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生川蓮、篦葉燈籠草。 |
漢語拼音 | chi ye qie lan cai |
英文名 | Herb of Spoonleaf Kalanchoe |
藥材基原 | 為景天科植物匙葉伽藍菜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匙葉伽藍菜 多年生草本,肉質(zhì),莖高30-120cm。葉對生,近無柄;葉片匙狀長圓形,長5-7cm,寬1.5-3.5cm,先端鈍圓,基部漸狹,抱莖,邊緣有不整齊的淺裂。聚傘花序,果時伸長,長10cm;花兩性;苞片線形;萼片4深裂,線狀卵形或狹三角形;花冠高腳碟 狀,黃色,長1.5-2cm,裂片4,卵形;雄蕊8,2輪,花絲短,著生于花冠喉部;鱗片4,線形,長約3mm;心皮4枚,分離。蓇葖果, 有多數(shù)種子;ㄆ5-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濕地沙質(zhì)土上或竹叢邊緣,常見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秋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匙葉伽藍菜花含有阿魏酸(feru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對一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of- fe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萬壽菊素(patuletin)及無羈萜(friede- l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β-粘霉烯酸(glutin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匙葉伽藍萊的葉和花含有槲皮素-3-O-葡萄糖-7-O-鼠李糖甙(quercetin-3-quercetin-3-O- glucopyranosid-7-O-rhamnoside),山奈酚(kaempferol),山柰酚-3-O鼠李糖甙(daempferol-3-O-rhamnoside)和萬壽菊素-3,7-二鼠李糖甙(patuletin-3,7-di-O-rhamnos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甘;寒 |
歸經(jīng) | 肺;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清涼解毒;活血消腫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瘡瘍腫毒;目赤腫痛;中耳炎;創(chuàng)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g,鮮者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滴耳。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癰瘡腫毒:鮮匙葉伽藍菜適量,搗爛外敷。②治中耳炎:鮮匙葉伽藍菜適量,搗絞汁滴耳。(功用主治以下出《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fā)病處方選》)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fā)病處方選》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Kalanchoe spathulata DC.[Cotyledon spathulata(DC.)poir.] |
科屬分類 | 景天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