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證名。睡眠時經(jīng)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淺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出《難經(jīng)·第四十六難》。《內(nèi)經(jīng)》有夜不瞑(見《靈樞·營衛(wèi)生會》)、目不瞑(見《靈樞·大惑論》)等名稱。又名不得臥、不得眠、不能眠、
失眠等。應辨別虛實。虛癥多因陰血虧損、中氣不足或
心脾兩虛所致。因陰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者,常兼虛火偏亢,證見心煩失眠,頭暈
耳鳴,甚則五心煩熱,多汗、口干、舌紅、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養(yǎng)血為主,火亢則兼降心火,方用
酸棗仁湯、補心丹、
朱砂安神丸等。中氣虛弱者,證見失眠,神疲乏力,食欲減退,以補氣為主,方用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加減。心脾兩虛者,證見多夢易醒,
心悸健忘,飲食減少,面色少華,舌淡,脈細,治宜補益心脾,方用
歸脾湯、壽脾煎等。因膽虛所致者,詳見膽虛不眠條。實證不寐,有外感時邪和內(nèi)邪滯逆之不同。外感時邪者,有表熱不得臥、里熱不得臥、半表半里熱不得臥、血熱不得臥、氣熱不得臥、余熱不得臥、虛煩不得臥等。各詳該條。內(nèi)邪滯逆者,有痰濁內(nèi)濁、
水氣凌心、肝火、膽火、胃中不和數(shù)種。痰濁內(nèi)阻者,癥見不寐,嘔惡胸悶,苔膩脈滑,治以化痰為主,用
溫膽湯加減。水氣凌心者,癥見不寐而心下動悸,胸中漉漉有聲,治宜逐飲祛濕,用平
胃散、
控涎丹等方。肝火、膽火、胃中不和者,詳見肝火不得臥、膽火不得臥、胃不和臥不安等條。
以夜間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為主要癥狀的病證。輕者入睡困難,時寐時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徹夜不眠。又稱失眠、目不瞑等。不寐有虛實之分,虛者多屬
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
膽氣虛,實者多為肝郁化火、痰熱內(nèi)擾。臨床應辨證治療。陰虛火旺型用
黃連阿膠湯以滋陰清心,心脾兩虛型用歸脾湯以補益心脾,心膽氣虛型用安神定志丸以益氣安神,肝郁化火型用
龍膽瀉肝湯以疏肝泄熱,痰熱內(nèi)擾型用溫膽湯以清熱化痰。
中藥辨證論治
1、肝郁化火
治法 清肝瀉熱,佐以安神
方藥
龍膽瀉肝湯加減
2、痰熱內(nèi)擾
治法 化痰清熱,寧心安神
方藥 黃連
溫膽湯加減3、心脾兩虛
治法 補益心脾,
養(yǎng)心安神
方藥 歸脾湯加減
4、心膽氣虛
治法 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
方藥 安神定志丸加減
5、
心腎不交治法 滋陰清熱,交通心腎
方藥
天王補心丹合
黃連阿膠湯加減
不寐
不寐亦稱失眠,是指經(jīng)常入睡時間不夠或睡眠不熟的一種疾病。輕者難以入睡,或睡中易醒,時寐時醒;重者整夜不眠。西醫(yī)的神經(jīng)衰弱及許多慢性病中出現(xiàn)失眠者,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不寐治療的診斷要點
經(jīng)常入睡困難,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人睡,或時睡時醒。 整夜不能入睡。
不寐治療的辨證分析
不寐一證,多為情志所傷,勞逸失度,久病體虛,飲食不節(jié)等,引起陰陽失交、陽不入陰而形成。臨床辨證需分清虛實,虛證多屬陰血不足,責在心脾肝腎;實證多因肝郁化火,食滯痰濁,胃腑不和。治療當以補虛瀉實,調(diào)整陰陽為原則。
不寐治療的辨證論治
心脾兩虛【證見】 多夢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面色少華。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 補養(yǎng)心脾,益氣生血。
【方藥】
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
黨參18克,
黃芪15克,
白術、
當歸各12克,
遠志6克,
茯苓12克,
龍眼肉10克,酸棗仁15克,
合歡皮12克,
大棗5枚。水煎服。
2.中成藥
(1)
歸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柏子
養(yǎng)心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養(yǎng)心
寧坤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
蓮子元肉湯(何春水等《精選千家妙方》)
處方:蓮子20粒,龍眼肉15克,加水煮熟,睡前服食,并飲其湯。
(2)雞胎
補腦丸(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雞胚胎(干燥粉)90克,胎盤粉60克,黨參15克,白術60克,
茯神60克,
天麻50克,酸棗仁60克,
麥冬50克,
五味子30克,廣
陳皮50克,
豬腦脊髓粉60克,
甘草15克。將黨參、麥冬、五味子放銅鍋微火熔干,次下白術、茯神、天麻、酸棗仁、陳皮、甘草共炒熟研成細粉,然后將雞胚胎粉、胎盤粉、豬腦脊髓粉,按份量加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瓷瓶密封備用。每次12克,早晚分2次開水送服。
