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證以一時性昏仆為特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末發(fā)涼,無后遺證。內(nèi)科急證之一。
厥證分為五種,即氣、血、痰、食、暑厥。共有的病因是素體臟腑氣血偏頗為內(nèi)因,驟逢腦怒驚恐為誘因而發(fā)。
一般實證先予針刺,灌服蘇合香丸,虛證急用獨參湯。神清后繼用湯藥調(diào)治。
厥證類證鑒別表(p231)
厥證 | 中風(fēng) | 昏迷 | 癇證 | |
---|---|---|---|---|
神志 | 昏仆或四肢冷譫語 | 昏迷并非必備,有語言不利半身不遂 | 必備神昏或伴譫語抽搐 | 神志異;蚧璨恢,抽搐 |
年齡 | 食厥以兒童多見,其他各型以成人為多 | 老年人多見 | 各個年齡皆可發(fā)生 | 青少年多見 |
病因 | 驟逢驚怒恐嚇及暴感邪氣 | 高年之體上盛下虛水不涵木 | 邪熱入于心包,痰濕蒙蔽心包 | 先天因素,痰濁 |
病機 | 氣血逆亂 | 肝腸化風(fēng) | 心竅失靈神明失用 | 痰濁內(nèi)盛,侵及心肝 |
治法 | 調(diào)亂以平 | 潛肝熄風(fēng) | 開竅醒神 | 治痰為主 |
預(yù)后 | 輕者預(yù)后良好 | 有失語,半身不遂等后遺證 | 重者預(yù)后不良亦可有癡呆等后遺證 | 難以根治,反覆發(fā)作 |
厥證辨證論治簡表表(p236)
分類 | 癥狀 | 病機 | 治法 | 主方 | ||
---|---|---|---|---|---|---|
主證 | 兼證 | |||||
氣厥 | 實證 | 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呼吸氣粗,口噤握拳 | 四肢逆冷,頭暈頭痛,舌紅苔黃,脈浮或脈弦 | 氣機上逆 | 順氣,開郁,降逆 | 五磨飲子 |
虛證 | 眩暈昏仆,不醒人事,呼吸微弱,汗出肢冷 | 面色蒼白,舌淡脈微無力 | 清陽不升 | 補氣,回陽 | 四味回陽飲 | |
血厥 | 實證 | 突然昏仆,不知人,面赤唇紫,脈弦而有力 | 目中白睛發(fā)紅,鼻衄舌黯紅 | 血苑于上 | 活血,順氣,降逆 | 通瘀煎 |
虛證 | 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舌淡,脈細(xì)無力 | 四肢震顫,自汗膚冷,目陷口張 | 氣隨血脫 | 補養(yǎng)氣血先固其氣 | 獨參湯 人參營養(yǎng)湯 | |
痰厥 | 突然昏厥,喉有痰聲,嘔吐涎沫,苔白膩脈滑 | 胸膈滿悶,呼吸氣粗,眩暈,嘔心 | 痰隨氣升,蒙蔽清竅 | 行氣,豁痰開竅 | 導(dǎo)痰湯 | |
食厥 | 暴飲過食之后突然昏仆,脘腹?jié)M脹,苔厚膩脈滑 | 氣息窒塞,口吐酸腐之氣,大便不爽或便結(jié) | 食滯中脘,升降不通 | 消食導(dǎo)滯 | 保和丸合神術(shù)散 小承氣湯 | |
f1411.cn/kuaiji/暑厥 | 卒然昏仆,身熱,胸悶,唇干,舌紅,脈虛數(shù) | 譫妄,大汗,眩暈,頭痛,或四肢抽搐 | 暑邪入心,耗氣傷陰 | 清暑益氣,清心開竅 | 牛黃清心丸 白虎湯 清暑益氣湯 |
重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