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7,7(1):24 |
劑型 | 顆粒劑 |
藥物組成 | 炙麻黃12g,葶藶子15g,桑白皮15g,白芥子6g,陳皮3g,蘇子15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支氣管哮喘等。 |
制備方法 | 上藥制成顆粒劑,為1包量。 |
用法用量 | 口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慢性支氣管哮喘患者8例,全部系男性;年齡20-64歲(平均41歲)。按支氣管哮喘分型標準,全部屬于中度哮喘,即需按規(guī)律服藥(氨茶堿或β受體興奮劑),服藥后可獲得部分緩解者。試驗均在每日上午進行,當天清晨停止全部支氣管解痙藥,于8點鐘測定呼氣最高流速(PEFR)、心率及血壓。采用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測定PEFR,試驗前先對患者進行訓練,試驗時令患者吹氣3次,取其最高值,然后采取單盲法,給患者口服安慰劑或麻黃素,或“降氣”1包,于服藥后15秒、30秒、60秒、120秒及180秒分別測定PEFR、血壓及心率,方法同前。連續(xù)三個上午,每個上午服用一種試驗藥物,藥物順序采取隨機分配方式。結(jié)果:采用配對顯著性測驗法對比各期PEFR值與服藥前的差別,患者服安慰劑后,PEFR未見明顯變化,直至第180分鐘,方出現(xiàn)輕度但顯著的增高(平均增加10.3%,P<0.05),這可能與患者發(fā)病的生物周期有關。服用麻黃素后15分鐘,PEFR即有增高,但若以平均增高20%以上為有臨床意義,則服藥后30分鐘,其PEFR即超過20%,到2小時末達高峰(增加40.5%),到第3小時末稍有下降;“降氣”組亦在服藥后30分鐘通氣功能明顯增加,到第3小時末達最高峰,平均增高61.0%,此值顯著高于同期服用麻黃素者(37.6%,P<0.05)。表明降氣定喘散不僅可使通氣功能有更顯著的改善,同時可使通氣功能改善的高峰后移,使其支氣管解痙的效應延長。說明“降氣”較單純麻黃素有更強、更持久的支氣管解痙作用?诜参縿⿲颊哐獕、心率均無影響?诜辄S素或降氣定喘散,均可使收縮壓增高799.9-1066.6Pa(6-8mmHg),并使心率增快10次/分(在第60-120分鐘時),但兩種藥物之間并無顯著差異。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