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經方醫(yī)學 > 正文:讀《步入中醫(yī)之門》有感
    

經方讀書社:讀《步入中醫(yī)之門》有感

《步入中醫(yī)之門》這是一本絕佳好書,值得用力推薦,書中精彩的醫(yī)案,值得學習,誤治之處也值得警惕。書中引用的大多是危重病例,真是有為者亦若是,很鼓舞人心。書中不斷強調的是中醫(yī)基本規(guī)律,其實原本就該如此,或許現今大多中醫(yī)偏離甚遠,所以作者才如此大聲疾呼,真是良可嘆也。
當然這是一本好書,可是如果想以此進入中醫(yī)之門,我想對于年輕中醫(yī)而言,距離尚遠,書中的危難重癥真是沒一定的學經歷,貿然就手恐怕悔恨的會居多。書中示人以規(guī)矩,最終是會令人巧,不過作者得到這些規(guī)矩的過程,我想還是年輕中醫(yī)所想要的。想我早年曾把三冊《名老中醫(yī)之路》讀到爛掉,可是只能說那只是一些精彩的余興故事,不是家傳就是師承,那有什么好希罕的,家傳的跟診十年,笨蛋也會有兩把刷子,不然也會有副好招牌。所以學中醫(yī)最大的夢想是能跟診當世名醫(yī),而且還要能夠掏心掏肺的教,這樣真的能夠少奮斗三十年,可是如何人人如愿。葉天士更十七師,有誰能夠呢。所以年輕中醫(yī)想要的還是如何入門,能夠指示一條路,即使是艱困的,只要方向對了,終有成功的一天,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個人目標是像太史公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句話是我念茲在茲的。而以中醫(yī)實際而言,目標只有三個:把脈知癥、一針見效、三劑建功。把脈知癥、知病并不是江湖噱頭,三劑就要看到療效當然也不容易,不過這三個目標都是極強的自我要求,雖然要達到把脈知癥是相當不容易,可是因為把脈的同時還包括了望診,中醫(yī)基本證型幾乎可以基本確立,所以知癥算是不難,而且脈、望診這兩者同時還包括了所有中西醫(yī)疾病的流程,所以想要達到把脈知癥就成為不斷苦讀的動力。
年輕中醫(yī)面臨唯一問題,很簡單,就是病人的信任,所以把脈知癥,甚至知病,那是年輕中醫(yī)獲得病人信任的唯一捷徑。有人跟我這樣講,給你把脈好像在等判刑,還有人被把脈時手在發(fā)抖,她說怕我講她會得癌癥。我想如果年輕中醫(yī)能夠達到這樣,還怕門可羅嗎?
把脈知癥有一部份是望診得來,有個僵直性脊椎炎的朋友跟我講,他年輕時剛發(fā)病,并不大痛,就是腰酸而已,可是一西醫(yī)骨科主任一看他走進門診,就直接跟他講是這個病,醫(yī)師怎么知道?很簡單,看他走路姿勢。就好像把脈摸到怪異的血液流動當下會嚇一跳,可是摸過一次之后就知道是洗腎的病人。很多病、很多證都有其特殊的表現模式,加上西醫(yī)體表診斷的方法甚多,要留心搜集,多用心就會熟悉了。所以有時候我會故弄玄虛一下,如果望診外觀有特殊之處,或是脈診時看到手心有特殊現象,那就先不要搭手把脈,就開始講一系列癥狀,我想任誰都要心驚膽跳,乖乖聽話。
另外一個測病關鍵就是人情事故,因為從脈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可是有些是已發(fā)生,有些是未發(fā)生,所以還要加上氣色判斷才能做準。所以有些沒事要求把脈的,這要預測就更難了,例如有次去跟朋友聊天,中途來了一位找他談事情而不相信中醫(yī)的人,大家起哄要我把他的脈,把脈之后我只問一個問題就使得他們哄堂大笑,我問他生幾個女兒而已,而確實他就生了三位千金。為什么不講別的要問這個,因為他才三十出頭,氣色甚佳,應是還沒有不舒服癥狀,??但是脈診是陰盛而陽衰,有問題也是還要過個幾年,氣色轉差才會發(fā)生,尤其男性以氣為主,體質剛強,即使脈病人還是不會病,況且生男育女是人生大事又有閑談趣味,這樣拿捏才一舉中的。所以脈診是體質的現況,可是這樣的體質存在多久了,這就要從氣色去判定。所以脈診只是一個空間落點,望診才是時間流程。
