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蒙古族醫(yī)學 >> 蒙藥 >> 正文:山苦荬 -蒙藥蘇斯-烏布斯藥物說明書
    

山苦荬

  
漢語拼音
Shan ku mai
蒙藥名
蘇斯-烏布斯
別名
砸日黑,庫日沖,陶來音-伊達日,毛蓋音-伊達日
考證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墩J藥白晶鑒》稱:“生于田間,葉綠色、粗糙。生狀類似苣荬菜,開黃色花,具四瓣,掐斷溢乳,味苦。”《無誤蒙藥鑒》又稱:“……葉狹長,綠色……花瓣四枚或更多……”并附植物形態(tài)圖。上述植物生境、形態(tài)及附圖特征,與蒙醫(yī)所沿用的山苦荬之生境、形態(tài)特征相符,故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硒日黑即蘇斯-烏布斯(山苦荬)。
中藥材基原
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絲葉山苦荬的全草。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1.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Thunb.)Nabai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體無毛。莖少數或多數簇生,直立或斜升,有時斜倚;~座狀,條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條形,長2~15cm,寬0.5~1cm,先端尖或純,基部漸狹成柄,柄基擴大,全線或具疏小牙齒或呈不規(guī)則羽狀淺裂與深裂,兩面發(fā)綠色;莖生葉1~3,與基生葉相似,但無柄,基部稍抱莖。頭狀花序多數,排列成稀疏的傘房狀,梗細;總苞圓筒狀或長卵形,長7~9mm,寬2~3mm;總苞片無毛,先端尖;外層者6~8,短小,三角形或寬卵形,內層者7~8,較長,條狀披針形;舌狀花20~25,花冠黃色、白色或淺淡紫色,長10~12mm。瘦果狹披針形,稍扁,長4~6mm,紅棕色,喙長約2mm;冠毛白色,長4~5mm;、果期6~7月。生于山野、田間、荒地、路旁。分布于我國北部、東部及南部。2.絲葉山苦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 var.gra-minifolia(Ledeb.)H.C.Fu 本變種與原種的區(qū)別在于:莖多數,葉狹矩圓形或狹條形,邊線通常具倒向羽狀或羽狀狹裂片或尖齒。 生于草原或山坡。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
栽培與養(yǎng)殖
采收加工
6~7月間采收帶花全草,除去雜質,陰干。
藥材鑒別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100%的苦荬煎劑對在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縮力減弱,頻率減少。對在體及離體蟾蜍心臟,略有增強作用,但有舒張不全。滴在蟾蜍腸系膜上,能使小動脈擴張,先用腎上腺素使之收縮時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壓下降,其降壓機制似與迷走神經有關[1]。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苦,性涼。效糙、鈍、稀。
功效
抑協(xié)日,清熱。
主治
主治協(xié)目性頭痛,發(fā)燒,黃疽,血熱癥。
用法用量
內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附方
治協(xié)日熱癥,黃疽 當藥、木鱉子(制)、查干泵嘎、木香、山苦荬、胡黃連角茴香、黃柏各等量,加適量冰糖。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藥選編》八味當藥散)
制劑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文獻
藥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7.186
蒙藥名出處
《無誤蒙藥鑒》、《內蒙古植物志》、《蒙藥學》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