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全在線
搜索更多精品課程:
熱 門:外科內科學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膚性病學骨科學全科醫(yī)學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急診醫(yī)學傳染病學醫(yī)學影像藥 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毒理學生物技術制藥生藥學中藥學藥用植物學方劑學衛(wèi)生毒理學檢 驗:理化檢驗 臨床檢驗基礎護 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 社區(qū)護理五官護理護理學內科護理護理管理學中 醫(y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學針灸學刺法灸法學口 腔: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組織病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學分析化學醫(yī)用化學其 它:人體解剖學衛(wèi)生統(tǒng)計學人體寄生蟲學儀器分析健康評估流行病學臨床麻醉學社會心理學康復醫(yī)學法醫(yī)學核醫(yī)學危重病學中國醫(yī)史學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精品課程 > 病原生物學 > 南方醫(yī)科大學 > 正文:病原生物學出版教材:醫(yī)學微生物學復習考試指導(主編)第20章  螺旋體
    

病原生物學出版教材-文字教材:醫(yī)學微生物學復習考試指導(主編)第20章 螺旋體

病原生物學出版教材文字教材:醫(yī)學微生物學復習考試指導(主編)第20章 螺旋體:第20章螺旋體復習提要螺旋體(spirochete)是一類界于細菌與原蟲之間、細長、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一、梅毒螺旋體1.形態(tài)染色與培養(yǎng)特性梅毒螺旋體(T.pallidum)螺旋致密而規(guī)則,兩端尖直。運動活潑。Fontana鍍銀染色法染成棕褐色。不能在無活細胞的人工培養(yǎng)基中生長繁殖。2.所致疾病引起人類梅毒。人是梅毒的唯一傳染源。梅毒可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從母體

第20章  螺旋體

復習提要

螺旋體(spirochete)是一類界于細菌與原蟲之間、細長、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一、梅毒螺旋體

1.形態(tài)染色與培養(yǎng)特性  梅毒螺旋體(T.pallidum)螺旋致密而規(guī)則,兩端尖直。運動活潑。Fontana鍍銀染色法染成棕褐色。不能在無活細胞的人工培養(yǎng)基中生長繁殖。

2.所致疾病  引起人類梅毒。人是梅毒的唯一傳染源。梅毒可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從母體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后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3.免疫性  梅毒的免疫是感染性免疫,即有蒼白亞種螺旋體感染時才有免疫力,一旦螺旋體被殺滅,其免疫力亦隨之消失。在梅毒免疫中,細胞免疫比體液免疫重要。

4.微生物學檢查 ①病原體檢測:Ⅰ期梅毒取硬下疳滲出液,Ⅱ期梅毒取梅毒疹滲出液或局部淋巴結抽出液,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梅毒螺旋體呈現(xiàn)活潑的運動,亦可用鍍銀染色法檢測;②血清學診斷:有非密螺旋體抗原試驗和密螺旋體抗原試驗兩類。前者是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質(cardiolipin)作為抗原,測定患者血清中的反應素(reagin,抗脂質抗體),最常用的有VDRL(vener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和RPR試驗(rapidplasma reagin);后者是采用Nichols株螺旋體作為抗原,測定血清中的螺旋體特異抗體,特異性強,可用作梅毒證實試驗,常用的有間接熒光抗體吸收檢測法和微量間接血凝試驗。

5.防治原則  梅毒是一種性病,應加強性衛(wèi)生教育和嚴格社會管理。可用青霉素等藥物及早予以徹底治療。

二、伯氏疏螺旋體

1.形態(tài)染色 伯氏疏螺旋體(B.burgdorferi)螺旋稀疏而不規(guī)則,呈波狀。運動活潑。Giemsa或Wright染色均佳。

2.致病性  伯氏疏螺旋體的致病物質有粘附素和內毒素。伯氏疏螺旋體能粘附、穿入并在成纖維細胞質內生存。儲存宿主主要是野生動物,傳染源為鼠及其它小型哺乳類動物,通過硬蜱傳給人,引起萊姆病,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在叮咬部位出現(xiàn)慢性游走性紅斑,晚期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關節(jié)炎、慢性神經系統(tǒng)或皮膚異常。

三、鉤端螺旋體

1.形態(tài)染色與培養(yǎng)特性  對人致病的主要是問號狀鉤端螺旋體(L.interrogans)。螺旋細密、規(guī)則,一端或兩端呈鉤狀。鍍銀染色呈棕褐色。營養(yǎng)要求復雜,常用Korthof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適宜溫度為28~30℃,生長緩慢。