對于沒辦法跟到名師的年輕中醫(yī)怎么辦,當然是從書里找,中醫(yī)歷代加現代已經出版太多太多的書籍,這是一座寶山,就看怎樣才能披沙瀝金。有一次前往喻嘉言家鄉(xiāng)附近旅游,一路上都在想,這位絕世天才是怎樣自學成材的呢,這樣偏遠的鄉(xiāng)下能買到什么書呢。喻嘉言的書精彩之處在于獨立思考,不像中醫(yī)歷代的書大多抄襲成篇,其中以脈書最為嚴重,幾乎是百書一面,看多了真會打瞌睡。我認為這么多脈書還是以脈經最佳,王叔和采集他所能見到的脈學著作編纂而成,所以書中是各門派的經驗混雜,而當大官的王叔和又不是專業(yè)醫(yī)生,沒有臨床驗證難怪他會說:心中了了、指下難明。千萬不要為了這句話就喪失信心,心中了了、指下清明的中醫(yī)有很多,非不能而是不為而已,別人可以達到為什么自己不可以,痛下決心終有恍然大悟的一天。
中醫(yī)書最怕是瞎編來的,最希望是該作者體會到什么才寫,不要不懂又裝懂,沒見過也寫的天花亂墜。脈經里面匯集大量資料,讀通了脈診大概就沒問題,而讀通了之后最好還能有所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古人都能創(chuàng)出一套脈診,現在條件更佳應該更能有所發(fā)揮,我還是覺得今人不會比古人笨。所以把內經和脈經的診斷讀通,再思考回復到當時的原點,然后應用到現在面臨的,這樣就能夠突??破后世醫(yī)家訂下的牽絆。
再聊辯證,大家都知道中醫(yī)的精髓在于辯證論治,可是最難的也是在于辯證論治,幾乎臨床上哪有像書上一樣那么的典型,如果都會那么典型,中醫(yī)就太好學了,那么怎樣才能掌握好辯證呢,這才是最重要的。初學中醫(yī)的時候,我曾經發(fā)憤苦讀過的有兩本書,一本是《中醫(yī)證候鑒別診斷學》、一本是《治法與方劑》,這兩本都是大部頭的書,可是以辯證而言還是迷迷糊糊,過了很久以后才靠內經恍然大悟,架構出人體的生理病理。因為現在臨床以雜病居多,雜病辯證就是臟腑加八綱辯證,以五臟為經,氣血津液為緯,交叉縱橫生克之后,辯證結果就會出現,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脈診,脈診做最初的預測,也是最后的診斷,預測的根據就是中醫(yī)的生理病理。況且有時氣色尚佳時并無太多的癥狀可供參考,脈診幾乎是唯一的參數。所以一定要這樣自我要求,看病的時候絕對要先把脈,再看舌診,然后不可以要病人自己講哪里生病,一定要醫(yī)生跟病人講你哪里生病了,會有哪些癥狀,會有哪些問題,如果能這樣不斷的訓練,把脈知癥、知病這就不會是句空話,有的中醫(yī)會說舍癥從脈或是舍脈從癥,我覺得一定要脈癥相符,這樣才能判斷出最精準的證,唯有最精準的證才能立法用方,達到三劑見效的目的。
那么該讀哪些書呢?當然基本的教材要滾瓜爛熟,因為這些是最最基本的,是中醫(yī)的基本共通語言,沒有這些基礎想要再進一步探索那是不可能的,就好像傷寒重要條文不背是不行的。尤其要注意的,中醫(yī)是要求極為精準的學問,例如健脾燥濕跟燥濕健脾,這兩種意思決然不同,一個是白術的作用,一個是蒼術。而方劑那更是基本中的基本,初學方劑的基本要求就是300首,拿一張白紙,自己想自己寫,能寫上300首那就及格了。其實每一首能讓我們背到的方子都是千錘百煉的,不然古方有幾十萬首,能夠脫穎而出想想也真不容易,方劑是中醫(yī)設計精良的武器,是基礎中的基礎。我還曾把一些名方的出處依年代排序過,為的是想要了解治法的演變。每一首方劑都有它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治法,清楚治法才能拆解方劑,分析方劑之后才能有辦法制定新方,因為臨床沒有固定證型,都是錯綜復雜的,想要抽梁換柱,拆舊屋住新人,唯有清楚房屋結構。
