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傘花八仙葉。 |
漢語拼音 | tian cha |
英文名 | Leaf of Strigose Hydrangea, Leaf of Umbellate Hydrangea |
藥材基原 | 為虎耳草科植物臘蓮繡球Hydrangea strigosa Rehd.或傘形繡球H.angustipetala Hayata的幼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1.臘蓮繡球 灌木,高2-3m。小枝圓柱狀,或稍呈四菱形,被白色平貼硬毛,老時(shí)灰褐色。單葉對生;葉柄長1-5cm;葉片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倒卵形,長20-30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線具細(xì)鋸齒,齒端有硬尖,上面綠色,下面灰色, 兩面均具平貼硬毛。聚傘花序項(xiàng)生,花梗密被平貼硬毛;花二型;外緣為不育花,萼片4,花瓣?duì),白色或紫色,闊卵圓形,先端有鋸齒,徑約2-4cm;中央為育性花,白色,萼筒與子房合生,被稀疏平貼硬毛,萼片三角形;花瓣5,長方卵形,鑷合狀排列,雄蕊10;雌蕊1,于房下位,花柱2,柱頭頭狀。蒴果,半球形,先端截平,長約3mm,有棱脊。種子細(xì)小,兩端有翅,黃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2.傘形繡球 本種與臘蓮繡球的區(qū)別在于:小技、葉柄無開展的柔毛。葉片狹橢圓形或狹長圓形,長達(dá)15cm,兩面均被毛;ㄐ虻囊换 分枝傘狀排列,無花序軸。種子無翅;ü6-9月。 |
資源分布 | 1.分布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坡溪邊及林緣。 2.生于海拔500-1850m的山坡疏林內(nèi)、溪邊或林緣。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立夏前后,采摘嫩枝葉,揉枝葉,揉搓使其出汗,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l)臘蓮繡球葉多皺縮扭曲呈條狀或小團(tuán)塊狀,黃綠色或暗綠色,少數(shù)連于小枝上。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至矩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 緣有小鋸齒,齒尖有硬尖,上面疏生伏毛或近無毛,下面全部或 僅脈上有粗伏毛。質(zhì)脆,易碎。氣微,味微甜。 (2)傘形繡球 完整葉片倒卵狀矩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除基部外均有小鋸齒,上面中脈有柔毛,下面疏生小伏毛,沿脈較密,脈腋間有束毛。均以青黑色、形如制成的茶葉、無柄者為佳。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一種繡球花屬植物的葉(名甜茶,但品種未鑒定),其水浸膏或總生物堿對雞瘧(Plasmodium galline-ceam)有非常顯著之抗瘧作用,總生物堿的抗瘧效價(jià)為奎寧的10倍。從其中提出的生物堿有三種,與常山堿甲、乙、丙相同。本類生物堿易引起嘔吐,抗瘧化療指數(shù)不高。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涼 |
歸經(jīng) | 肝;肺;膀胱經(jīng) |
功效 | 截瘧;利尿降壓 |
功效分類 | 滲濕利尿藥 |
主治 | 瘧疾;高血壓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飲片新參》:截久瘧。 2.《中國藥植圖鑒》:用作利尿藥。 3.《中國經(jīng)濟(jì)植物志》:內(nèi)服止咳,捶敷外傷。 |
考證 | 出自《飲片新參》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1.Hydrangea strigosa Rehd. 2.H.angustipetala Hayata[H.umbellata Rehd.] |
科屬分類 | 虎耳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