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gui rou |
英文名 | Tortoise as food |
藥材基原 | 龜科動物烏龜?shù)娜狻? |
動植物形態(tài) | 烏龜,體呈扁橢圓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長寬高一般為120mm×85mm×55mm,最長者可達200mm以上。頭頂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累粒狀小鱗;吻端尖圓,頜無齒而具角質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顯;頸部細長;周圍均被細鱗,頸能伸縮。背、腹甲的上面為表皮形成的角質板;下面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兩側有3條較顯著的縱棱,但雄龜不太明顯。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頸角板前窄后寬,椎角板5塊;第1塊前寬后窄,其后數(shù)聲一般寬大于長,兩側對稱排列肋角板各4塊,緣角板每側11塊,臀角板2塊近長方形。,腹甲與背甲幾乎等長,腹甲淡黃色,少數(shù)褐色,共有6對;喉角板2塊,呈三角形;肱骨板2塊,外緣寬凸;胸、腹角板各2塊,均較大;股角板2塊,外緣較寬于中線;肛角板2塊,后緣凹陷。背腹甲在體兩側由甲橋相連,形成體腔。四肢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無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間具蹼,尾中等長度,一般20-30mm左右,較細。頭側及喉側有帶黑邊的黃綠色縱橫線,頭頸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淺。背甲各角板邊緣外呈黃色,角板上的花紋形似金錢,故雙有金錢龜之稱。腹甲每塊角板的外側下方色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腹面色稍渚。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圍色淺,往后呈棕褐色。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活于河流、池塘。吃蝦、小魚及植物性食物。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為多。殺死后,取肉鮮用或烘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咸;性平 |
歸經(jīng) | 肝;腎;大腸經(jīng) |
功效 | 益陰補血 |
功效分類 | 補益藥 |
主治 | 勞熱骨蒸;久融洽咯備;久瘧;血;腸風下血;筋骨疼痛;老人尿頻尿急 |
用法用量 | 內服:煮食,0.5-1只;或入丸、散。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名醫(yī)別錄》:肉作羹,大補。 2.《唐本草》:釀酒,主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 3.《食療本草》:主除溫瘴氣,風痹,身腫,骨折。 4.《日用本草》:大補陰虛,作羹,截久瘧不愈。 5.《本草綱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瀉血、血痢。 6.《醫(yī)林纂要》:治骨蒸勞熱,吐血,衄血,腸風血痔,陰虛血熱之癥。 7.《四川中藥志》: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
考證 | 出自《名醫(yī)別錄》。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arnis Testudin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hinemys reevesii (Gray) |
科屬分類 | 龜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