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再生的調控
就單個細胞而言,細胞增殖是受基因控制的,細胞周期出現(xiàn)的一系列變化是基因活化與表達的結果,已知的有關基因包括癌基因(oncogene)及細胞分裂周期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 gene)。然而機體是由多細胞組成的極其復雜的統(tǒng)一體。部分細胞、組織喪失引起細胞再生予以修復,修復完后成再生便停止,可見機體存在著刺激再生與抑制再生兩種機制,兩者處于動態(tài)平衡。刺激再生的機制增強或抑制再生的機制減弱,則促進再生,否則再生受抑。目前已知短距離調控細胞再生的重要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
1.細胞與細胞之間的作用 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如果細胞相互接觸,則生長停止,這種現(xiàn)象稱為生長的接觸抑制。細胞間的縫隙連接(可能還有橋粒)也許參與了接觸抑制的調控。腫瘤細胞喪失了接觸抑制特性。
2.細胞外基質對細胞增殖的作用實驗證明,正常細胞只有粘著于適當?shù)幕|才能生長,脫離了基質則很快停止于G1或G0期;|各種成分對不同細胞的增殖有不同的作用,如層粘連蛋白可促進上皮細胞增殖,抑制纖維母細胞的增殖,而纖維粘連蛋白的作用則正好相反。組織中層粘連蛋白與纖維粘連蛋白的相對比值可能對維持上皮細胞與間質細胞之間的平衡有一定的作用。醫(y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3.生長因子及生長抑素的作用 近年來分離出許多因子,乃某些細胞分泌的多肽類物質,能特異性地與某些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激活細胞內某些酶,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調節(jié)細胞生長、分化。能刺激細胞增殖的多肽稱為生長因子(cell growth factors),能抑制細胞增殖的則稱為抑素(chalon)。
目前已分離、純化出一些重要的生長因子,如①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對上皮細胞、纖維母細胞、膠質細胞及平滑肌細胞都有促進增殖的作用;②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來源于血小板α顆粒,在凝血過程中釋放,對纖維母細胞、平滑肌細胞及膠質細胞的增生有促進作用;③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GF),能促進多種間質細胞增生及小血管再生;④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最初從肉瘤病毒轉化的細胞培養(yǎng)基中分離出來,故名。其實許多正常細胞都分泌TGF。TGF-α與EGF在氨基酸序列方面有33%~44%同源,也可與EGF受體結合,故有相同作用。TGF-β能刺激間質細胞增生;⑤許多細胞因子(cytokines)也是生長因子,例如白介素Ⅰ(IL-1)和腫瘤壞死因子(TNF)能刺激纖維母細胞的增殖及膠原合成,TNF還能刺激血管再生。此外還有許多生長因子,如造血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神經(jīng)生長因子、IL-2(T細胞生長因子)等,在此不贅述。
與生子因子相比,對抑素的了解甚少,至今還沒有一個抑素被純化和鑒定。抑素具有組織特異性,似乎任何組織都可產(chǎn)生一種抑素抑制本身的增殖。例如已分化的表皮細胞能分泌表皮抑素,抑制基底細胞增殖。當皮膚受損使已分化的表皮細胞喪失時,抑素分泌中止,基底細胞分裂增生,直到增生分化的細胞達到足夠數(shù)量和抑素達到足夠濃度為止。前面提到的TGF-β雖然對某些間質細胞增殖起促進作用,但對上皮細胞則是一種抑素。此外干擾素-α,前列腺素E2和肝素在組織培養(yǎng)中對纖維母細胞及平滑肌細胞的增生都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