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證,得于熱甚夾外感風(fēng)寒,或因物驚悖而發(fā)。驚風(fēng)發(fā)搐,不可把捉其手足,只當(dāng)任其風(fēng)力遍行經(jīng)絡(luò),熱極自止,不至傷人)
清心靈神湯(治急驚及諸熱驚。合膏丸作湯。小兒時時有驚也,宜服此,以祛心肝之邪)
麥門冬(去心,七分) 白茯神(五分) 人參(二分半) 柴胡(蜜炙) 防風(fēng)(各五分) 朱砂(水飛,二分半,性寒不可久服,代入黃連、酒砂三分為可) 麝香(一字)
如聞大聲而驚,此無陰也,宜下之。加黑丑頭末(虛則不可用)木通(去節(jié))各五分,恐是膽氣不足,草龍膽(酒洗)、益智仁(去殼鹽水炒)各五分。
如見奇怪物象而驚,此心弱神虛也。當(dāng)歸身(酒洗)、酸棗仁(去皮尖,另炒)各五分,紅花(酒洗)一分半。
如觸風(fēng)而驚,此夾外感也。倍入柴胡,加葛根、前胡各五分,羌活、甘草(炙)各三分。
如觸冷氣而驚(肺居五臟之上,先受其傷,氣縮熱結(jié)),加生黃 五分,升麻、蘇葉各三分,干姜(炒)一分半或二分。
如因踏與壓而驚,血氣驚滯而不行,加酸棗仁(去皮尖,研炒)五分、烏藥(去皮心,酒洗)三分、桂皮二分半(此材能通血脈)。
如人驚恐,是氣不足,倍入人參,加酸棗仁(另炒,七分)、草龍膽(酒洗,五分)。
如火驚恐,是神不足,倍入朱砂,加當(dāng)歸身(酒洗)、酸棗仁(另炒)各五分,遠志(去骨,干炒,三分),紅花(酒洗,一分半)。
如水驚恐,是精不足,倍入人參(益肺氣,則金生水故也),加茱萸(酒蒸,去核)五分,肉蓯蓉(酒浸、去甲)、益智仁(去殼,鹽炒)各三分。
如高舉恍惚而驚,加天麻(去粗皮)、酸棗仁(另炒)各五分,白僵蠶(去觜,姜炒)三分。
如睡中驚魘,常恐畏不寧,加酸棗仁(另炒)、熟地(姜炒)五分(以防損胃),益智仁(鹽炒)三分。
如痰盛如引鋸喘,加膽星、貝母(去心,干制)各五分,烏藥(去皮心,酒洗)三分。氣順則痰化而搐自止,先以蘇合丸調(diào)薄荷湯灌下一、二丸,f1411.cn/jianyan/后繼服此劑,亦妙。
如驚搐痰喘,窒塞至死,加膽星、天麻各五分,白僵蠶(干炒)二分,全蝎(去頭翅足、腹中土,干炒)二分半。
如竄視涎潮,加膽星、橘紅各五分,木香三分,全蝎(干炒)一枚。
凡小兒之生理,本天一生水之妙,如治胎熱、丹毒、驚風(fēng)、痰熱、變蒸、發(fā)熱、嘔吐、瀉痢之癥,以水道通利為捷徑,所以清心利小便而散火也。倍入人參,加燈心、赤茯苓各三分,豬苓、澤瀉各二分半,天乙丸亦主之(方見下,余仿此)。
如諸熱驚,清心丸主之(柴胡、防風(fēng)、白茯神、人參、朱砂等分,作丸,金箔衣)。
如邪熱急驚,小兒安神丸主之(大安神丸方見下)。
如肝熱急驚,瀉青丸主之。
如眩暈,昏昧恍惚,保命丹主之。
如氣郁痰搐,膽星抱龍丸主之(方見下)。
驚風(fēng)危急難救,兩乳頭各灸三壯,百會、上星(穴在前發(fā)際上一寸)。一方,兩眉間灸三壯,神效。凡驚風(fēng),專是心火肝風(fēng)交爭,血亂氣并,痰涎壅f1411.cn/zhicheng/塞,開竅不通而無所泄,故暴烈竄搐。及其發(fā)定后了了如故者,急驚也,綿綿不止者,慢驚也。宜考下慢驚治之。
開關(guān)散(治急、慢驚噤不開)
蜈蚣一條(金頭赤足者,可用酒浸炙) 白僵蠶(去觜,干炒) 南星(炮,干制,各一錢) 射香(一字) 豬牙皂角(各三挺,略燒存性)
