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蔡長福麻黃附子細辛湯運用經驗
    

傷寒雜病:蔡長福麻黃附子細辛湯運用經驗

  [前言] 本文轉自于仲師之徒蔡長福的博客,是由蔡老弟子整理的蔡老經驗,請看官細看后兩段議論。



蔡長福麻黃附子細辛湯運用經驗

(開鬼門——溫經解表發(fā)汗法之三)

(蔡長福先生口述,弟子韓章勇整理)


   閑來無事披覽先賢醫(yī)案,忽憶起十多年前一則治驗,今告于同道,于醫(yī)學之昌明亦不無補助云。

   病家是一位退休老者,年過花甲,由兒女架至診室。當時患者已口不能言,由兒女代訴:病人進行性吞咽困難,遍治不效,今已粒米難進,奄奄待斃。刻診:患者面色晦暗,瘦骨嶙峋,虛弱不堪,精神不振,但欲眠睡;并畏寒怕冷,手足厥逆,時或身疼;又兼見咽喉疼痛不利,音聲難出;兩脈沉細而弦,尺部小緊。值此大證,余不敢怠慢,乃疏大劑四逆湯一付,以為陽氣一旦來復,則疾病可圖。不意翌日一早,病家再次登門。藥后不僅寸功全無,反而證情加重,不禁心下惶然!轉念一想:患者有惡寒身痛脈緊等證,得非太陽表邪久久不解而直中少陰之證乎?亦即仲景所謂直中傷寒?況精神不振但欲寐,亦非四逆湯主證(四逆湯主證本是手足逆冷,下利清谷等),而是寒邪直中少陰之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至于手足厥逆,乃因水谷不繼,能量大虧所致,并非陽微欲絕之象。再者,足少陰腎經之脈起于足下,上行循喉嚨挾舌本,故有咽痛失音,即《內經》所謂“喑痱”“跛足”之喑證。故而此病當屬太陽表證不解進而直中少陰之證,治當溫陽解表,其唯麻黃附子細辛湯近之乎?因于診室就地開火煎煮。詎料一服之后才十五分鐘,患者尾骶部即冒熱氣,脊背發(fā)熱,緊接著就遍身濈然微汗。半個多小時后,患者突然噯出一口長氣,居然知饑能食,半碗湯面竟然順順當當下了肚。隨侍跟前的兒女,睹此巨變,翻想此前種種求醫(yī)經歷,備嘗顛沛辛酸,不禁喜極而泣。   

    原來,患者酷愛胡琴,退休以后,為了學琴,常到雨山湖的涼亭(馬鞍山一游覽勝處)去拉胡琴,可謂寒暑不避,風雨無阻。涼亭建于湖水之中,四周無遮無攔,患者長處此開闊多風之地,久而久之,難免感受風寒。病起之初主要是干嘔,咽喉異物感,吐不出咽不下,聲音嘶啞。此后逐漸加重,出現(xiàn)吞咽困難,飲食受阻。馬鋼、南京、上海各大醫(yī)院跑個完,然而遍治無效。后來求治于江寧一位民間中醫(yī),給服黃連上清片,藥后病情反而更趨嚴重,徹底不能吃飯講話了。

    患者第一劑服完之后,為求鞏固,原方更加炙甘草20克,余藥不變,共3劑。每劑兩天,分四服。發(fā)汗以全身溫暖,微微潮潤為度。六日之后,患者直似脫胎換骨一般。不僅面色漸轉紅潤,而且微微發(fā)胖,自言:“現(xiàn)在吃飯,食物到嘴里后直接就掉進肚子里!”麻附細擴張食管之卓越功效,即使到今天都令我吃驚不已,不得不感嘆經方之力宏且大哉!而且尚有許多奧秘等待我們去挖掘。