方子弄懂了之后,最要用心還是在于病方面,最基本的感冒、咳嗽頭痛、頭暈、酸痛、高血壓、中風、心悸、失眠腹痛、腹瀉便秘、肝膽問題等等,這些常見多發(fā)病一定要自己架構出一套治療原則。研究這些基礎病,也把古今醫(yī)案摘錄進來,研究好致病因素,這會加深對生理病理的了解。感冒咳嗽這么常見的問題,每一個中醫(yī)都要會醫(yī),哪有什么中醫(yī)怕治嗽的瞎話,不過總是會有其他奇形怪狀的出現,好像半夜一點準時咳嗽的像遇到鬼一樣,或是干咳到大小便失禁的痛苦了一年,這些平時讀書讀到,都要認真好好研究,總有一天會碰到,我也真的都遇到了。
所以剛入門也不要太妄想治大病就一炮而紅,謹慎的處理好每一個接診的病人,即使是最簡單的病,也要比他人有更高的療效解決,輕癥三劑建功不難,重癥三劑見效也不難。重癥問題平常也要留心,因為達到一定的醫(yī)療能力之后,這些問題一定會碰到,平時研究好基本病因,到時斟酌損益一番,就不會離題太遠。例如紅斑性狼瘡是陰虛為本,硬皮病是陽虛為主,人參是前者的禁忌,卻是后者的救命仙丹。而精神科的精神分裂癥、憂郁癥、躁郁癥、強迫癥或是各式各樣的癌癥,這些幾乎是絕對要熟悉的,以前可能不受重視,可是現在已經是常見多發(fā)病了。所以事先要作好充分準備,天道酬勤是肯定的,所以唯有這樣如此不斷辛勤努力,才能厚積薄發(fā),就像投手一定是不斷的累積小勝,最后才能成為當家王牌。
而且還有在碰到問題就要好好研究,新的病種都會開啟新的認識。像最近碰到三叉神經痛的,痛到哭的時候還不敢擦眼淚,擦眼淚會更加重,而眼淚滴到皮膚也還是痛,痛起來就好像用大的尖鑷子把臉夾起來。依脈證處置還不令人滿意,就翻閱所有近代名家經驗集,得到四十個醫(yī)案,把這些資料打字列印出來,看了兩天才推敲出所有前因后果,真的三劑就讓半邊的臉松綁了,服藥一段時間還讓已經七成白發(fā)開始轉黑不少,痛了二十年,沒看過疼痛有這樣痛的,比癌癥疼痛還要痛,通過這個病例也讓我成長許多,最后還希望還這位51歲女性的一頭黑發(fā),這就是中醫(yī)的快樂所在。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是要具備多方面的技術,中醫(yī)不只開藥方而已,還有針灸、外治等等,只要能夠讓病人在最快速度好轉的方法都要研究。針灸就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一定要具備一針止痛的能力,而且還不只是止痛,還要止暈、利水消腫等等。像青光眼的眼睛灼熱疼痛,進針后馬上感受到清涼。像肝癌腹水水腫,針還插著,就眼睜睜的看著腳背水腫消退,出現皺紋。其他的頭暈、頭痛、筋骨酸痛、扭傷或是發(fā)熱、咽痛、牙痛等等,針灸、刺血功效都是很好的。況且針灸是最容易學的,只要練好指力,做好呼吸運氣,判斷好臟腑虛實,循經取穴,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效果一定會出來的,而且不用花上一年的時間,大概常見多發(fā)病的癥狀幾乎都可以搞定。所以如果把脈知癥還沒練到爐火純青,一針見效基本上還是能夠取信大眾的。
而針對性強的外治法平常也要搜集齊全,甚至某些病就是給藥外用就夠了,連口服藥物都不用,效果又特別快,那病人不就更輕松如意了。況且即使沒有相對應的外治法,也還有變通方法,例如硬皮病,就可以在煎第三次時加入粗鹿茸五錢以上,濾取藥汁外洗,那效果肯定是會有所增加的。所以看到名家醫(yī)案是針藥外治三者同用的,我都會給他們極高的評價、拍拍手。醫(yī)者所病病道少,這句話不是講了好久好久了嗎?像我沒學好推拿,也蠻扼腕的。
最后我想從:把脈知病、一針見效、三劑建功。從這三方面著手,如果這樣還進不了中醫(yī)這個大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也是個人研習中醫(yī)的一點心路歷程。況且如果病人能夠遇到具備這三個條件的中醫(yī),那還有什么好嫌棄的呢,讓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能夠其他更好的條件的了。除非是秦皇漢武的心愿:長生不老。

