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2,18(4):9 |
劑型 | 沖劑 |
藥物組成 | 黃芩30g,干地黃30g,苡仁30g,忍冬藤30g,石膏30g,羊蹄葉30g,川牛膝12g,知母12g,綠豆衣9g,玄參15g,陳皮6g,甘草3g。大棗5枚。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制備方法 | 取50人30日用量的中藥洗凈后加入煎煮鍋內,加水8倍左右,先浸泡1小時,然后加熱煮沸2小時,先用4層紗布袋過濾,再用120目絲布袋過濾。第2次加水6倍左右,煮沸2小時,過濾(同上),合并濾液,靜置過夜,然后吸取上清夜,真空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6-1.08,加糊精10公斤,然后進行噴霧,進風溫度為120℃-130℃,出風溫度為80℃-90℃,噴霧壓力為5-10mPa,噴霧粉過14目篩后進行干壓制粒(制好一部分先檢查粒度),制好后進行包裝(每包約11g)。為1療程,治療24個月。 |
用法用量 | 每次1包,日4次,6個月。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武警浙江省總隊杭州醫(yī)院華岳祥等,觀察了狼瘡沖劑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療效。診斷標準:1982年美國ARA修訂的有關診斷標準。頰部紅斑,盤狀紅斑,關節(jié)炎,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血液學改變,免疫學異常,抗核抗體滴度改變等。衛(wèi)生部1993年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陰虛內熱型的分型標準(第一輯.1993.219)持續(xù)低熱,手足心熱,斑疹紅,自汗,盜汗,心煩無力,懶言,關節(jié)痛楚,腰酸,脫發(fā),舌質紅,或舌光無苔,脈細數而軟或芤。在原有治療基本上,并用狼瘡沖劑。療效標準:自覺癥狀消失,腎功能基本正常,尿蛋白陰性,血沉、免疫球蛋白改善明顯,漿膜炎消失,抗核抗體陰性或效價明顯降低。有效:癥狀及體征減輕,實驗室檢查部分恢復正常。無效: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均無改善。結果:本組37例,顯效17例,有效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6.49%。本品具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控制血管炎和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療效滿意。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