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關鍵詞:檢驗工作的輪轉 內容摘要: 無 論文內容: 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檢驗科已經從最初的三大常規(guī)向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學等多學科的縱深發(fā)展。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許多世界頂級的分析儀器進入檢驗科,如HITACHI的生化儀、NOVA急診生化血氣分析儀、Sysmex的SE-9500、XE-2100血球儀、UF系列尿液沉渣流式分析儀、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儀、全自動電泳儀、PCR定量測定儀等。另外,檢驗科的分析理論、操作理論、報告分析已經牽涉物理、化學、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計算機、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的高尖端理論。所以,在檢驗科內部其實已經形成許多分科或專業(yè)小組。而這些科組理論上已基本獨立,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已很少,如免疫室和血液學室。 現(xiàn)在許多檢驗科都是實行輪轉制,一年一換或兩年一換等。輪轉制有利有弊,各有優(yōu)缺點,但不是平均的。作者個人認為:現(xiàn)代醫(yī)院的檢驗科輪換制優(yōu)點僅三分,缺點有七分。 輪換制的優(yōu)點是使操作者了解各室理論,能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便于科室人員的臨時調配(如體檢),便于值班人員的安排,便于檢驗科主任人員安排。 輪換制的缺點是操作人員“門門懂,樣樣暈”。很多操作人員只知道這樣做,而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無論是基本理論和操作理論都不清楚,只知道做。分析結果出了偏差不知道;報告如何分析更不知道。前面已經談到檢驗科涉及的理論已很深,就是科室主任到一個實驗室去也需要一兩年才能熟悉該儀器性能,掌握方法學特點,靈活解釋各種報告結果。 輪換制的另一缺點是輪換過后許多儀器往往不能被正確使用,而嚴重影響檢驗質量。改革開放以后,檢驗科的儀器3-5年更新一輪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許多先進儀器不斷進入檢驗科。但是,先進的儀器必須要有先進理論武裝的操作者才能發(fā)揮其效率。最近作者去參觀兩家二甲醫(yī)院,發(fā)現(xiàn)一家的名牌生化儀已經很久沒有定標了,做的結果可想而知,原因是輪換來的人不會定標;另一家醫(yī)院的細菌室鑒定儀沒去使用,用手工方法鑒定,一問原因,回答是剛輪轉來還不會用。生化儀、細菌儀都是高度專業(yè)的儀器,必須是專業(yè)理論與操作理論相結合才能得到準確報告。輪轉來不會操作儀器,更多的責任在于檢驗科主任。 輪換制的第三個缺點是不利于技術骨干的培養(yǎng)。一個大學生、中專生分到你的科室,若老是一年一換,他很難成為技術骨干。因一年里頭把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術解決了,熟悉了,但已經沒有時間了,已經被輪換走了。 輪換制的第四個缺點是不利于科研工作的開展?蒲泄ぷ餍枰樵冑Y料、科研設計、實驗、統(tǒng)計、科研報告等過程。而醫(yī)學科研往往需要一些連續(xù)觀察、流行病學調查或家譜分析,也就是說需要時間。不停的輪轉顯然不利于科研工作的開展。一個科室的論文少,長期帶來的結果是報告的信譽度低、在醫(yī)院的地位低。 如果要輪換,一定要作好交接工作,原科室至少要留二分之一人員不輪換。新輪換來的員工要在原科室的技術骨干帶領下工作至少半年。科室對新輪換人員進行考核合格后方能在新的崗位上出報告。輪換制交接的不好,是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和醫(yī)療事故的隱患,必須引起檢驗科主任們的高度重視,F(xiàn)實中很多基層檢驗科一般采取大輪班制度,既工作人員在一學科工作一段時間轉換到另一學科工作。這樣人員流動性較大,易造成工作人員責任心差,不利于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術水平的提高。因此知識更新困難,新技術、新業(yè)務開展緩慢,大輪換班制度工作利小弊大?剖覒谌嫣岣咚刭|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能動性,量才使用,進行適當?shù)恼{整,保持人員的相對鞏固。對肯鉆研業(yè)務,上進心強且理論及業(yè)務水平較高的人員安排到重要崗位上,鞏固科室專業(yè)人員的相對固定。另外,檢驗科要加強技術職稱的梯級管理。高級職稱的檢驗人員,主要工作應抓質量,檢查各種操作規(guī)范、操作流程、報告單質量、技術培訓、學術引導、臨床與檢驗的結合、參與病案討論等技術管理;而不是忙于日常標本檢驗。根據衛(wèi)生部各級人員職責要求,各負其責,各盡其責,協(xié)助檢驗科主任扎扎實實做好檢驗科的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