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
拚音 | JIXINGHUANONGXINGZHONGERYAN |
別名 | 中醫(yī):膿耳,醇耳,風耳,耳風毒,耳漏,耳疳,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耳科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致病菌直接侵入中耳引起的中耳粘膜及骨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病變范圍包括鼓室、鼓竇、咽鼓管,并可延及乳突,引發(fā)急性乳突炎(acutemastoiditis)。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病原菌多為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茵萄球菌和肺炎球菌。次為流感桿菌、大腸桿菌、非溶血性鏈球菌和變形桿菌等。 |
中醫(yī)病因 | 本病的形成,多由外感風熱或風寒郁而化熱,上焦風熱壅盛,與氣血搏結(jié)于耳竅;或因風熱表邪失治,內(nèi)傳肝膽.致肝膽火熱內(nèi)盛,循經(jīng)上蒸,內(nèi)外熱毒搏結(jié)于耳竅,熱盛肉腐,蝕肌腐膜,化生膿汁而成。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本病好發(fā)于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發(fā)病率每年約為2%一10%。 |
發(fā)病機理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感染途徑有三種: 1.咽鼓管途徑:最常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炎癥向咽鼓管蔓延,致咽鼓管口及管腔粘膜發(fā)生充血、腫脹。纖毛運動發(fā)生障礙。致病菌乘虛進入中耳腔。急件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等,可通過咽鼓管并發(fā)本病。急性化膿中耳炎也可作為急性傳染病的局部表現(xiàn)。在污水中游泳、不正確的咽鼓管吹張、擤鼻或鼻腔治療,均可有導致細菌侵入中耳腔的可能。嬰幼兒由于咽鼓管短、粗、平的特點,更易由咽鼓管引發(fā)此病。 2.外耳道鼓膜途徑:鼓膜外傷、鼓室穿刺、鼓室置管,細菌可經(jīng)此通路直接進入鼓室。 3.血行感染:少見。 |
中醫(yī)病機 | |
病理 | 根據(jù)病理變化的進展,本病可分三期。 1.感染期(早期):咽鼓管、鼓室、乳突粘膜及骨膜充血腫脹。血漿、纖維蛋白、紅細胞及多形核白細胞滲出,鼓室粘膜增厚,纖毛脫落,杯狀細胞增多。鼓室內(nèi)炎性滲出物聚集,致鼓室內(nèi)液體增多,壓力升高,鼓膜膨隆。 2.化膿期:隨病變進展,鼓室內(nèi)積液漸成膿性。隨鼓室壓力的增加,鼓膜外突,使鼓膜毛細血管受壓,造成局部貧血及小靜脈血栓形成。因血栓性靜脈炎,使鼓膜局部壞死潰破,出現(xiàn)穿孔,膿液外泄。 3.恢復期或融合期(并發(fā)癥期):鼓膜穿孔、膿液外泄時若治療得當,局部引流通暢,炎癥可逐漸消退。鼓膜恢復正常,部分穿孔可自行愈合。若治療不當,或因致病菌毒力大強及患者抵抗力下降,化膿病變由鼓室波及乳突全部氣房,又因充血肥厚的粘膜阻塞鼓竇入口,妨礙乳突充分引流。乳突氣房內(nèi)充滿水腫肉芽性粘膜及膿性分泌物。由于乳突內(nèi)壓力增高,使氣房骨隔及周圍骨逐漸吸收,形成融合性乳突炎,并可向周圍擴展引起并發(fā)癥。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1.風熱上壅 證候:病初起,耳內(nèi)疼痛,脹悶閉塞感,聽力下降。檢查見鼓膜潮紅,表面標志不清。并見周身不適,頭痛,發(fā)熱,微惡風寒,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辨祈:①辨證:本證見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初期,以耳內(nèi)疼痛脹閉,鼓膜潮紅為辨證要點。