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扁
鵲——十年殷誠一禁方
扁鵲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少年做客館主管時發(fā)現了異人長桑君經常來此住宿。扁鵲認為他是個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熱情謹慎地款待他(“遂謹遇之”)。如此十年,終于感動了長桑君,將禁方傳授與他。扁鵲以上池之水飲之而能洞察人之臟腑,遂成名醫(yī)。從《史記》這段記載來看,求師的道路是何等的艱辛。在那醫(yī)療條件相對匱乏的時代,欲得真?zhèn),除了象扁鵲那樣真誠地尊師重道,別無他徑。試想,如果扁鵲還象對待其他客人那樣對待長桑君,那么,長桑君寧肯將禁方帶入墳墓,恐怕也不會給他的。
2.淳于意——倒刪善課
淳于意是漢代名醫(yī)!妒酚洝份d其“少而喜方術”,“然醫(yī)藥方試多不驗者”。后求教于公乘陽慶。公乘陽慶讓他完全拋開過去所學,認為那些不正確。此后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遵之而成名醫(yī)。這則典故告訴我們,一旦發(fā)現自己所學皆非,就要勇敢地否定自己,忍痛割愛,吐故納新,而決不能存在絲毫抱殘守缺的戀舊情結。同時也說明抱一孔之見不利于接受新知識。虛懷若谷,一片空靈才是求學的正確心態(tài)。
3.葉天士——轉益多師是吾師
生于醫(yī)學世家的葉天士是清代溫病學宗師。相傳葉氏學醫(yī)曾先后拜師十七人,至于究竟拜了哪些人,卻無從考證。中醫(yī)學是經驗性極強的科學,但僅憑個人的點滴積累是遠遠滿足不了臨床需要的。而一家之言又往往失之局限造成門戶之短見。因此,歷史上許多名醫(yī)都是廣拜名師,融百家精華于一爐。葉氏拜師之多,可謂其中之典范。拜師就要拜名師,但又不限于名師。凡有一技之長于己者,均可登門請教!皫煙o常師,唯長是師”,應當作為求師的根本標準。
4.徐靈胎——萬卷古今銷永夜
徐靈胎,清代著名醫(yī)學家。徐氏學醫(yī),既無家傳,更無師承,全憑讀書自學。其在《醫(yī)學源流論》自序中說“余少時頗有志于窮經,而骨肉數人疾病連年,死亡略盡。于是博覽方書,寢食俱廢,如是數年……”,《慎疾芻言》序中又云“五十年中,批閱之書約千余卷,泛覽之書約萬余卷,每過幾時,必悔從前疏漏,蓋學以年進也……”徐氏讀書,誠乃多矣。觀其讀書之法,又有批閱與泛覽之別。事實上,徐靈胎的醫(yī)學造詣也相當高深,其著作中的許多觀點都讓今人為之嘆服,如“用藥如用兵論”,“醫(yī)非人人可學論”等等。而他的臨床經驗也相當豐富,曾兩次應詔進京診疾,名噪一時。毫無疑問,徐氏的這些成就與他的博覽群書是分不開的。
5.王清任——絕知此事要躬行
王清任是獨具魅力的中醫(yī)學實踐家。說他有魅力,是因為他具有大膽懷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王氏學醫(yī)亦然,他并不拘于前人之說。為弄清人體臟腑結構,他不但親臨刑場和義冢觀察尸體,而且還解剖雞、鴨、牛、馬等動物并與人體內臟進行對照,畫了20多幅臟腑圖。他重視瘀血致病,創(chuàng)制了一系列
活血化瘀方。正是憑著這種實證精神,他寫出了《醫(yī)林改錯》這一奇書。是書雖薄,卻是王氏親眼所見,親治其癥,屢驗方法的真實記載。比起那些抄書公們人云亦云的等身巨著,這本小書便顯得無上珍貴了。至于道聽途說者的耳食之學,更是不值一提了。
6.胡希恕——他山之石可攻玉
胡希恕,著名經方家。劉渡舟先生贊譽他為“經方學派的大師”,日本漢方界稱他為“中國有獨特理論體系的著名的《
傷寒論》研究者,經方家!焙鲜侨绾螌W醫(yī)的?從《經方傳真》的劉序中可窺一斑。序中說“(胡氏)所閱之書既多,則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蟮谩痘蕽h醫(yī)學》,對湯本求真氏之論,則大相贊賞而有相見恨晚之情,于是朝夕研讀,竟豁然開悟,而臨床療效從此則大為提高!庇纱丝梢姡诤蠈W醫(yī)的過程中,《皇漢醫(yī)學》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該書是日本人湯本求真所著。湯本原為西醫(yī)出身,因女兒患痢西醫(yī)無奈而歿,遂發(fā)奮研究中醫(yī)。胡氏的經歷說明日本漢方也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畢竟彼此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翱茖W無國界,治病看療效”,對此,我們不該存門戶之見。
7.岳美中——抱澀守拙忌滑巧
岳美中,現代名老中醫(yī)。岳氏學醫(yī),同徐靈胎一樣,也是中年入道自學成才。岳氏讀書,強調寧澀勿滑,具體表現在對經典著作要讀熟、嚼透、消化。在弄清總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細摳,不論字音、字義、詞義都要設法弄明白,不可順口讀過不了了之。更不能用望文生義的辦法或拿今天意思生搬硬套。岳氏認為,這樣讀書看似澀滯難前,但日積月累卻是似慢實快。不求快,但求實,一代宗師肺腑心得,值得我輩永遠銘記。 醫(yī)雖小道,能救殃疴;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拯貧賤之厄。窮通至理,出入神明。批毫微而見端倪,體天機而運刀圭。工巧神圣,妙意綿連。仁者盡其仁,智者慮其智。小人得之,求之以利,君子得之,務之以心。是入世法,濟危難于傾刻;是出世法,坐杏外之真禪。
——《廬陽醫(yī)說》
轉自
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