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
關于β-片層正確的說法是
A.只存在于α角蛋白中
B.只有反平行式結構,沒有平行式結構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片層是左手螺旋
D.主鏈骨架呈鋸齒狀形成折疊的片層
E.肽平面的二面角與α螺旋的相同
【正確答案】 D
正確解析:β-片層也叫β-折疊,在β-片層結構中,兩條以上肽鏈或一條肽鏈內(nèi)的若干肽段的鋸齒狀結構可平行排列,也可以反平行排列。平行排列的兩條肽鏈走向(N-端至C-端的方向),醫(yī) 學全,在線.搜集.整理f1411.cn反平行排列的兩條肽鏈走向(C-端至N-端的方向)。所以B選項"只有反平行式結構,沒有平行式結構"是錯誤的。
【生物化學】
下列關于酶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A.酶的高度催化效率是因為分子中含有能傳遞氫原子、電子或其他化學基團的輔基或輔酶
B.酶的最適pH隨反應時間縮短而升高
C.有些酶有同工酶,它們的理化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酶活性中心的結構不同
D.酶是高效催化劑,一般可用活力表示其含量
E.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的反應是因為其輔酶不同
【正確答案】 D
D是正確的。
請您記憶:酶是高效催化劑,一般可用活力表示其含量。
建議您掌握酶的相關知識: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更高,使得反應速率更快;2、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zhì)水解成多肽;3、多樣性:酶的種類很多,大約有4000多種;4、溫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
一般來說,動物體內(nèi)的酶最適溫度在35到40攝氏度之間,植物體內(nèi)的酶最適溫度在40-50攝氏度之間;細菌和真菌體內(nèi)的酶最適溫度差別較大,有得酶最適溫度可高達70攝氏度。動物體內(nèi)的酶最適PH大多在6.5-8.0之間,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植物體內(nèi)的酶最適PH大多在4.5-6.5之間。
酶的這些性質(zhì)使細胞內(nèi)錯綜復雜的物質(zhì)代謝過程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使物質(zhì)代謝與正常的生理機能互相適應。若因遺傳缺陷造成某個酶缺損,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減弱,均可導致該酶催化的反應異常,使物質(zhì)代謝紊亂,甚至發(fā)生疾病。因此酶與醫(yī)學的關系十分密切。
酶活調(diào)節(jié)
競爭性抑制作用:通過增加底物濃度可以逆轉(zhuǎn)的一種酶抑制類型。競爭性抑制劑通常與正常的底物或配體競爭同一個蛋白質(zhì)的結合部位。這種抑制使Km增大而υmax不變。
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抑制劑不僅與游離酶結合,也可以與酶-底物復合物結合的一種酶促反應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使Km不變而υmax變小。
反競爭性抑制作用: 抑制劑只與酶-底物復合物結合而不與游離的酶結合的一種酶促反應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使Km和υmax都變小但υmax/Km不變。
酸-堿催化:質(zhì)子轉(zhuǎn)移加速反應的催化作用。
共價催化:一個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與催化劑形成共價鍵,然后被轉(zhuǎn)移給第二個底物。許多酶催化的基團轉(zhuǎn)移反應都是通過共價方式進行的。
影響酶活力的因素:
(1)酶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從米門公式和酶濃度與酶促反應速度的關系圖解可以看出:酶促反應速度與酶分子的濃度成正比。醫(yī),學,全,在,線,提,供f1411.cn當?shù)孜锓肿訚舛茸銐驎r,酶分子越多,底物轉(zhuǎn)化的速度越快。但事實上,當酶濃度很高時,并不保持這種關系,曲線逐漸趨向平緩。根據(jù)分析,這可能是高濃度的底物夾帶夾帶有許多的抑制劑所致。
(2)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在生化反應中,若酶的濃度為定值,底物的起始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成正比,即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所有的酶與底物結合生成中間產(chǎn)物后,即使在增加底物濃度,中間產(chǎn)物濃度也不會增加,酶促反應速度也不增加。
還可以得出,在底物濃度相同條件下,酶促反應速度與酶的初始濃度成正比。酶的初始濃度大,其酶促反應速度就大。
在實際測定中,即使酶濃度足夠高,隨底物濃度的升高,酶促反應速度并沒有因此增加,甚至受到抑制。其原因是:高濃度底物降低了水的有效濃度,降低了分子擴散性,從而降低了酶促反應速度。過量的底物聚集在酶分子上,生成無活性的中間產(chǎn)物,不能釋放出酶分子,從而也會降低反應速度。
(3)溫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各種酶在最適溫度范圍內(nèi),酶活性最強,酶促反應速度最大。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nèi),溫度每升高10℃,酶促反應速度可以相應提高1~2倍。不同生物體內(nèi)酶的最適溫度不同。如,動物組織中各種酶的最適溫度為37~40℃;微生物體內(nèi)各種酶的最適溫度為25~60℃,但也有例外,如黑曲糖化酶的最適溫度為62~64℃;巨大芽孢桿菌、短乳酸桿菌、產(chǎn)氣桿菌等體內(nèi)的葡萄糖異構酶的最適溫度為80℃;枯草桿菌的液化型淀粉酶的最適溫度為85~94℃?梢,一些芽孢桿菌的酶的熱穩(wěn)定性較高。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即降低酶促反應速度。
最適溫度在60℃以下的酶,當溫度達到60~80℃時,大部分酶被破壞,發(fā)生不可逆變性;當溫度接近100℃時,酶的催化作用完全喪失。
(4)pH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酶在最適pH范圍內(nèi)表現(xiàn)出活性,大于或小于最適pH,都會降低酶活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①改變底物分子和酶分子的帶電狀態(tài),從而影響酶和底物的結合;②過高或過低的pH都會影響酶的穩(wěn)定性,進而使酶遭受不可逆破壞。
(5)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能激活酶的物質(zhì)稱為酶的激活劑。激活劑種類很多,有①無機陽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銅離子、鈣離子等;②無機陰離子,如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硫酸鹽離子磷酸鹽離子等;③有機化合物,如維生素C、半胱氨酸、還原性谷胱甘肽等。許多酶只有當某一種適當?shù)募せ顒┐嬖跁r,才表現(xiàn)出催化活性或強化其催化活性,這稱為對酶的激活作用。而有些酶被合成后呈現(xiàn)無活性狀態(tài),這種酶稱為酶原。它必須經(jīng)過適當?shù)募せ顒┘せ詈蟛啪呋钚浴?
(6)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能減弱、抑制甚至破壞酶活性的物質(zhì)稱為酶的抑制劑。它可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酶的抑制劑有重金屬離子、一氧化碳、硫化氫、氫氰酸、氟化物、碘化乙酸、生物堿、染料、對-氯汞苯甲酸、二異丙基氟磷酸、乙二胺四乙酸、表面活性劑等。
對酶促反應的抑制可分為競爭性抑制和非競爭性抑制。與底物結構類似的物質(zhì)爭先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從而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這種作用稱為競爭性抑制。競爭性抑制是可逆性抑制,通過增加底物濃度最終可解除抑制,恢復酶的活性。與底物結構類似的物質(zhì)稱為競爭性抑制劑。醫(yī),,學全在.線提.供f1411.cn抑制劑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點結合后,底物仍可與酶活性中心結合,但酶不顯示活性,這種作用稱為非競爭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是不可逆的,增加底物濃度并不能解除對酶活性的抑制。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點結合的抑制劑,稱為非競爭性抑制劑。
有的物質(zhì)既可作為一種酶的抑制劑,又可作為另一種酶的激活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