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地丁草、黃花谷拔、拔膿消、膠粘根、黃花猛、千斤遂、黃花仔、乏力草、小本黃花草、細迷馬樁棵、黃花地挑花、膿見愁、黃花猛、地膏藥、黃花稔、黃金樹、吸血草、生扯攏、疔瘡藥、梅肉草、硬枝黃花仔、黃仔草、賜米草、大號嗽血仔草、鬼柳根、樹仔草、黃花古粥、麻筆、塘羅達、裂葉雪麻頭、坡麻。 |
漢語拼音 | huang hua mu |
英文名 | Broomjutre Sida Herb |
藥材基原 | 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白背黃花稔 直立亞灌木,高約1m。分枝多,枝被星狀綿毛。葉互生;葉柄長3-5mm,被星狀柔毛;托葉纖細,刺毛狀,與葉柄近等長;葉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45mm,寬6-20mm。先端渾圓至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疏被星狀柔毛至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柔毛;▎紊谌~腋,花梗長1-2cm,密被星狀柔毛,中部以上有節(jié);萼杯形,長4-5mm,被星狀短綿毛,裂片5,三角形;花黃色,直徑約1cm,花瓣倒卵形,長約8mm,先端圓,基部狹;雄蕊柱無毛,疏被腺狀乳突,長約5mm,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徑6-7mm,分果爿8-10,被星狀柔毛,先端具2短芒;ㄆ谇、冬季。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南、西南及福建、臺灣、湖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灌叢間,曠野和溝谷兩岸。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生長適應性強,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可直播或育苗定植。當冬季種子成熟時,選擇植株下層飽滿且充分成熟的果實,晾干后置通風處貯藏。翌年春季3-4月播種,按行株距35cm×30cm開穴點播,或按35cm開行條播,覆土1cm,澆水保濕,播種后,氣溫在25℃以上時,10d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4-5cm,具3-4片真葉時間苗,穴播者每 穴留3株,條播者按株距10-12cm定苗,定苗后于6月、8月和10月分別在中耕除草后追施復合肥或農(nóng)家肥。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洗凈,除去雜質(zhì),鮮用呀曬干、烘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干燥全草長短不一,幼枝被星狀柔毛,老枝無毛,有網(wǎng)眼狀紋理。葉多破碎,卷縮,完整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葉上面暗綠色,下面灰綠色,被星狀柔毛;ㄉ谌~腋,黃色。氣微香,味淡。以干燥,無泥砂者為佳。 |
中藥化學成分 | 地上部分含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N-甲基-β-苯乙胺(N-methyl-β-phenethylamine),麻黃堿(ephedrine),φ-麻黃堿(φ-ephedrine),鴨嘴花酚堿(vasicinol),鴨嘴花酮堿(va-sicinone),鴨嘴花堿(vasicine),膽堿(choline)及甜菜堿(betai-ne);葉含多種氨基酸: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苯丙 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酰 胺(asparagine),谷氨酰胺(glutamine),丙氨酸(alanine),領(lǐng)氨酸(va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 (glycine),絲氨酸(serine),蘇氨酸(threonine)及酪氨酸(tyrosine);多種脂肪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亞油酸 (linoleic acid),還含植物甾醇(phytosterols);種子油脂肪酸組成主要為亞油酸、錦葵酸(malvalic acid)及蘋婆酸(sterculic acid)。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縮離體豚鼠小腸,并能被杭組織胺藥所拮抗;對兔十二指腸的運動并無影響。其葉含大量粘液質(zhì),可用作祛痰劑、潤滑劑者。本植物不含苦味質(zhì)、生物堿、揮發(fā)油、皂甙及三萜類;也有人報告其中含麻黃堿者。同屬植物Sida humilis對大鼠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抗炎作用。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辛;涼 |
歸經(jīng) | 心;肝;肺;大腸;小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利水藥;活血藥 |
主治 | 感冒高熱;咽喉腫痛;濕熱瀉痢;黃疸;帶下;淋證;風濕痿弱;頭暈;勞卷乏力;痔血;癰疽疔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大劑量可用至90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勞力過度吐血: 鮮黃花母全草二兩。合豬瘦肉燉服。(《泉州本草》)②治關(guān)節(jié)筋骨痛風: 干黃花母全草,每次二兩,水煎服。(《泉州本草》)③治癰瘡腫毒,骨折(復位后,小夾板固定);黃花母鮮葉搗爛外敷患處。(《文山中草藥》)④治濕疹:黃花稔加水燉服。(《閩東本草》)⑤治外傷出血: 黃花稔頭適量, 搗敷創(chuàng)口。(《閩東本草》)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廣西中藥志》:清涼拔毒,消腫排膿。葉: 敷疔瘡,瘡癤。 2.《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涼血止血,治腸痔痼疾,下血。 3. 廣外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解表,散瘀報毒。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腸炎,菌痢,瘭疽疔瘡。 4.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排膿生肌。治黃疸,瘧疾,化膿炎癥。 |
考證 | 出自《文山中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ida rhombifolia L. |
科屬分類 | 錦葵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