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醫(yī)方論 利濕之劑 上課筆記
    

醫(yī)方論教程:利濕之劑

利濕之劑五苓散豬苓 茯苓 白術(炒)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半 桂五錢濕為地之氣,其中人也緩,其入人也深,其為病也不可以疾而已。坐臥卑濕,汗?jié)n雨淋,此濕之自外來者也;多食濃膩,過嗜茶酒,此濕之自內(nèi)生者也。治濕必先理脾,脾土健運,始能滲濕,此定法也。又須分利,…

利濕之劑

五苓散

豬苓 茯苓 白術(炒)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半 桂五錢

濕為地之氣,其中人也緩,其入人也深,其為病也不可以疾而已。坐臥卑濕,汗?jié)n雨淋,此濕之自外來者也;多食濃膩,過嗜茶酒,此濕之自內(nèi)生者也。治濕必先理脾,脾土健運,始能滲濕,此定法也。又須分利,使?jié)彡帍南露,亦定法也。五苓散,仲景本為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表里有病者而設。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后人遂通治諸濕、腹?jié)M、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癥、身痛身重等癥?傊魏疂駝t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陰生陽,積濕化熱,便當加清利之藥,并桂枝亦不可用矣。至加減之附方,各有宜稱,亦當細細參之。

豬苓湯

豬苓 澤瀉 茯苓 滑石 阿膠各一兩

五苓散治濕濁不化,故用術桂,以通陽而化濁;豬苓湯治陽邪入里,故用滑石、阿膠,以降熱而存津。至于統(tǒng)治少陰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乃借瀉膀胱以清腎臟,是活用之法,而非正治也。

茯苓甘草

茯苓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生二兩

茯苓宜于獨重,以其能滲濕安神也。姜桂性溫,開解腠理,能逐水氣從毛竅而出,用甘草以補土和中,方法特妙。

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一升 茯苓三兩 生姜半斤

古人立方,有藥味少而分兩重者,專走一門,為功甚巨,如半夏等湯是也。痰去,則眩悸自

加味腎氣丸

熟地四兩 茯苓三兩(乳拌) 山藥(炒) 丹皮(酒炒) 山萸肉(酒潤) 澤瀉(酒浸) 川牛膝(酒浸) 車前子(炒) 肉桂一兩 附子(制)五錢
蜜丸。

此方之妙,全在導龍歸海。命腎之火衰微,濁陰日漸凝結,始則小便不利,繼則水氣泛溢,腹脹肢腫。但用分利之劑,徒然耗正劫陰,小便仍不能利,惟用附桂以直達命腎,使命門之火得以熏蒸脾胃,腎中之真陽發(fā)越,則腎氣通暢,而寒水亦行,小便通,則泛濫之水如眾流赴壑矣。人但知水能克火,而不知火亦能制水,發(fā)陽光以消陰翳,此類是也。

越婢湯

麻黃六兩 石膏八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風與水在皮膚之間,故但腫而脹,變小青龍之制,使風、水俱從毛竅而出,故名越婢。

越婢者,悅脾也。

防己黃湯

防己 黃耆一兩 白術七錢五分 甘草五錢(炙)
每服五錢,加姜棗煎。

去風先養(yǎng)血,治濕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癥乃風與水相乘,非血虛生風之比。故但用治風逐水健脾之藥,而不必加血藥。但得水氣去而腠理實,則風水亦不能獨留矣。

腎著湯

干姜(炮) 茯苓四兩 甘草(炙) 白術(炒)二兩

方中但燥濕健脾,而不用溫腎之藥。緣此癥乃積濕下注于腎,非腎之寒水為病也。若虛寒之體,即少加附子、杜仲亦可。

舟車丸

黑牽牛四兩(炒) 大黃二兩(酒浸) 甘遂(面裹煨) 大戟(面裹煨) 凈芫花(醋炒) 青皮(炒) 橘紅一兩 木香五錢 輕粉一錢 水丸。

仲景十棗湯,已極峻厲,此更厲而加厲,縱形氣俱實,豈能堪此。予謂此等癥全是陰結,非陽不通,宜用附桂兼疏肝逐水之劑。此等方法萬不可用。

疏鑿飲子

羌活 秦艽 檳榔 大腹皮 茯苓皮 椒目 木通 澤瀉 赤小豆 商陸等分
加姜皮煎

疏鑿飲,名色甚佳,用藥亦較舟車丸已輕一等,然吾見服商陸者,必然大瀉,胸腹驟寬,不逾時而復脹,萬無生理。蓋逐水自前陰而出者得生,自后陰而出者必死,學人慎之哉!