②病機:風熱邪毒與氣血搏結(jié)于耳竅,致脈絡痹阻,功能失司,故耳內(nèi)疼痛,脹悶閉塞,聽力減退。氣血壅滯,故鼓膜潮紅,表面標志不清,全身所見為風熱表證。 2.肝膽火熱 證候:耳內(nèi)劇痛,如鉆如刺,鼓膜紅腫外突,或已芽潰溢膿。全身并見發(fā)熱,面部潮紅,煩躁易怒,口苦咽干,渴欲飲冷,小便黃赤,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厚,脈滑數(shù)。 辨析:①辨證:以耳內(nèi)劇痛,鼓膜紅腫外突及穿潰溢膿為辨證要點。當鼓膜穿潰溢膿后,耳痛可迅速減輕。②病機:火熱邪毒熾盛,灼腐肌膜釀膿,故耳內(nèi)劇痛,鼓膜紅腫。膿液蓄積于耳竅內(nèi),則鼓膜外突。熱盛膜腐穿潰,則見膿液溢至外耳道。全身癥狀均由肝膽火熱所致。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1.兒童多見,多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擤鼻不當、游泳、跳水,病菌可經(jīng)咽鼓管進入中耳,也可繼發(fā)于鼓膜外傷。 2.耳痛、耳鳴、聽力減退,患兒?摁[不安、搖頭、抓耳、發(fā)熱、白細胞增高,鼓膜穿孔,流出分泌物后,全身癥狀減輕。 3.偶可引起眩暈、惡心、嘔吐、腹瀉或腦膜刺激癥狀。 4.鼓膜充血、膨隆,穿孔后分泌物搏動涌出,上鼓室病變可見松弛部穿孔,少數(shù)壞死型病例,鼓膜可出現(xiàn)大穿孔。 5.聽力檢查為傳音性耳聾。 6.經(jīng)治療后,如持續(xù)有發(fā)熱、流膿、乳突壓痛、劇烈頭痛、惡心及嘔吐等腦膜刺激癥狀者,需作乳突X線攝片檢查,排除急性乳突炎及顱內(nèi)并發(fā)癥。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驟起耳痛、發(fā)熱和聽力下降,鼓膜充血呈鮮紅色,繼之在緊張部中央或前下象限破潰出現(xiàn)跳動狀溢膿,根據(jù)以上特點可明確診斷。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1.全身癥狀表現(xiàn)輕重下一?捎形泛、發(fā)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小兒癥狀較重,常有高熱驚厥、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耳流膿一旦出現(xiàn),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癥狀明顯減輕。 2.局部癥狀在早期表現(xiàn)為耳堵,隨即耳痛。耳痛表現(xiàn)為耳深部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cè)頭部和牙放射。吞咽或咳嗽時耳痛加重;純嚎蔁┰瓴话、哭鬧,雙手抓耳撓腮。有耳鳴和聽力下降,但常被耳痛掩蓋。至化膿期一旦鼓膜穿孔,則耳痛頓減?梢姸缒摚鯙檠畼,后為粘膿。體溫漸恢復至正常,若耳流膿后癥狀不緩解或緩解后發(fā)熱及耳痛復又加重,則應警惕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
體檢 | 1.耳鏡檢查: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錘骨柄及緊張部周邊可見放射狀擴張的血管。鼓膜正常標志消失,鼓膜膨隆。鼓膜穿孔前,局部可出現(xiàn)小黃點。耳溢膿后,外耳道可見粘膿性分泌物,有臭味,擦凈后由于鼓膜穿孔較小不易看清,僅看到穿孔處的鼓膜有閃爍搏動的亮點,隨博動有膿液從穿孔溢出。 2.局部觸診:乳突部可有輕微壓痛,鼓竇區(qū)較明顯。 3.聽力檢查:呈傳導性聾。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X線檢查:乳突呈云霧狀模糊,但無骨質(zhì)破壞。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血像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多形核白細胞增多,耳流膿后,血像漸恢復正常。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鼓膜穿孔愈合,或遺留干性穿孔。