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顯像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類方法
1.肝靜態(tài)顯像:肝臟是富含網(wǎng)狀內皮細胞的臟器、正常肝內均勻分布的枯否細胞,可迅速攝取靜脈注入的90%以上的放射性膠體顆粒(如99mTc-植酸鈉),顯示出正常肝實質的均勻的放射性分布圖像。當罹患肝病時,病灶對膠體的攝取量明顯減少或不顯影,顯示出放射性稀疏或缺損區(qū),借此可對肝臟的占位性病變(癌腫、囊腫、膿腫等)作出定位診斷;還可通過顯像圖形,了解肝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以及鑒別腹部腫塊與肝臟的關系等。
2.肝動脈灌注和肝血池顯像:肝臟是具有豐富血供的臟器,當以“彈丸”方式靜脈注入血池顯像劑(99mTc-紅細胞)后,即刻進行腹部γ照相,即可得到肝動脈灌注(注射后1min內)及肝血池圖像(注射后30min~2h)。
。1)肝動脈灌注顯像:正常肝臟75%的血液來自門靜脈,肝動脈血供僅占25%,故正常人在腹主動脈和脾、腎血管床顯像時(稱動脈相),肝區(qū)影不明顯,待6~~8sec后大量顯像劑經(jīng)門脈回流入肝時,才見肝門脈灌注影像。原發(fā)性肝癌多有豐富的肝動脈供血,在動脈相即可見病變局部有放射性充盈,稱肝動脈灌注陽性。
。2)肝血池顯像:為了鑒別肝靜態(tài)顯像占位性病變的性質,可聯(lián)合進行肝血池顯像,觀察占位性病變的放射性缺損區(qū)有無血池顯像劑的填充現(xiàn)象。肝囊腫或膿腫的血供差,不見放射性填充;原發(fā)性肝癌血供較豐富,可見一定程度的填充,其放射性與周圍正常肝相仿;肝海綿狀血管瘤血供極豐富,填充程度遠超過正常肝組織而顯示明顯的放射性濃集區(qū),故本法對海綿狀血管瘤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XCT和超聲檢查,是診斷本病的首選方法。
3.肝膽顯像:目前國內常用的肝膽顯像劑(99mTc-EHIDA)能很快被肝細胞攝取,并迅速經(jīng)膽道系統(tǒng)排至腸道。于靜脈注射顯像劑后即刻、5、10、20、30、60min(必要時延至2~24h)進行胸腹部系列顯像,根據(jù)肝、膽、腸、腎等臟器攝取顯像劑的時間和數(shù)量,判斷肝臟的攝取功能,和肝膽系統(tǒng)的排泄功能,可用以診斷梗阻性黃疸的梗阻部位(肝內或肝外)和程度(完全性梗阻或部分梗阻),對鑒別新生兒肝炎和先天性膽道閉鎖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二、惡性腫瘤的陽性顯像及放射免疫顯像:
能被腫瘤組織選擇性濃集的放射性藥品,稱為親腫瘤的陽性顯像劑,可使腫瘤部位出現(xiàn)放射性濃集區(qū)(又稱“熱區(qū)”)。若在肝靜態(tài)顯像的缺損區(qū)見到陽性顯像劑的填充現(xiàn)象,即提示惡性腫瘤的可能,而肝囊腫或膿腫無此填充表現(xiàn),借此可鑒別良、惡性占位性病變。目前常用的陽性顯像劑有67Ga-枸橡酸鎵,111In-博來霉素等。
近年來國內外均在研制針對腫瘤細胞或相關抗原(如CEA、AFP、CA125等)的多克隆或單克隆抗體顯像劑,它們對相應的癌瘤如結腸癌、肝癌、卵巢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的陽性顯像率可達80%以上。這類新技術是以抗體作為載體,將放射性核素導向腫瘤部位,與腫瘤細胞的相關抗原結合而顯示出腫瘤的陽性圖像,稱之為放射免疫顯像。此法目前還難以解決早期診斷問題,但有助于腫瘤轉移、復發(fā)的診斷及療效的判斷。
三、腫瘤相關抗原的放射免疫檢測
1.甲胎蛋白(AFP):正常人血清AFP<25ng/ml,當罹患肝病,特別是原發(fā)性肝癌時,血清AFP值即升高。由于各種肝病AFP升高的陽性率和幅度不同,且各具一定特征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可借此對原發(fā)性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并與轉移性肝癌、肝炎、肝硬化等進行鑒別診斷。
。1)原發(fā)性肝細胞性肝癌:血清AFP升高的陽性率高達80~90%,其上升水平從>40ng/ml至7×106ng/ml,其中80%以上的患者>300ng/ml,50%以上的患者>1000ng/ml,故一般將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閾值定為300ng/ml。其血清AFP的動態(tài)變化曲線,多數(shù)為快速上升并持續(xù)在高濃度水平;少數(shù)呈低水平(40~300ng/ml)波動。當肝癌經(jīng)手術徹底切除或有效化療后,血清AFP可在1~2月內迅速降至正常。若出現(xiàn)AFP復升,多提示肝癌復發(fā)。
(2)轉移性肝癌:血清AFP升高的陽性率視原發(fā)癌的部位而異。原發(fā)在膽道或胰腺者,約25%陽性;原發(fā)在胃者約15~18%,在結腸者僅3~5%。轉移性肝癌的血清AFP上升值多小于300ng/ml。
。3)肝炎與肝硬化:約有25%的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AFP呈短暫的-過性升高,在病情好轉后即降至正常。約有15%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P呈低水平波動(100ng/ml上下)。當發(fā)現(xiàn)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P有迅速上升趨勢時,應高度警惕有無癌變之可能,予以嚴密隨訪,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4)卵巢內胚竇癌:此類癌癥患者的血清AFP均升高,多在<3,000ng/ml水平,但也有最高值達4×104ng/ml者。手術及化療后血清AFP值皆下降,治愈后病情穩(wěn)定者多<20ng/ml,其它良、惡性卵巢腫瘤中,除見到非成熟性畸形胎瘤有AFP低水平升高外,余血清AFP均<20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