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刺黃柏、則熱克
|
漢語拼音 |
shan li zi
|
英文名 |
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
|
藥材基原 |
為小檗科植物黑小檗的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黑果小檗,落葉灌木,高1-2m。莖直立,基部多分枝,嫩枝褐色,老枝灰色,刺單一或3分叉,長1-3cm,暗褐色。葉簇生,革質(zhì);葉片卵圓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7cm,寬2-5cm,先端鈍圓形、基部漸狹,全緣或具疏鋸齒,上面綠色,下面黃綠色,有不清晰的葉脈?偁罨ㄐ蛳∈瑁3-9花;花黃色,直徑8-12mm,花梗長5smm;苞片披針形;萼片寬卵形,淡紅色;花瓣6,基部具2個圓形腺體;雄蕊6;子房筒狀,花柱先端盤狀,胚珠6,有短柄。漿果球形或廣橢圓形,紫黑色,被一層灰粉。種子5-6顆,多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新疆。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坡及灌木叢中,平原河灘地上也有生長。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寒;無毒
|
歸經(jīng) |
肺;大腸經(jīng)
|
功效 |
降血壓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高血壓。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新疆中草藥手冊》。新疆農(nóng)村、牧區(qū)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療高血壓。每用一兩煎湯,加糖適量,內(nèi)服。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seu cortex hberberidis heteropod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
|
科屬分類 |
小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