2.所致疾病  致病物質主要有內毒素樣物質(endotoxin-likesubstance,ELS)、溶血素和細胞毒性因子(cytotoxicity factor,CTF)等。所致疾病為人畜共患的鉤端螺旋體病,鼠類和豬為主要的傳染源和儲存宿主。鉤端螺旋體在腎臟繁殖,隨尿排出污染環(huán)境。鉤端螺旋體能穿透完整的粘膜或由破損的皮膚粘膜侵入體內。孕婦可經胎盤傳給胎兒。

3.免疫性  病后獲得對同型鉤端螺旋體的持久免疫力,以體液免疫為主。

4.微生物學檢查  ①病原體檢測:病后1周取血、1周后取尿離心,或標本培養(yǎng)后用暗視野顯微鏡或鍍銀染色法查鉤端螺旋體;②血清學檢查:采集病人雙份血清測抗體,效價在1∶300以上或雙份血清≥4倍才有診斷價值。

5.防治原則  做好防鼠、滅鼠工作,以及加強對帶菌家畜的管理。對易感人群和與疫水接觸者可用接種當地流行菌株的多價疫苗進行預防。治療首選青霉素。

試  題

【A型題】

1.病原性鉤端螺旋體的培養(yǎng)特性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生長緩慢  B.常用Korthof培養(yǎng)基

C.培養(yǎng)基中需加血清D.最適生長溫度為37℃

E.最適pH7.2~7.6www.med126.com

2.暗視野顯微鏡常用作哪種病原體的檢測:

A.細菌B.病毒

C.支原體 D.衣原體

E.螺旋體

3.檢測梅毒螺旋體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革蘭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

C.負染色法  D.鍍銀染色法

E.Giemsa染色法

4.哪種病原性螺旋體目前常用Korthof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

A.梅毒螺旋體   B.鉤端螺旋體

C.伯氏疏螺旋體 D.回歸熱螺旋體

E.雅司螺旋體

5.對青霉素敏感的病原體是:

A.病毒B.衣原體

C.支原體 D.螺旋體

E.真菌

6.萊姆病的傳播媒介是:

  A.蚊  B.蜱

  C.鼠蚤D.人虱

  E.恙螨

7.萊姆病的病原體是:

A.梅毒螺旋體B.鉤端螺旋體

C.伯氏疏螺旋體 D.回歸熱螺旋體

E.雅司螺旋體

8.梅毒的唯一傳染源是:

A.  B.人

C.鼠  D.蚤

E.蚊

9.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常用試驗是:

A.肥達試驗(widal test)B.外斐反應(Weil-Felix reaction)

  C.顯微鏡凝集試驗(MAT) D.ELISA法檢測特異性抗體

  E.VDRL test

10.梅毒反應素是指:

  A.抗梅毒螺旋體抗體B.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原

  C.類心磷脂抗原 D.梅毒螺旋體非特異性抗原

E.抗心磷脂抗體

11.Ⅰ期梅毒如未經治療可發(fā)展為Ⅱ、Ⅲ期梅毒,主要原因是:

  A.梅毒螺旋體毒力特別強

  B.梅毒的免疫是感染性免疫

  C.梅毒螺旋體可在免疫細胞中增殖

  D.梅毒螺旋體發(fā)生變異而逃避體液免疫

  E.抗體無制動梅毒螺旋體的作用

12.針對Ⅰ期梅毒患者,檢查梅毒螺旋體的最適標本是:

  A.血液 f1411.cn/Article/B.尿液

  C.硬下疳滲出液  D.局部淋巴結抽出液

  E.梅毒疹滲出液

【X型題】

13.鉤端螺旋體感染的特點為:

  A.癥狀及病程發(fā)展變化大  B.產生的抗體僅有型特異性

  C.不能穿透完整的粘膜 D.發(fā)病有地區(qū)性和季節(jié)性

  E.可在腎小管長期存在

14.鉤體病的主要傳染源和儲存宿主是:

A.病人B.豬

C.節(jié)肢動物  D.鼠

E.帶菌者

15.有關“疾病—病原體”的組合,錯誤的是:

A.回歸熱—立克次體B.Q熱—螺旋體

C.登革熱—病毒 D.猩紅熱—細菌

E.波浪熱—衣原體

16.人畜共患病包括:

A.回歸熱 B.猩紅熱

C.波浪熱 D.登革熱

E.Q熱

17.目前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不能生長的病原體是:

A.肺炎支原體B.梅毒螺旋體

C.麻風分枝桿菌 D.沙眼衣原體

E.麻疹病毒

18.防鼠、滅鼠是預防哪些疾病的關鍵措施之一:

A.鉤端螺旋體病 B.腎綜合征出血熱

C.乙型腦炎  D.斑疹傷寒

E.鼠疫耶氏菌

[思考題]

19.簡述鉤端螺旋體的傳播方式及致病過程。

20.對疑似梅毒患者,如何進行檢驗以協(xié)助診斷?