-------------------
感謝摟主的指點,另外問一下,您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能否詳細說說  ?

-------------------
呵呵,我是后學,正在為如何學習中醫(yī)、看什么書不會錯思考著,看了你的推薦,立即去網上下載了來看,的確是本好書?上視簳r還不能全看懂,但能感覺到你說的不假。以后我會慢慢體會的。

-------------------
樓主有思想又加勤奮,成為名醫(yī)則是必然!

-------------------
樓主掏心窩子的話了

將來可以錄入《名老中醫(yī)之路》第五集


哈哈

感謝樓主!

-------------------
臨床家言

-------------------
不知道樓主讀過《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沒有?

-------------------
此文都是干貨,臨床實干家的真知灼見,向樓主學習

-------------------
樓主寫的太好了。情真意切!
也很是實用!

-------------------
自信自豪在字里行間!

-------------------
真知灼見的好經驗,很有深度啊。

-------------------
能否請您將脈診對方是否有女兒說出來,還有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說出,免得我們這些后學看的云里霧里

-------------------
樓主所言極是,說的好

-------------------

-------------------
向樓主學習,  謝謝指點迷津.

-------------------
學習了,樓主說得很真切,感覺干中醫(yī)這一行,壓力是很大的,確實需要下功夫。

-------------------

-------------------
引用第7樓黎小裕于2011-12-11 10:53發(fā)表的  :[表情] 此文都是干貨,臨床實干家的真知灼見,向樓主學習 700)this.width=700;" >



真知灼見!

感動!



-------------------
樓主平心靜氣,娓娓道來,思想有深度,真知有灼見
沒有時間的磨練,刻苦的律己精神和醫(yī)者父母心的胸懷是寫不出這段文字的。
我作為剛剛行醫(yī)3年的人來說,此篇文章是我的指路明燈,感謝樓主的指引!!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
漫漫中醫(yī)路,能讀到此文,乃一大幸事。。。


-------------------
謝謝指引,努力。。。。。。。。。

-------------------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

-------------------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勤奮勤奮再勤奮,專研專研再專研才能達到樓主的三種境界。

-------------------
果然精品!

-------------------
經驗之談,學習。當今浮躁之風影響年輕中醫(yī),淡泊心境學習的少{包括我在內}。














-------------------
真知灼見,樓主學習了

-------------------
路漫漫其修遠兮

-------------------
值得借鑒,努力學習!

-------------------
感謝版主提供的臨床心得,期待更多的病案分享。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