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七)溫熱散寒茶
    

茶飲保健:(七)溫熱散寒茶

665.附子茶原料:制附子1.5g、紅茶3g。用法:先將附于置于2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30分鐘,再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功能:回陽救逆,散寒除濕。用途: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陰毒寒疝;中寒中風;風濕麻痹;久漏冷瘡;陽痿。來源…

665.附子

原料:制附子1.5g、紅茶3g。

用法:先將附于置于2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30分鐘,再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回陽救逆,散寒除濕。

用途: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陰毒寒疝;中寒中風;風濕麻痹;久漏冷瘡;陽痿

來源:《綱目》。

666.附子甘茶

原料:制附子1.5g、干姜3g、甘草3g、紅茶3g。

用法:先將附子、干姜、甘草置于25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30分鐘,再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回陽救逆。

用途:陽氣虛衰,四肢厥冷、畏寒倦臥、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脫水所致的虛脫、血壓下降者。

來源:《傷寒論》。

667.干姜f1411.cn/job/

原料:干姜10g、紅茶3g。

用法:用干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用途:心腹冷痛、肢冷、吐瀉;寒飲咳喘;風濕寒痹;陽虛吐血衄血下血。

來源:《醫(yī)學入門》。

668.干姜紅糖茶

原料:干姜5g、紅糖10g、紅茶3g。

用法:用干姜、紅糖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胃止嘔。

用途:外感風寒或脾胃受寒,惡心嘔吐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69.止逆茶

原料:干姜5g、甘草3g、紅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寒化濁。

用途:頭目眩暈吐逆。

來源:《傳信適用方》。

670.干夏茶

原料:干姜5g、半夏3g、人參2g、紅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止嘔。

用途:妊娠嘔吐不止。

來源:《金匱要略》。

671.斷紅茶

原料:干姜5g、當歸3g、阿膠3g、蒲黃3g、柏葉3g、紅茶3g。

用法:將上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止血。

用途:嘔吐、下血。

來源:《觀聚方要補》。

672.干姜苓術茶

原料:干姜5g、茯苓3g、白術3g、甘草3g、紅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腎化氣行水。

用途:腎著之病,身重水腫、腰中冷、不渴、小便利。

來源:《金匱要略》。

673.干姜大黃

原料:干姜5g、大黃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脾清胃。

用途:寒熱互結所致胃脘痛、吞酸、噯氣、腸鳴、冷泄。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74.

原料:茴香5g、紅茶3g、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腎散寒,和胃理氣。

用途:少腹冷痛;寒疝;腎虛腰痛;胃痛;干濕腳氣。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75.

原料:茴香5g、杏仁3g、蔥白3g、花茶3g。

用法:用茴香、杏仁的煎煮液200ml,泡蔥白、花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散寒。

用途:小腸(腹)氣痛不可忍。

來源:《續(xù)本事方》。

676.

原料:茴香5g、枳殼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氣。

用途:脅下疼痛。

來源:《袖珍方》。

677.

原料:茴香5g、川楝子2g、木香2g、吳茱萸1g、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散寒,理氣消疝。

用途:寒疝疼痛。

來源:《醫(yī)方集解》。

678.

原料:茴香5g、蒼耳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消腫。

用途:睪丸腫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79.

原料:茴香5g、肉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補肝腎,散寒通經(jīng)。

用途:寒疝腹痛、睪丸偏墜或脹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80.