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通暢引流和病因治療。 1.全身治療:注重于抗感染治療。一經(jīng)診斷,立即開始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藥物治療。務求徹底治愈。一般選用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若耳已溢膿,可取膿液做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參照藥敏結(jié)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在應用抗生素時,注意足量、足時。切不要把耳流膿停止或下發(fā)熱、不耳痛作為停藥的標準。用藥應在2周左右或耳流膿停止后5~7日。另外給以0.5/~1%麻黃素滴鼻,以保持鼻腔通氣和咽鼓管引流通暢。多飲水,注意休息。 2.局部治療:鼓膜穿孔前,用5%石碳酸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禁用,因一則妨礙穿孔處膿液引流,二則該藥遇膿液后釋放石碳酸,可腐蝕鼓室粘膜和鼓膜。若全身癥狀重,耳不流膿但鼓膜外突明顯,或鼓膜穿孔大小引流不暢,可行鼓膜切開術(shù)以利引流,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鼓膜穿孔后先用3%雙氧水徹底清洗外耳道膿液。用水劑抗生素溶液如0.25%~1%氯霉素、0.3%氧氟沙星等滴耳,滴耳時要注意正確的滴耳方法。當膿液減少,炎癥逐漸消退時,可改用酊劑滴耳,如3%硼酸酒精,2%氯霉素酒精等。炎癥完全消退后,鼓膜穿孔多自行愈合。穿孔愈合一周后,應做咽鼓管吹張及鼓膜按摩,以防聽骨鏈粘連。若鼓膜穿孔較大不能自行愈合者,應選擇合適方式行鼓膜修補術(shù)。 3.病因治療:消除易上感因素,積極治療鼻及咽部慢性疾病。如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 |
中醫(yī)治療 | 一、辨證選方 1.風熱上壅 冶法: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方藥:蔓荊子散(《蘭室秘藏》)加減。蔓荊子10g,生地12g,赤芍10g,菊花10g,桑白皮10g,木通10g,前胡10g,赤茯苓10g,薄荷8g,銀花10g,甘草6g,發(fā)熱風寒者,加荊芥、防風;口苦咽干、脈浮弦者,加黃芩、夏枯草。 2.肝膽火熱 治法:清肝瀉火,解毒排膿。 方藥:龍膽瀉肝湯(《醫(yī)宗金鑒》)加減。梔子10g,龍膽草10g,生地15g,車前子8g,澤瀉10g,木通10g,當歸10g,黃芩10g,柴胡10g,甘草6g。大便秘結(jié)者加酒制大黃、玄明粉;耳內(nèi)痛甚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沒藥;鼓膜穿孔過小,膿液引流不暢者,加皂角刺、穿山甲;膿液量多者,加桔梗、白芷。 二、其他療法 (一)清潔法本法為其他耳局部外治用藥的基礎。對鼓膜已穿孔潰膿者,可用3%雙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冷開水各半和勻)洗凈耳內(nèi)膿液,以保持通暢引流及開展其他治療。 (二)滴耳法 1.初起未穿孔時,可用紫金錠磨醋滴耳或虎耳草汁滴耳止痛。 2.紫草油:紫草3g,芝麻油40g。將紫草原藥入油內(nèi)置火上炸至佃變紫色,濾取油液,每次滴3~4滴,每日2~3次。 3.輕粉滴耳液:輕粉1g置乳缽中研細,取羧甲基纖維素鈉1g溶于蒸餾水100ml中后加入乳缽中,混研勻。滴耳,每日2次,每次2~3滴。 4.冰片菜籽油:冰片:菜籽油為1:10,浸泡一周,裝瓶備用。洗凈耳道后每次滴3滴。每日3次。 5.紫參滴耳油:紫草、苦參各50g置入香油500ml中浸泡24小時后,加熱炸至藥枯呈黑黃色,過濾后加冰片6g,枯礬3g,攪勻備用。每次滴1~2滴,每日1次。 6.香椿皮滴耳油:香椿皮60g,置瓦上焙成炭,研極細末,浸香油中。取藥油滴耳,每次2~3滴。每日5~6次。 7.仙掌公英液:鮮仙人掌(去皮)、鮮蒲公英各等份,洗凈后搗爛取汁滴耳,每次2~4滴,每日2~3次。 (三)吹藥法本法對芽孔過小者不宜用。 1.氯冰散:氯霉素粉10g,冰片1g,混研勻,吹耳,每日1~2次。 2.冰麝散:冰片2.5g、麝香0.5g、樟丹10g、龍骨15g,黃連10g,牡蠣10g,共研極細粉末,吹耳。 3.龍礬散:煅龍骨、枯礬各等量,研粉過120目篩。清潔外耳道后吹入耳內(nèi),每日1次。 4.耳炎散:明礬159入帶膽汁的鮮豬膽內(nèi),風干后取出明礬,加冰片1g研細末,吹入耳內(nèi)。 5.蛇甲散:蛇蛻、穿山甲各10g,煅成炭后加入枯礬2g,研細粉吹耳,早晚各1次。 |
