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金匱要略方論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 上課筆記
    

金匱要略方論教程: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 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

肺痿肺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1.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 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 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2.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 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過于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于肺,其人則咳,口干,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3.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4. 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fā)汗則愈。
  5.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 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干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 干姜(二兩,炮)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6.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麻黃湯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 麻黃(四兩) 生姜(四兩) 細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兩) 五味子(半 升) 大棗(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7.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 丸,日三夜一服。

  8. 咳而脈浮者,濃樸麻黃湯主之。

    濃樸麻黃湯方
    濃樸(五兩) 麻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兩) 細辛(二 兩) 小麥(一升) 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9. 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澤漆湯方
    半夏(半升) 紫參(五兩,一作紫菀) 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姜(五兩) 白前(五兩) 甘草 黃芩 人參 桂枝(各三兩)
    上九味, 咀,納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10.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麥門冬湯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 日三夜一服f1411.cn/yishi/

  11.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 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12.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桔梗湯方(亦治血痹)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13.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f1411.cn/job/越婢加半夏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升)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14.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青龍加石膏湯
    (《千金》證治同,外更加脅下痛引缺盆。)
    麻黃 芍藥 桂枝 細辛 甘草 干姜(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附方

    《外臺》炙甘草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方見虛勞中。)

    《千金》甘草湯 甘草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千金》生姜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兩) 人參(三兩) 甘草(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枚) 皂 莢(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溫取三升,分溫三服。

    《外臺》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 則定。

    《千金》葦莖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二升) 薏苡仁(半升) 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15. 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 之。(方見上。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此先服小青龍湯一劑乃進,小青龍方見咳嗽門中。)

點擊查看:<<金匱要略方論>>目錄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