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肉碎補、骨碎補、石蜈蚣
|
漢語拼音 |
tuan ye hu ju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槲蕨科植物團葉槲蕨的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50-100cm。根莖橫生,粗8-10mm,肉質(zhì),頂端密被披針形鱗片,基部闊卵形,盾狀著作畫,先端長漸尖成尾狀,邊緣有睫毛。葉二型;營養(yǎng)葉無柄;葉厚紙質(zhì),堅硬,兩面無毛而光澤,心形至卵形,長寬幾相等,先端鈍或圓,基部淺心臟形而有互相覆蓋的耳,全緣或波狀;葉脈兩面明顯,小脈連接成伸長的網(wǎng)眼孢子葉葉柄長10-30cm,光亮無毛,基部被鱗片卵狀長圓形,長30-70cm,寬20-30cm,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裂片3-7對,斜向上,缺刻圓形至截形,底部有小突刺闊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稍狹而下延,邊緣有軟骨質(zhì)的邊,頂生裂片較大;葉嶄深色,中脈禾稈色,側(cè)脈明顯。孢子囊群細小,圓形,在側(cè)脈間散生;無囊群蓋。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附生于海拔300-1700m的密林中樹干、巖石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去須根、葉柄,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莖呈扁平長條狀。表面棕色,密被鱗片,鱗片卵圓形,具長鉆頭,有鋸齒基部盾狀著生。兩側(cè)及上面有圓形葉柄痕,下面有殘留細根。質(zhì)輕脆,易折斷。斷面可見多數(shù)黃色點狀分狀分體中柱,排列成環(huán)。氣微,味微苦。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性溫
|
歸經(jīng) |
腎經(jīng)
|
功效 |
益腎氣;壯筋骨;散瘀止血;
|
功效分類 |
益腎氣藥;壯筋骨藥;散瘀止血藥
|
主治 |
腎虛耳鳴;牙痛;跌打損傷;骨折;風濕腰痛;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味微苦,性溫。有補虛、舒筋活血的功能。用于小兒疳積,腎虛耳鳴,跌打損傷、骨折。
|
考證 |
始載于《植物分類學報》。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hizoma Drynariae Boni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Drynaria bonii Christ.
|
科屬分類 |
槲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