上為末,以手點姜汁,蘸藥少許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藥二、三點于口中,涎出開關(guān)。竊觀此劑,雖入毒材,不可多飲之藥。然小兒有此癥,施之無妨。(小兒能全純陽之氣,而未破陰,故雖服毒劑少許,不至大損故也)
小兒口噤,然谷(穴在內(nèi)踝前直下一寸,大骨下)灸三壯,神效。
牛黃抱龍丸(膽星抱龍丸加牛黃、珍珠、琥珀、金箔四味,名曰牛抱。小兒百病之良方。急、慢驚未分,宜用此先鎮(zhèn)之。抱者保也,龍者肝也。肝為母,心為子,母安則子安。況心臟神,肝臟魂,神魂內(nèi)守驚何徒生)
膽星(一兩) 天竺(五錢) 黃雄黃 辰砂(水飛,各二錢半) 麝香 珍珠 琥珀(各一錢) 牛黃(五分) 金箔(十片)
甘草煎膏和丸,芡實大,金箔為衣。半歲兒一丸三分服,三歲兒一丸。薄荷湯下。此劑鎮(zhèn)驚退熱化痰之妙方。但恐性味極寒,專無補元之力,不可多服。如退熱勢大盛,不得已而用之,則人參二、三分,作茶調(diào)下無妨,驚止如常后,宜移用補脾調(diào)理之劑(如補元湯之類)。大抵驚風(fēng),乃心火、肝風(fēng)、脾痰三家之病,而金旺于土中,則木自衰,火自退,而不得交爭。故方云大病后調(diào)理脾胃,醫(yī)家之王道,斯言至矣。牛黃抱龍丸稀貴非鄉(xiāng)鄙之所可易得。人參、貝母、白僵蠶、防風(fēng)、酸棗仁、朱砂、牛黃七味,等分作散,薄荷湯和清服下,則功效之捷不減上丸。竊觀俗人,徒知貴材之治危癥,而殊不知性味至寒之藥,峻攻壯熱,使熱邪不得肆其毒于外,而反為縮藏于內(nèi),故服良劑之后,了了然如故,仍謂之痊可,置之尋常。及其乘內(nèi)虛而夾外感復(fù)發(fā),植則根固而治之尤難,急驚變?yōu)榘B,慢驚變?yōu)榘d,養(yǎng)幼之家。
可不戒懼也哉。
截風(fēng)丸 (治急驚、慢驚、痰搐及急驚變成慢驚等癥,宜用此截之)
天麻 白僵蠶(去觜,干炒) 蜈蚣(一條) 白附子(炮制根據(jù)本草去) 防風(fēng) 朱砂 全蝎(干炒,各一錢) 麝香(一字)
上蜜丸梧桐子大,薄荷湯調(diào)下。此劑止驚、化痰、截風(fēng)之要藥,但多入毒材,病雖服此減歇,而其奈戕性損元何?須去蜈蚣,且減白附子五分,去南星而代入貝母,加人參二錢、雄黃五分制之可也。
大安神丸 (治急、慢驚。安神定驚,又能治心熱夜啼)
酸棗仁(去皮,研粉,炒) 甘草(炙,各五分) 白僵蠶 桔梗尾(各一錢二分半) 人參 赤茯苓 白術(shù) 朱砂 麥門冬(去心) 木香 代赭石(醋煮,各二錢半,此方真品難得,代入雄黃一錢亦可) 全蝎(姜炒,三枚) 金銀箔(各三片)
上蜜丸梧子大,金銀箔為衣,薄荷湯化下一、二丸。此劑性味和平,且兼補瀉,驚風(fēng)新瘥后作丸或作湯,常常服之可也。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fēng)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zé)嵴摗?/a>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dǎo)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xué)》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