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la jiao tou |
英文名 | Hot pepper root, Chilli root, root of Bush Redpepper |
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辣椒的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或有根多年生草本,高40-80cm。單葉互生,枝頂端節(jié)不伸長(zhǎng)而成雙生或簇生狀;葉片長(zhǎng)圓狀卵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4-13cm,寬1.5-4cm,全緣,先端尖,基部漸狹;▎紊,俯垂;花萼杯狀,不顯著5齒;花冠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少數(shù)3室,花柱線狀。漿果長(zhǎng)指狀,先端漸尖且常彎曲,未成熟時(shí)綠色,成熟后呈紅色,橙色或紫紅色,味辣。種子多數(shù),扁腎形,淡黃色;ā⒐5-11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秋季采挖根部,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辣椒根中含辣椒甙(capsicoside)A1、B1、C1[1]、A2、A3、B2、B3[2]、C2、C3[3]、E1,吉脫皂甙(gitonin)[4]及辣椒新甙(capsicosin)D1、E1[5]。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甘;性熱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寒除溫;活血消腫 |
功效分類 | 補(bǔ)益藥;活血藥;止血藥 |
主治 | 手足無力;腎囊腫脹;凍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熱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手足無力,有如癱瘓:辣椒頭二個(gè),雞腳十五對(duì)(由膝以上截出),花生肉二兩,紅棗六粒。用水、酒各半燉服。(《嶺南采藥錄》)②治腎囊腫脹:辣椒頭、豬精肉煎湯服。(《嶺南采藥錄》) |
臨床運(yùn)用 | 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 取辣椒根5錢(鮮1兩),雞腳2-4只,煎分2次服。血止后繼續(xù)服5-10劑,以鞏固療效。據(jù)31例的追訪觀察,一般服2-3劑即能止血,治愈病例大都能恢復(fù)月經(jīng)周期,僅2例復(fù)發(fā)。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嶺南采藥錄》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Capsici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Capsicum frutescens L. |
科屬分類 | 茄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