安肺氣,當歸身半錢,用來和血養(yǎng)血。先煎麻黃,去上沫,然后下入剩下的藥,臨睡覺前服用。由于精細地分析了病情,所以獲得了較好的療效,這個窮苦人只喝了一次藥就好了,從此再沒有犯過。從李東垣這次看病的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他對《傷寒論》有著比較深的了解,但是他的思路是并不死套張仲景的方子,而是用他的思想,然后自己靈活運用,隨時組方。他還曾經(jīng)寫了本書叫做《傷寒會要》,有“三十余萬言”,請元好問做過序,但遺憾的是,這本書現(xiàn)在找不到了,遺失了。另一個醫(yī)案很著名,是我們在學習中醫(yī)醫(yī)案的時候經(jīng)常會讀到的。說李東垣曾經(jīng)跟著學習《春秋》的那位馮叔獻先生,他有個侄子,才十六歲,得了傷寒病,(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古代所說的傷寒同現(xiàn)在西醫(yī)講的那個傷寒不是一個病,古代把外感病統(tǒng)稱傷寒,后世從里面又分出了溫病。)弄得眼睛通紅,煩躁,口渴,這些都似乎是明顯有熱的表現(xiàn),一個醫(yī)生來看了,覺得這是熱證啊,用承氣湯吧,就是要用瀉法,藥買來后已經(jīng)煮好了,就差喝了,這個時候,李東垣恰好從外面來,這位馮老師說:剛才人家醫(yī)生說要用承氣湯。李東垣說:是嗎?我也切一下脈吧(其實我估計本來是要客氣一下,以表示對這個孩子很關心吧)?烧l知道這脈一切還真切出問題來了,李東垣自己都嚇了一跳:多虧切了脈,要不然這個醫(yī)生差點要把這個孩子害死。◣讱⒋藘)!大家也都暈了,忙問:為什么啊?李東垣:這個醫(yī)生的確是知道脈搏跳的快是熱證,跳得慢是寒證,現(xiàn)在這個脈呼吸之間有七八至,應該是熱極了,但是殊不知《黃帝內(nèi)經(jīng)》里就說過脈和病有相反的時候啊,這個病證是陰盛隔陽于外(就是體內(nèi)陰氣太盛,虛弱的陽氣反而被擠得沒了地方,跑到外表來了,這是中醫(yī)里的一個術語,這種情況往往能夠迷惑醫(yī)家,看到外表的熱象就以為是熱證,而病情的真相卻是大寒證)!八俪附來(干姜附子,都是大熱之藥)”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李東垣開的方子量也大了,讓患者一次就服用八兩。藥還沒有煎煮好呢,果然,患者的情況就開始變化了,手指開始變成青色,這是剩下的一點虛陽之氣開始散掉了,說明患者已經(jīng)危急了(這個時候如果真的還用承氣湯讓患者瀉肚子的話,那么確實是要死人的)。在服用了湯藥后,患者汗出而愈。天啊,好險!在以前,由于診斷多依靠脈診,這個脈診很微妙,比較難以學習,所以學習不好的人很容易出錯,到后來出現(xiàn)了舌診,這樣的情況就有所好轉(zhuǎn)了。這個事情在當時看來有個小規(guī)模的轟動,有的人還寫了一首長詩來做紀念,詩很長,大意就是對李東垣的景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之類的,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拿來《東垣試效方》這本書參觀一下。順便說一句,李東垣的書有個好處,就是基本上挑自己用過,療效比較好的方子,寫下來,所以叫做《東垣試效方》,當然,這本書是他后來收的弟子羅天益給整理的,這個徒弟的故事我們在后面談。大金國的滅亡寫到這里,我覺得有點沒法兒跟各位交代了,因為凈寫些悲慘的事情了。瘟疫、旱災、兵亂,幾乎沒什么好事了,似乎故事的名字應該叫《悲慘世界》。李東垣只是在青少年時代過得瀟灑點兒,后來幾乎是一直處于顛沛流離的狀態(tài)中。其實,不只是他這樣,當年所有的老百姓都是這樣的,每天一睜眼,就要想到不知道有多少個倒霉事在等著呢。我實在無法寫出來“從此大家就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之類的謊言,因為要尊重歷史,所以要告訴各位,馬上又要出大事了。大家都覺得汴梁是首都,大金國的皇帝在這,這里應該是最安全的,可事實上全錯了,這里即將遭受空前的劫難。公元1232年,蒙古大軍揮師南下,直取汴梁,結(jié)束大金國命運的戰(zhàn)爭開始了。蒙古鐵騎首先消滅了幾路前來救駕的金朝大軍,有的金軍幾乎全軍被屠殺,這樣,汴梁就變成了一座孤城。在進行了慘烈的攻城后,雙方傷亡都較大,于是蒙古軍隊采取了圍城的方法,將汴梁百姓和十幾萬金軍圍得水泄不通。汴梁城變成了一座饑餓之城,連野菜都成了奢侈用品。圍城從三月開始,一直到四月初七,暫時議和。然后又從七月圍起,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正月初一,金哀宗出逃,正月下旬,守將崔立棄城投降。再下一年,金哀宗被圍自殺,金朝滅亡。這第二次圍的時間更長,城內(nèi)糧草斷絕,百姓餓死無數(shù)。