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五涼草、辣薊、辣雞、餅草、涼草、五郎草、藍(lán)花草、香草、麝香草、酒子草、毛老虎、土茵陳 |
漢語拼音 | mao she xiang |
英文名 | Herb of Sticky Adenosma |
藥材基原 | 為玄參科植物毛麝香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莖直立,粗壯,密被多細(xì)胞腺毛和柔毛,基部木質(zhì)化。葉對(duì)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卵狀披針形至寬卵形,長2-8cm,先端鈍,基部渾圓或闊楔尖,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被茸毛,葉背面、苞片、小苞片、萼片均肯黃色透明腺點(diǎn),腺點(diǎn)脫落后留下褐色窩孔?偁罨ㄐ蝽斏换üO榷擞1對(duì)小苞片;萼片5,后方1枚較寬大,狹披針形;花冠藍(lán)色或紫紅色,長1-2.5cm,上唇直立,圓卵形、截形或微凹,下唇3裂;雄蕊4,內(nèi)藏。藥室分離,前方2枚蕊僅1室發(fā)育,花柱先端膨大,柱頭之下翅狀。蒴果卵狀長約8mm,四瓣裂;ü7-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廣東、廣西、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野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采收,切段曬干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全草長20-30cm。根殘存。莖直徑2-4mm,有分枝,外表黑褐色,有淺縱紋,被疏長毛;質(zhì)堅(jiān)易折斷、中空,稍呈纖維性。葉極皺縮,上面黑褐色,下面淺棕褐色,被柔毛,密具下凹的腺點(diǎn)。有的可見花或果實(shí)、萼宿存,茶褐色,5裂,其中1裂片顯著長大。蒴果茶褐色或黃棕色。氣香濃烈,味稍辣而涼。 以氣芳香、無雜質(zhì)者為佳。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精油0.30%-0.40%,內(nèi)有:α-側(cè)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香檜烯(sabinene),β-月桂烯(β-myrcene),α-和γ-松油烯(terpinene),間-聚傘素(m-cymene),1,8-桉葉素(1,8-cineole),α-和-β-蒈烯(carene),芳樟醇(linalool),黃樟油素(safeole),(王古)(王巴)烯(copaene),β-欖香烯(β-elemene),α-和β-丁香烯(caryophyllene),α-愈創(chuàng)木烯(α-guaiene),β-蓽澄茄油烯(β-cubebene),α-芹子類(selinene),β-甜沒藥烯(β-蓽澄茄油烯(β-cubebene),α-芹子烯(selinene),β-甜沒藥烯(β-bisabolene),橙花叔醇(nerolidol),α-芹子烯醇(α-selineol)等成分[1]。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濕;消腫毒;行氣血;止痛癢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祛濕藥 |
主治 | 風(fēng)濕骨痛;小兒麻痹;氣滯腹痛;瘡癤腫毒;皮膚濕疹;跌打傷痛;蛇蟲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fēng)消毒。 2.《嶺南采藥錄》:理跌打傷,能消腫止痛,散瘡瘍惡毒。治氣痛。 3.《南寧市藥物志》:止血,止痛,散瘀消腫。治跌打刀傷,風(fēng)濕瘡瘍。 4.《廣東中藥》Ⅱ:治山嵐瘴氣,水土不服,產(chǎn)后肝風(fēng)口渴,并治皮膚瘙癢。 5.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祛風(fēng)濕,消腫痛。治小兒麻痹,風(fēng)濕骨痛,風(fēng)寒腹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6.《廣東中草藥》:治皮膚濕疹,黃蜂螫傷。 |
考證 |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毛麝香有二種。一種形如火炭母,生毛;一種形如大楓艾,葉大!稁X南采藥錄》:毛麝香,枝葉根皮,皆含芳香之氣,能引藥透入肌膚,頗有麝香之功用,故名。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Adenosmae Glutinosi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Adenosma glutinosum (L.) Druce[Gerardia glutinosa L.] |
科屬分類 | 玄參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