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
英文名 |
|
用藥分類 |
兒科用藥
|
作用類別 |
|
藥物組成 |
黃50g,杏仁100g,生石膏400g,甘草50g,金銀花166.6g,連翹166.6g,知母166.6g,黃芩166.6g,板蘭根166.6g,麥冬166.6g,魚腥草166.6g。
|
性狀 |
棕紅色液體;味甜,微苦。
|
功效 |
清熱解毒,宜肺化痰。
|
主治 |
用于熱邪犯于肺衛(wèi)所致發(fā)熱汗出,微惡風寒,咳嗽,痰黃,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癥。
|
劑型 |
口服液
|
用法用量 |
口服。1-3歲每次10ml,日1次;4-7歲每次10ml,日4次;8-14歲每次20ml,日3次;蜃襻t(yī)囑。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大劑量服用,可能有輕度胃腸不適反應。
|
制備方法 |
以上十一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2-1.14(90-95℃)待冷至室溫,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0%,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2-1.24(90-95℃),加二倍量水,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得濾液。將蔗糖400g溶于適量水中,濾過,濾液與上述藥液合并,煮沸15分鐘,加入苯鉀酸鈉2g,加水至1000ml,濾過,灌裝,即得。
|
規(guī)格 |
10ml/支
|
藥理作用 |
經動物實驗,其結果表明具有解熱、鎮(zhèn)咳、消炎的作用,對祛痰亦有一定的效應。
|
檢查 |
1.相對密度:應不低于1.15(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34頁)。
2.PH值:應為0.4-5.5(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40頁)。
3.其它: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15頁)。
|
鑒別 |
1.取本品20ml,加25%氫氧化鈉溶液2ml,加乙醚3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醚液,低溫蒸干,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含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醇-水-氯仿-氨水(10∶4∶1∶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涼干,噴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3ml,加無水乙醇25ml,充分振搖后,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苓甙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分別點于同一用4%醋酸鈉調制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涼干,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2ml,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30ml,棄去氯仿層,水層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于醇提取液,加鹽酸2ml,加熱回流1小時,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50ml,棄去水層,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乙醚10ml使溶解,乙醚液加于已處理好的中性氧化鋁柱(100-120目),5g,內徑10mm,用前用10ml乙醚預洗)上,用乙醚10ml洗脫,收集洗脫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菝葜皂甙元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涼干,噴以8%香草醛無水乙醇溶液與硫酸溶液(7→10)的混合液(5∶1),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含量測定 |
|
浸出物 |
|
貯藏 |
|
備注 |
|
處方來源 |
|
標準號 |
|
OTC分類 |
第三批O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