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眾、秫、糯秫、糯粟、黃糯、黃米 |
漢語拼音 | shu m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禾本科植物梁或粟的種子之粘者。 |
動植物形態(tài) | 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須根粗大。稈粗裝,直立,高0.1-1m。葉鞘松裹莖稈,密具疣毛或無毛,先以近邊緣及葉片接處的背面為密,邊緣密具纖毛;葉舌為1圈纖毛;呀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45cm,寬5-33mm,先端尖,基部鈍圓,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間斷,長10-40cm,寬1-5cm,常因品種的不同而變異主軸密被柔毛,剛毛顯著長于或稍長于小穗,黃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3mm,黃色,褐色或紫色;第1穎長為小穗的1/3-1/2,具3脈,第2穎稍短于或長為小穗的3/4,先端鈍,具5-9脈;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基內(nèi)稃薄紙質(zhì),披針形,長為其2/3,第2外稃等長于第1外稃,卵圓形或圓球形,質(zhì)堅硬,平滑或具細(xì)點狀皺紋,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鱗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狀;花柱基部分離。花、果期夏、秋季。 2.粟,本變種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體細(xì)弱矮小,高20-70cm。圓錐花序呈圓柱形,緊密,長6-12cm,寬5-10mm;小穗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2.5mm,黃色,剛毛長約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
資源分布 |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果實成熟時采收,去凈雜質(zhì),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1.生秫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篩去灰屑。 2.炒秫米《得配本草》:“炒用”,F(xiàn)行,取凈生秫米,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微具焦斑。 飲片性狀:生秫米呈小球形,直徑約lmm。表面類白色,一側(cè)面可見一凹糟,斷面白色。質(zhì)硬,富粉性。氣微,味甘。炒秫米形如秫米,表面黃色,微具焦斑。具焦香氣。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性微寒 |
歸經(jīng) | 肺;胃;大腸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除濕;和胃安神;解毒斂瘡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除濕藥;和胃安神藥;解毒斂瘡藥 |
主治 | 瘧疾寒熱;筋骨攣急;泄瀉痢疾;夜寐不安;腫毒;漆瘡;凍瘡;犬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包煎;或煮粥;或釀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
用藥禁忌 | 小兒不宜多食。 1.《食療本草》:“壅五臟氣,動風(fēng),不可常食! 2.《養(yǎng)生集》:“味酸性熱,粘滯,易成黃積病,小兒不宜多食!(引自《綱目》)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綜論秫米之功用: 1.陶弘景:“北人以此作酒煮糖,肥軟易消。方藥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瘡及釀諸藥醪。”(《本草經(jīng)集注》) 2.李時珍:“秫者,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故能去寒熱,刊大腸。大腸者肺之合,而肺病多作皮寒熱也!肚Ы稹分畏委懛接弥〈肆x也!鹅`樞經(jīng)》歧伯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瞑,半夏湯中用之,取其益陰氣而利大腸也。大腸利則陽不盛矣!保ā毒V目》)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 2.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 |
科屬分類 | 禾本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