在兩次圍城的中間階段,也就是五月開始,疾病開始在城內(nèi)流行。李東垣就被圍在城內(nèi)。他親眼見到了大金國的滅亡過程,也親眼見到了兩國相爭時百姓所受的摧殘。李東垣記錄到,解圍以后:“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病死的人多到什么地步呢?當時汴梁幾個城門每個門每天往外送的尸體“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當時任左司都事的元好問后來記錄的是:“五六十日之間,為飲食勞倦所傷而歿者,將百萬人”。以這種病死的規(guī)模,很多人都想到了是否是瘟疫,因此在治療的時候都用治療外感的方法,但是,不但沒有效果,病人卻死得更快了。為什么呢?難道除了瘟疫,還有其他原因?長期以來,李東垣一直在觀察著因饑餓勞倦引起的脾胃受傷的情況,難道這次的疾病也與脾胃受傷有關?別人都還把精力放在了瘟疫上,李東垣卻認為,圍城時所遭受的饑餓與這次疾病的關系是不言而喻的。拯救災民我們已經(jīng)無法想象李東垣當時的心情了,但是我們知道,他此刻一定會急得要發(fā)瘋了。每天有大量的患者在他的面前死去。這是為什么?難道用外感病的方法治療錯了?是的,千萬不能用外感病的方法治療!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外感!那這是什么病引起的?別著急!讓我想想,只差那么一點兒了,別著急!老天爺啊,能讓時間先停下來嗎?我馬上就要知道為什么了?仍然每天有數(shù)以千計的患者死去。老天爺,讓時間等等我吧,我馬上就要想出為什么了!李東垣的腦子瘋狂地運轉(zhuǎn)著,治療,思考,再治療,再焦急地思考!如此眾多的患者,這是多么大的樣本量!李東垣之前不會有,李東垣之后也不再會有了!歷史如此殘酷地把李東垣放在了這樣一個人間地獄里,讓他思考解脫之道。李東垣,你行嗎?你能擔負起這樣的重擔嗎?!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覺我馬上就要知道了!大家先等等我!但是,沒有人會等的,每天仍然數(shù)以千計的患者死去。李東垣的眼睛早已血紅了,因為疲勞,因為思考,因為焦急!以前曾經(jīng)思考過千萬遍的內(nèi)容在尋找一個理論體系的支撐,在尋找一個突破口!他白天不停地看病,晚上不停地做下記錄,然后分析,再改進思路,白天再重新開方。如果放棄,也就放棄了,沒有人會抱怨的,因為似乎敗局已定,似乎已經(jīng)無人能夠阻止死神的腳步了。但是,有的人是憑著信念在活著的。悲天憫人的種子在他的心中已經(jīng)發(fā)芽,他此刻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必須一心赴救!他如同一個在戰(zhàn)場上的武士,面臨著百倍的敵人,但是為了心中的信念,也必須揮劍到最后一刻!蒼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有的患者開始有起色了,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很快地死去。看來我的思路是對的啊,我終于明白了!這絕對不是外感病啊,這是內(nèi)傷!必須放棄外感病的錯誤治療方法,以治療內(nèi)傷病的思路來治。。ㄗ⒁,中醫(yī)所說的內(nèi)傷病不是武俠小說里被一掌震成內(nèi)傷,五臟俱碎的那種,中醫(yī)說的內(nèi)傷是指因為飲食不當、勞倦、情致等原因引起的臟腑和氣血的失調(diào),是與外感傳染病相對的疾病,這個不要誤會了,現(xiàn)代人患內(nèi)傷病的機會也非常多,這個我們將在后面介紹。)來,大家來看看吧,大家來體會一下這些患者怕冷的感覺吧,外感病怕冷時,穿上厚的衣服患者也還是冷得發(fā)抖,可是這些患者的怕冷,披上衣服就馬上緩解,這是不一樣的!再來體會一下這些患者的手吧,患外感病時,手背的熱度也很高啊,可是你們看看這些內(nèi)傷病的患者,只有手心的溫度高,手背并不發(fā)熱啊。等等。其他醫(yī)生都驚奇地望著李東垣,這個理論讓他們感覺新鮮。李東垣總結(jié)了大量的外感病與內(nèi)傷病在診斷依據(jù)上的不同,其內(nèi)容之豐富頗為可觀,其中許多內(nèi)容至今在中醫(yī)診斷中仍然在應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觀看一下李東垣所寫的《內(nèi)外傷辨惑論》。從李東垣那里開始,中醫(yī)學里面的內(nèi)傷病學體系得到了質(zhì)的飛躍,這個體系隨著后世的完善,今天已經(jīng)成為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李東垣認為,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則會導致脾胃受傷,而情致失常、勞役過度則損耗人體的元氣。