實脾飲

白術(醫(yī)學全.在線土炒) 茯苓 甘草(炙) 濃樸(姜炒) 木香 附子 大腹皮 草豆蔻 木瓜片 黑姜
加姜棗煎

主治條下,有色悴聲短、口不渴、二便利數(shù)語,則此癥乃脾腎虛寒。當用香砂六君,合溫腎滲濕之劑。若徒事破氣利濕,色悴者不更加憔悴乎。

五皮飲

加皮 地骨皮 茯苓皮 大腹皮 生姜皮

此亦為水邪客于皮膚而設。以其病不在上,故不用發(fā)汗逐水之法,而但利小便也。

麥門冬

麥門冬五十枚(姜炒) 粳米五十粒

麥門冬湯,解之者多談玄理,予則謂初起便見喘滿,則明是清肅之令不能下行,故水溢高原也。擬以桑白皮、栝蔞皮、苡仁米等代之,亦未為不可。

羌活勝濕湯

羌活 獨活一錢 川芎防風 甘草(炙)五分 蔓荊子三分

此為治在表之濕,故獨用風藥。關節(jié)利則濕除矣,且屬外來之淺恙,本不在健運分消之例。

中滿分消丸

濃樸(炒)一兩 枳實(炒) 黃連(炒) 黃芩(炒) 半夏(姜制)五錢 陳皮 知母(炒)四錢 澤瀉三錢 茯苓 砂仁二錢 干姜二錢 姜黃 人參 白術(炒) 甘草(炙)豬苓一錢
蒸餅丸,焙熱服。

中滿分消丸,解者謂治熱脹,此不過脾胃失職,積濕所化之熱耳,并非實火也。若有實火,則水氣安得橫行,濁陰豈得復盛乎?惟其寓補脾胃之法于分消解散之中,不傷元氣,極為正法。

中滿分消湯

川烏 干姜 生姜 黃連 人參 當歸 澤瀉 青皮 麻黃 蓽澄茄 柴胡二錢 吳茱萸 草蔻仁 濃樸 黃耆 黃柏五分 益智仁 木香 半夏 茯苓 升麻三分
熱服。

此方于大隊溫補中,用黃連、黃耆,所謂從權以寒熱藥下之也。于中又升散,又分利,雖屬開鬼門,潔凈府之法,究竟歧路太多矣。

橘皮

滑石六錢 甘草一錢 赤茯苓一錢 豬苓 白術(土炒) 澤瀉 桂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木香 檳榔三分
加姜煎,每服五錢

利小便,即所以實大腸,使小腸之水滲入膀胱,而不入大腸,則五苓散中肉桂一味尤為得力也。

茵陳蒿湯

茵陳六兩 大黃二兩(酒浸) 梔子十四枚(炒)

凡發(fā)黃癥,二便不利者,用大黃;若二便如常,當去大黃用黃連;至寒濕陰黃,則又當于分利中用熱藥矣。

八正散

車前子 木通 瞿麥甘草梢 梔子(炒黑) 滑石 大黃
加燈草煎。

此方治實火下注小腸、膀胱者則可。若陰虛夾濕火之體,便當去大黃,加天冬、丹參、丹皮

萆厘清飲

川萆 石菖蒲 烏藥 益智仁等分 甘草梢 減半
入鹽,食前服。

凡淋癥,皆由于濕熱,小便頻數(shù),其為腎虛夾熱可知,但當于滋腎中加清利之藥。若烏藥、益智仁之溫澀,是反行禁錮而非厘清。解者謂此以疏泄為禁止,吾不謂然。

琥珀

滑石二錢 琥珀 木通 蓄 木香 當歸 郁金(炒)一錢
為末服。

上焦之熱下注小腸、膀胱,精道與溺道混淆,故成淋癥。此于清利中少加氣藥,以厘清濁,

防己飲

防己 木通 檳榔 生地(酒炒) 川芎(炒) 白術(炒) 蒼術(鹽炒) 黃柏(酒炒) 甘草梢 犀角
食前服。

濕熱為病,不宜調(diào)補,亦不宜攻下。此方于健脾燥濕中,寓滋陰涼血之法,最為合度。

當歸拈痛方

茵陳(酒炒) 羌活 防風 升麻 葛根 蒼術 白術 甘草(炙) 黃芩(酒炒) 苦參(酒炒) 知母(酒炒) 當歸 豬苓 澤瀉
空心服

疏風所以勝濕,健脾所以滲濕,通小便所以利濕。上下中三焦之濕盡去,則熱亦解散,而遍身之痛止矣。此不治痛,而痛自止之法也。

禹功散

黑牽牛四兩 茴香一兩(炒)
為末,每一錢姜汁調(diào)下。

此方峻猛,不可輕用。

升陽除濕防風湯

蒼術(泔浸)四錢 防風二錢 茯苓 白術 芍藥一錢
姜棗煎。

但升陽實脾,而濁陰自化,尤妙在不用升麻,最為的當。


點擊查看:<<醫(yī)方論>>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