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膽濕熱郁蒸成,遍身皆黃及目睛,陽黃色亮身多熱,陰黃色暗冷如冰。
【注】黃膽一證,乃濕熱郁久,外發(fā)肌膚而然也。其候遍身面目皆黃,甚則深黃,面如煙熏之狀。其中又有陰陽之別∶如面紅、口渴、尿赤、色亮、身熱者,乃脾家濕熱,此陽黃也;口不渴而色暗黃,身冷如冰者,乃脾腎寒濕,此陰黃也。治者宜分別施治。
陽黃無汗宜疏散,茵陳麻黃能發(fā)汗,腹?jié)M便秘茵陳攻,表里無證茵苓善。
【注】陽黃一證,原因濕熱而成,治者當(dāng)詳審之。如表實無汗,宜外發(fā)其汗,茵陳麻黃湯主之,使黃從表解也;里實二便秘澀,腹?jié)M者,宜茵陳蒿湯下之,使黃從里解也;若表有汗,里不便秘腹?jié)M,是表里無證f1411.cn/hushi/,不可汗、下,惟利小便,宜用茵陳五苓散,使黃從水道利之則愈。
茵陳麻黃湯
茵陳蒿 麻黃
水煎,加黃酒少許服之。
【f1411.cn/wszg/方歌】兒發(fā)陽黃身無汗,茵陳麻黃湯極便,麻黃茵陳各等分,量兒煎服有奇驗。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里實須用茵陳湯,梔子茵陳生大黃,燈心為引水煎服,便利黃消體泰康。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茵陳五苓治黃病,利水除濕有奇功,術(shù)苓澤瀉豬苓桂,茵陳加入便自清。
陰黃多緣轉(zhuǎn)屬成,脾濕腎寒兩虧生,溫脾茵陳理中治,溫腎茵陳四逆靈。
【注】陰黃者,乃脾濕、腎寒,兩虛而成,此最為危候。溫脾去黃,以理中湯加茵陳主之;溫腎去黃,以茵陳四逆湯主之。
茵陳理中湯(方見理中湯加茵陳)
茵陳四逆湯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