一個人如果脾胃受傷,元氣也不足,則病內(nèi)傷。李東垣特別重視脾胃的陽氣,認為脾胃的陽氣不足,那么身體就沒有了補給的途徑,這就是“生長之令不行”,“無陽以護其榮衛(wèi)”,從而導致一個人怕風寒,身體出現(xiàn)忽寒忽熱的癥狀,同時會有四肢無力,慵懶,氣短,等等。治療這種病證,需要用甘溫之藥補其中氣,升其陽氣;用甘寒之藥瀉其火。為此,他創(chuàng)立了補中益氣湯、羌活勝濕湯、清暑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等諸多方藥。其中最著名的是補中益氣湯,現(xiàn)在各個藥店賣的是丸藥,叫補中益氣丸。李東垣將這些藥做成藥丸或者打成粉末,“俾病者餌之”。結(jié)果是:“其所濟活者,不可遍舉”。我寫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很簡單,似乎這個過程是在瞬間完成的,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得出,這是一個多么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啊。李東垣自己的身體在圍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因為大家都沒有飯吃(連金朝皇帝都給餓得跑路了)。此時他應該一邊恢復自己,一邊救治別人。但是,做過醫(yī)生的人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通常自己的身體是恢復不好的,因為一心只想救助別人了。這一階段,李東垣沒有寫書,他要面臨大量的患者,進行工作強度很大的臨床工作。在十六年以后,他將這些經(jīng)驗總結(jié)了出來,寫出了《內(nèi)外傷辨惑論》。去山東吧解圍之后,動亂還在繼續(xù)著,蒙古人的鐵騎隨時會再來。大家紛紛自個兒想轍,“往哪兒跑才更安全點兒?”——這是當時人們街頭打招呼的問候語。也就在這時,李東垣遇到了元好問。元好問的處境也很尷尬,本來是大金國的官員(時任左司都事),大金國的首都汴梁現(xiàn)在投降了,皇帝出逃到另外的地方結(jié)果也被圍著呢,估計也快交代了,這該怎么混下去啊。更要命的是,帶領投降的元帥叫崔立,怕后世罵他是軟骨頭,想寫個歌頌自己說是為保護百姓而投降的文章刻在石碑上(實際上他的行為真的保護了剩下的百姓),誰來動筆好呢?只能怪元好問的文筆太好了,所有的人立刻把手指向了他,異口同聲:元好問。元好問想鉆地縫的心都有了,這都是什么兄弟啊,關鍵的時候把我供出來了。但這實在是不能寫啊,因為我們文人就靠“忠義”這個詞混呢,您讓我寫了,我成了和您一伙兒的投降派了,以后可就沒法兒在面兒上走動了。于是把這個俏活兒連同稿費一起硬塞給了一個貧窮書生,說聲“兄弟,全靠你了”,然后開溜了。國家已亡,還留此何用?其實元好問對大金國還真的有貢獻,他認為:大金國雖然亡了,但畢竟是一個存在過的國家,應該把它的歷史記錄下來,于是后來自費用了很多的時間收集和記錄這些資料,后人寫的《金史》很多就是根據(jù)元好問的資料寫的。這時汴梁的民眾開始散了,李東垣也正彷徨呢?該怎么辦呢?元好問看到這個情況,就說:兄弟,你就跟我走吧,我們到山東去,我管吃管住。什么叫夠義氣,這就是夠義氣。當然,吃飯錢也不是元好問出,而是山東的另一個人出。這個人叫嚴實,必須介紹一下,此人很是了得。此人是當時山東的一個軍閥,但是這個軍閥應該是軍閥中的優(yōu)秀分子,他眼光獨到,在戰(zhàn)亂中,很快就發(fā)現(xiàn)南宋政府和大金國都很不可靠,而蒙古氣勢正旺,于是就歸附了蒙古,這樣就保證了山東部份地區(qū)在動亂的年代里相對的穩(wěn)定,老百姓沒有遭到涂炭。因此說這個人還不錯。更不錯的是這個人重學問,喜歡招賢納士,只要是有本事的,來投靠吧,管飯票還管旅游的銀子,因此當時很多文人都大老遠的跑來投奔。在全國大亂的情況下,您可以看到山東這里修道的修道(全真派就是在這個時候蓬勃發(fā)展的),到名山題詞的題詞,辦學教課的教課,儼然一副和平景象。李東垣和家人在山東一住就是十二年,其中大約有六年是和元好問住在嚴實的家里的。在這里,李東垣一邊繼續(xù)行醫(yī),一邊開始整理思路,將自己的內(nèi)傷脾胃學說加以豐富完善。李東垣和元好問都是歷經(jīng)劫難的文人,因此比較有共同語言,經(jīng)常在一起活動,元好問有病了,也是李東垣給看,有一次元好問從濟南回來,趕上秋天,“傷冷太過,氣絕欲死”,李東垣給開了方子,服下去就好了,對此元好問佩服之極,認為是東垣幫他撿回了條命。有的時候,李東垣還與元好問一起到處逛逛,其中經(jīng)常去的,就是范尊師的正一宮。范尊師對李東垣的影響很大,李東垣在書中曾幾次提起。那么,這位范尊師到底是何許人也呢?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