21.回歸熱患者為什么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每次發(fā)作較前次輕緩,原因何在?

參考答案

【A型題】

 1.D  2.E* 3.D*  4.B5.D

 6.B*  7.C 8.B9.E*  10.B*

11.D 12.C

【X型題】

13.A* B* D*E*14.B D  15.A* B* E*

16.A* C* D*E*17.B C D E 18.A B D E

疑難解析

【題2,3】 暗視野顯微鏡是將普通顯微鏡換裝上特制的暗視野聚光器。由于光線不能通過聚光器的中心部位透入物鏡,而只能從周邊斜射經標本反射進入物鏡,因此,視野背景是暗的,標本成為亮點。使用暗視野顯微鏡可檢查不經染色,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的活體微生物,如活的細菌、螺旋體等。將鉤端螺旋體培養(yǎng)液置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后,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可在黑色的視野中看到發(fā)亮、運動的鉤端螺旋體。亦可用特殊染色法,如渡銀染色法觀察鉤端螺旋體。

【題6】 鉤體病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鼠類和豬為主要的傳染源和儲存宿主。動物感染后多不發(fā)病,但鉤體在腎臟中長期繁殖,并隨尿不斷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類與污染的水和土壤接觸,鉤體則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進入機體,造成感染。

【題9,10】 人感染梅毒螺旋體后,除產生特異性抗體外,還產生一種抗磷脂抗體,即反應素。反應素的來源有兩種假說:一是梅毒螺旋體表面存在的脂質所引起;另一是梅毒螺旋體破壞宿主細胞,由細胞釋放的脂質所引起。反應素既能與梅毒螺旋體結合,又能與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質等發(fā)生交叉反應。由于目前尚不能人工培養(yǎng)梅毒螺旋體,故可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質代替梅毒螺旋體作為抗原,測定患者血清中的反應素。常用的有VDRL試驗和PRR試驗,適用于大量過篩時使用。

【題13】 鉤端螺旋體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鼠類和豬為主要儲存宿主。動物感染鉤端螺旋體后不發(fā)病,可在腎臟中長期存在,持續(xù)隨尿不斷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類與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觸而受感染。夏秋季氣溫適宜鉤端螺旋體繁殖,在收割谷物時(尤其是洪災季節(jié))接觸疫水,感染后發(fā)病,因此有地區(qū)性和季節(jié)性。鉤端螺旋體能穿透完整的粘膜或經皮膚破損處進入人體。鉤端螺旋體感染隨菌型、毒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不同而出現(xiàn)不同癥狀,病程長短及發(fā)展變化很大。感染后出現(xiàn)的抗體對異型鉤端螺旋體無作用,故在常年流行地區(qū),對易感人群宜接種包含當地流行株在內的多價鉤端螺旋體疫苗?贵w對侵入腎臟的鉤端螺旋體作用較小,因此,鉤端螺旋體能在腎小管等組織中繼續(xù)繁殖和經尿排菌。

【題15,16】 波浪熱是布魯菌感染特有的熱型。布魯菌侵入血流,出現(xiàn)菌血癥,致患者發(fā)熱。之后,細菌隨血流進入肝、脾、淋巴結等臟器細胞,發(fā)熱也漸消退。細菌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再度入血,出現(xiàn)菌血癥而致體溫升高。如此反復形成的菌血癥,使患者的熱型呈波浪式;貧w熱是由多種疏螺旋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包括虱傳回歸熱和蜱傳回歸熱。螺旋體經皮膚創(chuàng)傷進入人體,在血流中大量繁殖,出現(xiàn)高熱,持續(xù)3~4天,熱退;隔1周左右,又高熱。如此反復發(fā)作多次,直至螺旋體的突變類型不再超越宿主產生的多種特異性抗體的范圍為止。Q熱(queryfever,疑問熱,指最初不明病因的發(fā)熱)是由Q熱柯克斯體(貝納柯克斯體)引起,其傳染源是受染的牛、羊等家畜,在動物間的傳播是以蜱為傳播媒介。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傳播媒介是伊蚊,表現(xiàn)為發(fā)熱、肌肉和關節(jié)酸痛等。猩紅熱是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引起。波浪熱、回歸熱、Q熱、登革熱均為自然疫源性疾病,動物和人均可感染。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