此案之前更久,曾有一窮苦人求方于我,自言得了食道癌,吃飯不能下咽。余乃授一單方姑作一試,不過蔥須、生、紅糖幾味,亦不在放在心上。豈料月余后遇于街頭,見面即長揖拜謝:“多虧了先生的單方,現(xiàn)在能吃飯了,您救我一命。 
    十載以來,所遇吞咽不利而不至完全閉塞之輕癥咽喉炎患者,更是不知凡幾,其證往往多見:形寒怕冷,經常發(fā)懶犯困,但見臟無他熱,徑與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開表即愈。前年偶過菜市場,見一對夫婦路邊口角,詢之,乃知為丈夫者賣菜時竟無故發(fā)困,忘記收錢,一日損失幾十塊。其妻屢說不改,因此爭吵。細問乃知患者更有畏寒怕冷,身體憊懶,總睡不夠等。余乃笑曰:無須爭吵,此病也。因授麻黃附子細辛湯。再遇于菜市場時,患者已滿面笑容,千恩萬謝:“先生的方子真是神了,吃了一付就不犯困了。”此后,更遇吃飯時突然犯困而飯碗墮地、或一看電視輒睡意陣陣,曾不能支持兩分鐘以上,種種怪證不一而足,但見患者形寒怕冷,身體憊懶,精神不振,發(fā)困打盹,脈見沉細而緊,悉與麻黃附子細辛湯而愈。亦因此,余乃固知“但欲寐”實為麻黃附子細辛湯證,并知能用十方,不如精于一方,但能善用,豈有“病多方少”之窘?

    余退而思忖,首案患者年壽漸高,又據言在外處有情人,不免耽情。少陰腎陽既已先虛,則太陽亦虛,又長處開闊多風之地,風寒之邪乃直中少陰,正邪于是相拒于咽喉(咽喉本少陰腎經之門戶),不進不退亦不解。久而久之,陽虛不化,寒邪不解,水濕留滯,黏涎吐咽兩難,咽喉食管為之狹窄,飲食難進,音聲難出。《內經·脈解篇》所謂“入中為喑者,陽盛已衰,故為喑也。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彼撜c此同。很多咽炎患者亦自言每房事之后,吞咽即感不利,禁房后則漸有好轉。因此,治法當從溫陽以補少陰之虛,開表散寒以壯太陽表氣,里外之氣一旦相接相融,機轉得開,寒濕得消,咽喉食管自然開展。倘若單純溫陽,則捷效難。灰詿岵≌撝,更是離題千里。一旦錯辨寒熱,誤診誤治,飲食難進,久絕水谷,生機頹敗,雖仲景再世,亦回天無力。余自行醫(yī)以來,每見為醫(yī)者不識此證,不明仲景“傷寒”之真義,錯用寒涼,蠻用溫燥,殺人于無形之中,其枉死者何止二三?誰來伸冤?誰來負責?庸醫(yī)誤人,豈淺鮮哉?我昔年曾見一病人,再三誤治之后,饑不可遏而不能食,胃脘疼痛如焚,全身發(fā)熱,乃令其子置缸一口,浸于水中,至終瘦骨如柴,谷絕而亡。嗚呼,良可憫也!
    其實,人世間不外兩種病,一寒一熱,藥無錯,病人無錯;熱病以寒治,寒病以熱治,為醫(yī)者有錯!不明“傷寒”真義,舍近求遠,錯誤用方,陷人死地!豈知太陽表氣暢達,則一身機運活潑,圓轉無礙。一旦閉塞,即發(fā)為表證,如中風傷寒,所謂“發(fā)熱惡寒發(fā)于陽者”,但開表即愈。倘若本有少陰陽虛,則太陽亦抗邪無力,邪乃深入直中少陰,久久不解,如捂濕被,一身圓機受制,乃變生畏寒怕冷、面色晦暗、手足冰涼、脊背發(fā)緊、腰酸腰痛、精神不振、易困易睡、吞咽不利、喑痱跛足等種種證候,所謂“無熱惡寒發(fā)于陰者”,論治則當溫陽與解表并行,倘因表氣不暢,內生郁熱,又當兼以疏散。


            詩曰:少陰陽虛久不解,直中傷寒找太陽,
                  脾陽虛衰不運轉,表里雙解壯陽光。


            汗法,作為八法第一大法,實為百病金鑰。






-----------是不是蔡長福的生意現(xiàn)在不好了,又讓你出來在這里吹噓騙人了,有本事讓蔡長福來網上跟我對質啊,別整天找些假的推手在這里胡扯八道的。大家千萬別上當啊。
我的帖子http://www。med126。com/forum/thread-136725-1-1.html
里面寫了我的親身經歷,大家千萬去看看,讓這些騙子再不能騙人,你只要發(fā)帖子,我就來給你頂,讓你無處遁形。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