原料:茴香5g、蜀椒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散寒滯止痛。

用途:睪丸偏墜冷痛;睪丸鞘膜積液腎結石、腎積水出現(xiàn)腰冷痛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81.艾葉

原料:艾葉5g、紅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散寒,理氣止血,安胎。

用途: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月經(jīng)不調;胎動不安。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82.艾陳茶

原料:艾葉5g、陳皮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運脾散寒。

用途:下痢腹痛,睡臥不安。

來源:《圣濟總錄》。

683.艾姜茶

原料:艾葉5g、干姜3g、花茶3g。

用法:用艾葉、干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中散寒。

用途:寒冷下痢膿血、腹痛。

來源:《世醫(yī)得效方》。

684.艾膠茶

原料:艾葉5g、阿膠3g、干姜3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散寒。

用途:婦女崩中,連日不止。

來源:《養(yǎng)生必用方》。

685.艾蒲茶

原料:艾葉5g、蒲黃3g、蒲公英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清經(jīng),止血。

用途:功能性子宮出血;產(chǎn)后出血。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86.艾術茶

原料:艾葉5g、蒼術3g、白術3g、歸身3g、砂仁3g、花茶5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

功能:溫經(jīng)除濕止帶。

用途:婦女白帶淋瀝。

來源:《本草匯言》。

687.艾神茶

原料:艾葉5g、茯神3g、烏梅2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養(yǎng)陰斂汗。

用途:盜汗不止。

來源:《綱目》。

688.丁香

原料:丁香2g、花茶3g。

用法:用150ml開水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中,暖腎,降逆;抗菌,驅蟲,健胃,止牙痛。

用途:嘔吐、呃逆;心腹冷痛;瀉痢;疝氣;牙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89.丁香柿蒂

原料:丁香1g、柿蒂2g、花茶3g。

用法:用丁香、柿蒂的煎煮液2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氣降逆。

用途:外感寒邪咳噫不止、噦逆不定。

來源:《簡要濟眾方》。

690.丁半茶

原料:丁香1g、半夏3g、花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中止嘔。

用途:小兒吐逆。

來源:《百一選方》。

691.肉桂茶

原料:肉桂2g、花茶3g。

用法:用1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補元陽,暖脾胃,除冷積,通血脈;鎮(zhèn)靜,降壓,殺菌。

用途:肢冷、神衰、腹冷泄瀉;經(jīng)閉;陰疽流注;慢支炎;腰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92.肉桂良姜茶

原料:肉桂3g、高良姜2g、當歸1g、厚樸2g、人參1g、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中散寒。

用途:冷氣攻心腹痛、多嘔、不思飲食。

來源:《圣惠方》。

693.桂萸茶

原料:肉桂3g、吳茱萸2f1411.cn/hushi/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散寒。

用途:寒疝腹冷、來往沖心腹痛。

來源:《姚僧坦集驗方》。

694.肉桂杜仲

原料:肉桂3g、杜仲2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肝腎,祛寒止痛。

用途:真寒腰痛、陰囊縮、身戰(zhàn)栗。

來源:《會約醫(yī)鏡》。

695.肉桂黃連

原料:肉桂3g、黃連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脾,清胃。

用途:寒熱互結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

來源:《普濟方》。

696.烏藥

原料:烏藥5g、紅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止痛,理氣開郁。

用途:寒疝;宿食不消、反胃吐食;腳氣;小便頻數(shù)。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97.烏歸茶

原料:烏藥3g、當歸2g、香附2g、川芎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氣,和血。

用途:產(chǎn)后血氣不和腹脹痛。

來源:《本草切要》。

698.烏升茶

原料:烏藥3g、升麻2g、花茶2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升陽。

用途:小腸疝氣、睪丸墜痛。

來源:《孫天仁集效方》。

699.烏威茶

原料:烏藥3g、威靈仙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通經(jīng),舒筋活絡。

用途:跌打損傷、背部傷尤宜。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700.參桂茶

原料:人參2g、肉桂4g、黃芪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益氣溫中。

用途:氣血素虧,復因勞碌傷氣,腰膝酸沉、肢軟氣短。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701.和胃茶

原料:陳皮2g、木香1g、生姜2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胃溫中。

用途:脾胃氣道欠和,食后腹中微疼。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702.桔紅姜茶

原料:桔紅2g、生姜2g、紅糖5g、紅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胃止嘔。

用途:胃氣失和,嘔吐惡心。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