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藥的記載大綱與拉丁名
一、生藥的記載大綱
生藥學教材各論中所載生藥是按一定次序進行敘述的。其中對于較重要的生藥敘述比較詳細,對較次要的生藥敘述則比較簡單。茲將記載大綱分別說明如下:
1. 名稱 包括中文名、拉丁生藥名、英文名和日文名。
2. 來源或稱基源
包括生物來源和地理來源。生物來源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稱、拉丁學名和藥用部位。多數(shù)生藥的名稱與原植(動)物名稱是一致的,有些生藥名稱與原植物名不同,如大青葉的原植物名稱為菘藍,金銀花的原植物名為忍冬。地理來源指生藥的主產(chǎn)地,對栽培植物來講,是指主要的栽培地區(qū);對野生植物來講,是指主要的采收地區(qū),多數(shù)野生植物的分布區(qū)比較廣,而采收地區(qū)比較窄。
3. 植(動)物形態(tài)
敘述原植(動)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長習性。便于野外采集,也有助于生藥性狀的理解,尤其是全草類生藥。對植物形態(tài)的詳細描述,應(yīng)查考《中國藥用植物志》、《中國植物志》、《中藥志》以及各省市所編的植物志與中藥志等。
4. 藥用植(動)物的培育
了解藥用植物的栽培和藥用動物的飼養(yǎng),對于指導(dǎo)生藥的生產(chǎn)、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等有很大的意義,這是提供和保證臨床用藥的重要措施。教科書中對某些重要藥用植(動)物的培育作了介紹。
5. 采制
簡述生藥的采收、產(chǎn)地加工、干燥、貯藏和炮制的要點和注意點。對需要特殊采制的生藥則作有關(guān)介紹。
6. 產(chǎn)地 對有特殊經(jīng)濟效益的生藥介紹其主產(chǎn)區(qū)。
7. 性狀
敘述生藥的外部形態(tài)、顏色、大小、質(zhì)地、斷面特征和氣、味等特點。利用感觀或借助擴大鏡正確掌握和熟悉生藥的性狀特征,這對于識別和鑒定生藥具有重要的意義。
8. 顯微特征
記載生藥在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組織構(gòu)造和粉末特征,或顯微化學反應(yīng)的結(jié)果。熟悉生藥的顯微特征,對于鑒定外形相似及碎片或粉末的生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是生藥真實性鑒定的手段之一。在生藥學教學中,生藥的顯微觀察、顯微特征的描述及繪圖技術(shù)是重要的基本技能。
9. 化學成分
記述已知化學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名稱、類別及主要成分的結(jié)構(gòu)與含量,并記述其在植物體內(nèi)的生物合成、分布、積累動態(tài)及其與生藥栽培、采制、貯藏等的關(guān)系。生藥的化學成分,尤其是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是生藥產(chǎn)生療效的物質(zhì)基礎(chǔ),也是生藥理化鑒定與品質(zhì)評價的依據(jù)。
10. 理化鑒定
記載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所含化學成分所作的定性與定量測定。現(xiàn)在較普遍的應(yīng)用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理化鑒別是生藥品質(zhì)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
11. 藥理作用
記述生藥及其化學成分的現(xiàn)代藥理實驗研究結(jié)果。有利于聯(lián)系其功能、主治,有利于理解其臨床療效的作用原理。
12. 功效
包括性味、歸經(jīng)、功能、主治、用法與用量等。性味、歸經(jīng)與功能是中醫(yī)對中藥藥性和藥理作用的認識,主治是指生藥應(yīng)用于何種疾病或醫(yī)學上的價值。對于生藥的功能,既要記載中醫(yī)傳統(tǒng)用藥的經(jīng)驗,也要記載現(xiàn)代醫(yī)學的內(nèi)容。
13. 附注
記敘與該生藥有關(guān)的其它內(nèi)容,如類同品、同名異物的生藥、摻雜品、偽品等,或同種不同藥用部位的生藥及其化學成分,或含相同化學成分的資源植物等。
二、生藥的拉丁名
生藥的拉丁名是國際上通用的名稱,能為世界各國學者所了解,因此具有國際意義,便于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
生藥的拉丁名通常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藥用部位的名稱,用第一格表示,常見的有:根Radix,根莖Rhizoma,莖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樹皮Cortex,葉Folium,花Flos,花粉Pollen,果實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種子Semen,全草Herba,樹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等。第二部分有多種形式:⑴原植(動)物的屬名(第二格),如:黃芩Radix Scutellariae(原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牛黃Calculus Bovis(原動物Bostaurus domesticus);⑵原植(動)物的種名(第二格),如顛茄Herba Belladonnae(原植物Atropa belladonna);⑶兼用原植(動)物的屬名和種名(第二格),用以區(qū)別同屬他種來源的生藥,如:青蒿Herba Artemisiae,茵陳Herba Artemisiae Scoporiae,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⑷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詞,用以說明具體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如:熟地黃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有些生藥的拉丁名中沒有藥用部位的名稱,直接用原植(動)物的屬名或種名。例如:⑴某些菌藻類生藥,如:海藻Sargassum(屬名),茯苓Poria(屬名);⑵由完整動物制成的生藥,如:斑蝥Mylabras(屬名),蛤蚧Gecko(種名);⑶動植物的干燥分泌物、汁液等無組織的生藥,如:麝香Moschus(屬名)、蘆薈Aloe(屬名)。有些生藥的拉丁名采用原產(chǎn)地的土名或俗名,如:阿片Opium,五倍子Galla。
礦物類生藥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礦物拉丁名,如朱砂Cinnabaris,雄黃Realgar。
目前,有些國家的藥典中,生藥拉丁名的藥用部位名稱放在屬、種名之后,這樣,在依生藥拉丁名次序排列時,同一生藥來源的不同生藥可以排列在一起,便于比較。如:顛茄葉Belladonnae
Folium,顛茄根Belladonnae Radix。
有時省去藥用部位的名稱,只用屬名(第一格)。如:洋地黃Digitalis、薄荷葉Mentha、黃連Cop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