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悸及肉 、筋惕也。旁治小便不利、頭眩煩躁。
【考證】
苓桂甘棗湯證曰∶臍下悸。
茯www.med126.com苓澤瀉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茯苓皆半斤。
防己茯苓湯證曰∶四肢聶聶動。
茯苓四逆湯證曰∶煩躁。
以上二方,茯苓皆六兩。
以上一方,茯苓三兩,而亦六兩之例。
苓桂術(shù)甘湯證曰∶身為振振搖。又云∶頭眩。
苓桂五味甘草湯證曰∶小便難。
f1411.cn/kuaiji/苓姜術(shù)甘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小半夏加茯苓湯證曰∶眩悸。
半夏濃樸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六方,茯苓皆四兩,此外苓桂劑頗多,今不枚舉焉。
茯苓甘草湯證曰∶心下悸。
以上一方,茯苓二兩,而亦四兩之例。
茯苓飲,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栝蔞瞿麻丸證曰∶小便不利。
葵子茯苓散證曰∶頭眩。
真武湯證曰∶心下悸、頭眩、身 動。
附子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桂枝去桂加茯術(shù)湯證曰∶小便不利。
以上方六,茯苓皆三兩。
五苓散證曰∶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
以上一方,茯苓十八銖。
豬苓湯證曰∶小便不利、心煩。
桂枝茯苓丸證曰∶胎動。(說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茯苓諸藥等分。
上歷觀此諸方。曰心下悸、曰臍下悸、曰四肢聶聶動、曰身 動、曰頭眩、曰煩躁,一是皆悸之類也。小便不利而悸者,用茯苓則治。其無悸證者而用之,則未見其效。然則悸者,茯
【互考】
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各用茯苓半斤,以為主藥,而不舉茯苓之證。苓桂甘棗湯,亦用茯苓半斤,而有臍下悸之證。其他用茯苓為主藥者,各有悸眩 動之證。況于二方多用茯苓,而可無若證乎?其證脫也必矣。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是苓桂術(shù)甘湯去桂術(shù)加杏仁者也,然則其脫茯苓之證也明矣。
茯姜術(shù)甘湯,有身為振振搖證,此非桂之主證,而苓之所能治也,然則苓姜術(shù)甘湯條,脫此證也明矣。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是防己茯苓湯,以黃 、甘草代人參、芒硝者。而防己茯苓湯,有四肢聶聶動之證,是非黃 、甘草之主證,而茯苓之所主治也。由是觀之,此湯脫四肢 動之證也明矣。
半夏濃樸湯,是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濃樸、蘇葉者也。然則其脫眩悸之證也明矣。
茯苓甘草湯方,是苓桂術(shù)甘湯,去術(shù)加姜者也。可以前例而推之。
茯苓飲,以苓為主,而不舉其證,以他例推之。心悸下而痞硬、小便不利、自吐宿水者,此附子湯方,是真武湯去姜加參者也;真武湯條,有心下悸、頭眩、身 動之證,然則此湯之條,脫若證也明矣。
桂枝茯苓丸證曰∶胎動在臍上。為則按∶蓋所謂奔豚也,而不可臆測焉。以旁例推之,上沖人參茯苓黃連,其功大同而小異,說在人參部中。
【品考】
茯苓 和、漢無異也。陶弘景曰∶仙方止云茯苓,而無茯神。為療既同,用之應(yīng)無嫌。
斯言得之,赤白補(bǔ)瀉之說,此臆之所斷也,不可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