中藥 | |
針灸 | 1.體針:取聽宮、聽會、翳風。外關(guān)、俠溪、陽陵泉等穴,每日1次,瀉法。發(fā)熱加刺合谷、曲池。 2.半刺法:取耳屏尖與聽宮穴間外1/3處,淺刺1寸,疾出針。 3.耳垂放血:病初起。行同側(cè)耳垂放血,每次10滴,每日1次。 4.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主穴聽會、翳風、足三里、丘墟。加減穴耳門、曲池、太溪及耳孔患處,每次2~4個穴位,照射5分鐘,照射耳孔配光導纖維。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 其方案為以下幾種: 1.控制感染,通暢引流,活血化瘀,散熱止痛,消腫收斂:全身或局部應用抗生素,首選青霉素、頭孢菌素類藥物。中醫(yī)辯證論治, (1)風熱侵襲型用銀翹散合五味消毒飲加減:金銀花15g,連翹12g,荊芥12g,薄荷6g,野菊花15g、桔梗9g、蒲公英15g,地丁15g,牛蒡子12g,甘草6g。方中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野菊花清熱解毒;牛蒡子疏風清熱祛痰;荊芥、薄荷清熱解表;潔梗排膿,引藥上行;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合用具有疏風情熱、解毒排膿之功效。 (2)肝膽濕熱型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9g,山梔子9g、黃芩9g、柴胡9g、澤瀉9g、車前子15g、木通9g、當歸12g、生地12g、蒼耳子9g、辛荑9g、白芷15g、皂角刺12g、甘草6g。方中用龍膽草、山梔子、黃芩清肝膽濕熱;柴胡疏肝解郁;澤瀉、車前子、木通、白芷、皂角刺清利濕熱排膿;當歸、生養(yǎng)血活血;蒼耳子、辛夷除濕祛風通竅;甘草調(diào)和諸藥。 (3)或用瀉膿方:香附、生地、白芍、地骨皮、甘草、柴胡、白芷、黃芪、龍膽草;外治用黃連素滴耳液。 2,激光配合外用中藥治療:用低功率CO2激光散焦照射局部病灶對機體組織內(nèi)可引起熱化學反應,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增快,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和代謝產(chǎn)物的吸收。同時外用中藥以舒絡活血化瘀,消腫收斂,散熱止痛。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如《靈樞·厥病》說:"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這是類似于本病的最早記載。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云:"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足少陰腎之經(jīng)也,勞傷血氣、熱乘虛而入于其經(jīng),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故謂之聤耳"。明《保嬰撮要》卷四云:"耳者心腎之竅,肝膽之經(jīng)也,肝膽主外癥,風熱有余,……或脹、痛,或膿、癢者,邪氣客也"。指出本病多由風熱或肝膽火熱壅聚于耳所致。古代對本病的治療,主要有針灸、外治、內(nèi)服藥等法,尤以外治方法甚為豐富多樣,概其要有吹藥、滴藥、塞耳、熨耳(熱敷)、拭膿等,其中一些治法治方如吹藥、滴耳等至今仍為醫(yī)家所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