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lu jiao lu hu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大蘆薈的鮮葉汁。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大蘆薈,多年生草本。明顯有具葉的主莖,高可達l-2m,植株被白粉。葉狹長,肥厚多汁,先端具長鈍尖,邊緣具刺狀硬齒。總狀花序,具長的總柄;苞片卵狀條形,先端鈍,花長約3.5cm,紅色,具離生花被;ā⒐7-9月。原產(chǎn)于南非。國內(nèi)大多數(shù)公園溫室內(nèi)有栽培。 |
資源分布 | 國內(nèi)大多數(shù)公園溫室內(nèi)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原產(chǎn)于南非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季采收,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莖上部分(含葉)含總蒽醌( total anthraquinone)。 葉含蘆薈寧( aloenin),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蘆薈大黃素甙(barbaloin),琥珀酸(succinic acid),乳酸鎂(Mg lactate),大蘆薈聚糖(arboran)A、B。 全草含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多糖類(polysaccha-rides)及糖蛋白(glycoprotein),其直鏈聚合體(linear polymer)由(1,6)-O-鏈-α-吡喃葡萄糖 [(l,6)-O-linked-α-D-glucopyranose]組成,支鏈聚合體(branched polymer)由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組成。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瀉下作用:鹿角蘆薈葉粉末給雄性大鼠口服,有瀉下作用,半數(shù)有效量為900mg/kg。致瀉作用大鼠比小鼠更敏感,且無性別差異。預(yù)先給予鹽酸四環(huán)素可降低其瀉下作用。瀉下作用的有效成分為蘆薈大黃素甙。大鼠口服蘆薈大黃素甙,在大腸內(nèi)分解為蘆薈大黃素-9-蒽酮、蘆薈大黃素。三者均引起大鼠大腸內(nèi)水容量增加,只有蘆薈大黃素-9-蒽酮還可使小腸水容量增加。直接給大鼠結(jié)腸注射上述物質(zhì),也僅有蘆薈大黃素-9-蒽酮可引起腸內(nèi)水容量增加和電解質(zhì)失衡。 2.促進細胞DNA合成作用:鹿角蘆薈鮮葉汁中的aloelectin 5μg/ml可明顯刺激幼倉鼠腎細胞DNA合成,它有血細胞凝集作用。 3.降血糖作用:;鹿角蘆薈葉多糖成分中的大蘆薈聚糖A、B對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誘導(dǎo)的高血糖小鼠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瀉火解毒;通便 |
功效分類 | 瀉火解毒藥;通便藥 |
主治 | 肝熱目赤;頭昏;肺熱喘咳;實熱便秘;瘡癰腫痛;狼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鮮汁,5-10ml。外用:適量,涂搽。 |
用藥禁忌 | 脾胃虛寒者慎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植物名實圖考》載有“象鼻草”,云:“生云南,一名象鼻蓮。初生如舌,厚潤有刺,兩葉對生,高可尺余,邊微內(nèi)翁,外葉冬瘁,內(nèi)葉即生,栽之盆玩,喜陰畏暵,蓋即與仙人掌相類……產(chǎn)大理者,夏發(fā)莖,開小尖瓣黃花如穗!备鶕(jù)所述及其附圖,與百合科大蘆薈相符。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ioe arborescens Mill.var.natalensis Berger |
科屬分類 | 百合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