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傳厥陰之臟,水寒土濕,木郁后泄,必自下利。醫(yī)復(fù)吐下,以亡其陽,寒邪中格,肝脾已陷而為利f1411.cn/job/,膽胃更逆而為吐,甚至飲食入口即吐者,此甲木逆行,相火升炎而上熱也。宜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參、姜,補(bǔ)中而溫寒,芩、連,清上而瀉熱也。
若無物干嘔,吐涎沫而頭痛者,是中寒胃逆,濁氣上涌,而津液凝滯也。宜吳茱萸湯,溫中補(bǔ)土,降逆而止嘔也。
若嘔家有癰膿者,是癰膿腐敗,動(dòng)其惡心。不必治嘔,癰平膿盡,自然愈也。
若傷寒六七日,大下之后,寸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利,嘔吐膿血,手足厥逆,泄利不止者,是下傷中氣,風(fēng)木郁陷,賊脾土而為泄利,相火沖逆,刑肺金而為膿血,此最難治。宜麻黃升麻湯,姜、甘、苓、術(shù),溫燥水土,石膏、知母、天冬、萎蕤,清潤燥金,當(dāng)歸、芍藥、桂枝、黃芩,滋榮風(fēng)木,升麻利其咽喉,麻黃瀉其皮毛也。
凡嘔而脈弱,身有微熱,四肢厥逆,而小便復(fù)利者,此土敗胃逆,微陽不歸,最為難治。宜四逆湯,以溫中下也。
【105】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一百一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 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104】麻黃升麻湯① 一百二
麻黃去節(jié),二兩半 升麻一兩一分 當(dāng)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銖 芍藥六銖 天門冬去心,六銖 桂枝去皮,六銖 茯苓六銖 甘草炙,六銖 石膏碎,綿裹,六銖 白術(shù)六銖 干姜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①麻黃升麻湯 疑非仲景方。漢代重量無“分”。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中此方為:
麻黃二兩半,升麻、知母、白術(shù)、炙甘草各一兩f1411.cn/wsj/,桂枝二兩,黃芩一兩半。共七味。可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