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品 名 稱 | 利血平 |
英 文 藥 名 | Reserpine |
其 他 名 稱 | Rau-Sed、Reserpex、Reserpoid、Rivasin、Roxinoid、Sandril、Se-daraupin、Serfin,Serpasil、Serpen、Serpiloid、脈舒降、尼壽品、蛇根堿、蛇根鹼、壽比安、血安平、嗪比南、利舍平。 |
藥 理 作 用 |
(1)利血平是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元阻斷性抗高血壓藥。 (2)本品通過耗竭周圍交感神經(jīng)末梢的腎上腺素,心、腦及其他組織中的兒茶酚胺和5-羥色胺達到抗高血壓、減慢心率和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減少心輸出量和降低外周阻力、部分抑制心血管反射實現(xiàn)。減慢心率的作用對正常心率者不明顯,但對于竇性心動過速者則明顯。 (3)利血平作用于下丘腦部位產(chǎn)生鎮(zhèn)靜作用,但無致嗜睡和麻醉作用,不改變睡眠時腦電圖,可緩解高血壓病人焦慮、緊張和頭痛。 |
臨 床 應 用 | 高血壓(不推薦為一線用藥)。 |
禁 忌 癥 |
(1)活動性胃潰瘍。 (2)潰瘍性結(jié)腸炎。 (3)抑郁癥,尤其是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 |
不 良 反 應 |
(1)大量口服容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有不良反應有過度鎮(zhèn)靜、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可致自殺,且可出現(xiàn)于停藥之后數(shù)月反應遲鈍;嗜睡、暈厥、偏執(zhí)性焦慮、失眠、多夢、夢囈、頭痛、神經(jīng)緊張、帕金森氏癥(停藥后可逆轉(zhuǎn))、倦怠、乏力、陽痿、性欲減退、排尿困 難、乳房充血、非產(chǎn)褥期泌乳; (2)較少見的有柏油樣黑色大便、嘔血、腹部痙攣;心絞痛、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縮、心動過緩、支氣管痙攣、手指強硬顫動; (3)偶見體液潴留、水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性血細胞減少型紫癜、前列腺術(shù)后出血過多;鼻衄、鼻充血、對寒冷敏感;騷癢、皮疹、皮膚潮紅;體重增加、肌肉疼痛;瞳孔縮小、視神經(jīng)萎縮、色素層炎、耳聾、青光眼、視物模糊,肌肉疼痛,鼻衄、對寒冷敏感。 (4)不良反應持久出現(xiàn)時需加注意,以腹瀉、眩暈(體位性低血壓)、口干、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唾液分泌增加,高劑量時胃酸分泌增加,鼻塞較多見;下肢水腫較少見。 (5)停藥后仍可以出現(xiàn)的中樞或心血管反應有眩暈、倦怠、暈倒、陽痿、性欲減退、心動過緩、乏力、精神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神經(jīng)緊張、焦慮、多夢、夢囈或清晨失眠。精神 抑郁的發(fā)生較隱襲,可致自殺,且可出現(xiàn)于停藥后數(shù)月。 (6)絕經(jīng)期婦女長期使用有增加乳癌發(fā)生之說,但無定論。 |
制 劑 規(guī) 格 | 片劑0.25mg;注射劑1ml:1mg。 |
注 意 事 項 |
(1)用藥久不見效,可和其他降壓藥(如噻嗪類利尿藥、肼屈嗪)合用而不可加大本品劑量,增加劑量并不增加療效而副作用增加。 (2)本品起效慢,口服約一周后出現(xiàn)降壓作用,2-3周達高峰,停藥后尚能持續(xù)數(shù)周。 (3)憂郁癥、活動性潰瘍、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禁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慎用。孕婦應用可增加胎兒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宜注意。 (4)麻醉藥可顯著增強本品作用,故術(shù)前2周應停用本品。 (5)忌與洋地黃同用。 (6)先用甲基多巴后用本品,可加劇彼此的副作用,先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后用品可引起血壓升高,反之,則無此現(xiàn)象。 (7)安達血平片,每片含鹽酸雙肼酞嗪1Omg、利血平0.1mg;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鹽酸雙肼酞嗪的加速心率作用可糾正利血平的減弱心率作用。用于輕、中度高血壓。 (8)復方利血平片,每片含利血平0.125mg、雙肼酞嗪和氫氯噻嗪各12.5mg、氯化鉀0.1g;口服;一次1-2片,一日1-2次。用于早期輕、中度高血壓,與其他降壓藥合用于重度及晚期或急性高血壓,亦用于躁狂癥。 (9)復方降壓片,每片含利血平0.03125mg、雙肼酞嗪和氫氯噻嗪各3.125mg、異丙嗪2.083mg、利眠寧2mg、維生素B、維生素B6、泛酸鈣各1mg、氯化鉀30mg、三矽酸鎂30mg;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用于早期中期高血壓。 |
參 考 文 獻 |
邵孝鉷 遲寶蘭,2006. 基層全科醫(yī)生診療指南第五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邵孝鉷 遲寶蘭,2006. 基層全科醫(yī)生診療指南第六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邵孝鉷 遲寶蘭,2006. 基層全科醫(yī)生診療指南第七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四川美康醫(yī)藥軟件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主編,2004.藥物臨床信息參考.四川: 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徐叔云,2004.臨床藥理學第三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