陰虛火旺【證見】 心煩不寐,頭暈耳鳴,健忘,五心煩熱,口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降火。
【方藥】
1.主方黃連阿膠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黃連10克,
黃芩12克,生
地黃、
白芍各15克,阿膠12克(烊化),
龜板25克,
柏子仁15克,麥冬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天王補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
(2)安神健腦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
五味子糖漿,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
百合生地蓮子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百合40克,
生地黃、
蓮子心、白芍各20克,
夜交藤、
麥芽各50克,
郁金、
香附、
連翹、甘草各15克,大棗8枚。水煎服。
(2)
養(yǎng)陰鎮(zhèn)靜丸(胡熙明等《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處方:當歸100克,生地黃50克,茯苓100克,
玄參15克,麥冬75克,
丹參75克,柏子仁25克,五味子62.5克,黨參。100克,
桔梗50克,夜交藤50克,
珍珠母125克,遠志50克,朱砂12.5克。共研為細末,每100克藥粉加
蜂蜜110克,制成大蜜丸,每丸9克。每次l丸,每日3次,連服30丸為1個療程。
(3)寧神合劑(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
浮小麥30克,生地黃15克,
紅棗15克,百合9克、夜交藤15克,
炙甘草9克,
旱蓮草15克,
女貞子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肝郁化火【證見】 失眠,急躁易怒,目赤口苦,溺赤,大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法】 疏肝泄熱。
【方藥】
1.主方龍膽瀉肝湯(李杲《蘭室秘藏》)加減
處方:龍
膽草12克,
梔子lO克,黃芩12克,
柴胡10克,
澤瀉10克,當歸9克,生地黃15克,
龍齒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
珍珠層粉,每次2克,每日3次。
(2)復方
靈芝片,每次2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黃連
竹葉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黃連10克,竹葉5克。水煎服。
痰火內(nèi)擾【證見】 失眠
頭痛,痰多胸悶,惡食噯氣,心煩口苦,目眩,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 清化痰熱。
【方藥】
1.主方溫膽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減
處方:法
半夏12克,陳皮6克,
枳實12克,
竹茹12克,茯芩12克,黃連10克,梔子12克,
珍珠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痰食阻滯者,可加
山楂15克、
萊菔子12克、
布渣葉12克;若大
便秘結者,加
大黃12克。
2.中成藥
(1)
珍珠末,每次1瓶,每日2次。
(2)珍珠層粉,每次2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半夏苡仁湯(熊永厚《新中醫(yī)》1983.11)
處方:法半夏、
薏苡仁各60克,黃連15克。水煎服。
(2)
法夏燥痰
寧心湯(李振瓊驗方)
處方:法半夏10克,陳皮9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石
菖蒲10克,膽
南星10克,
枳殼10克,酸棗仁lO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不寐治療的其他療法
1.穴位外敷
吳茱萸9克,
米醋適量,將藥搗爛后用醋調(diào)成糊狀。貼敷于兩足心的涌泉穴,24小時取下。
2.針灸療法
(1)體針:針刺神門、三陰交穴位。心脾虧虛者可選加心俞、厥陰俞、脾俞;腎虧者選加心俞、腎俞、太溪;肝火上擾者選加肝俞、間使、太沖;脾胃不和者選加胃俞、足三里。針刺用平補平瀉,或針灸并用。
(2)耳針:穴位為皮質下、交感、心、脾、腎、內(nèi)分泌、神門。每次選2—3穴,中強刺激,留針20分鐘。
3.飲食療法
(1)黨參元肉燉
豬心:黨參15克,龍眼肉12克,豬心1個(洗凈),共放燉盅內(nèi),加水適量,隔水燉熟,鹽調(diào)味服食。適用于心脾兩虛。
(2)百合雞蛋糖水:百合30-50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先將百合煲至爛熟,打人雞蛋煮熟,再加白糖調(diào)味服食。適用于陰虛火旺。
(3)雙花枯草茶:
菊花18克,
素馨花12克,
夏枯草15克,水煎加
冰糖調(diào)味,作茶飲。適用于肝郁化火。
4.預防調(diào)護
本證屬心神的病變,故尤應注意精神方面的調(diào)攝,喜怒有節(jié),心情舒暢。 睡前不宜飲濃茶、
咖啡、酒等興奮刺激之品。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適當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如進行氣功、太極拳等鍛煉。
-----------謝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