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han ku ma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砸日黑,庫日沖,陶來音-伊達日,毛蓋音-伊達日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絲葉山苦荬的全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Thunb.)Nabai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體無毛。莖少數(shù)或多數(shù)簇生,直立或斜升,有時斜倚;~蓮座狀,條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條形,長2~15cm,寬0.5~1cm,先端尖或純,基部漸狹成柄,柄基擴大,全線或具疏小牙齒或呈不規(guī)則羽狀淺裂與深裂,兩面發(fā)綠色;莖生葉1~3,與基生葉相似,但無柄,基部稍抱莖。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稀疏的傘房狀,梗細;總苞圓筒狀或長卵形,長7~9mm,寬2~3mm;總苞片無毛,先端尖;外層者6~8,短小,三角形或?qū)捖研,?nèi)層者7~8,較長,條狀披針形;舌狀花20~25,花冠黃色、白色或淺淡紫色,長10~12mm。瘦果狹披針形,稍扁,長4~6mm,紅棕色,喙長約2mm;冠毛白色,長4~5mm;、果期6~7月。生于山野、田間、荒地、路旁。分布于我國北部、東部及南部。2.絲葉山苦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 var.gra-minifolia(Ledeb.)H.C.Fu
本變種與原種的區(qū)別在于:莖多數(shù),葉狹矩圓形或狹條形,邊線通常具倒向羽狀或羽狀狹裂片或尖齒。
生于草原或山坡。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6~7月間采收帶花全草,除去雜質(zhì),陰干。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涼。效糙、鈍、稀。
|
功效 | 抑協(xié)日,清熱。
|
主治 | 主治協(xié)目性頭痛,發(fā)燒,黃疽,血熱癥。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藥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77.186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