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某,私塾國學老師,梅州人,在東莞辦學,楊森榮師兄之友。八月份起,胸
脅痛脹,
咳嗽氣喘,不能平臥。請某醫(yī)自詡為火神派者,用
人參、
附子、干
姜及除痰之品數(shù)月,病情日益加重,后辭館返梅州人民醫(yī)院治療;右胸隆起,抽出血性胸積液,初步診斷為:
肺癌,但胸積液病理檢查未發(fā)現(xiàn)癌細胞。遂于2011年12月23日轉(zhuǎn)廣州某三甲醫(yī)院腫瘤科。最后診斷為放線菌感染。2012年1月3日,經(jīng)森榮師兄介紹邀黃師往診。
胸痛無
發(fā)熱,右胸乳下一個瘺管,滲血色液體少量,右胸較左胸隆起,隆起處硬結(jié)。氣喘不能平臥,病床靠背呈45°,
氧氣不能停片刻,杵狀指,下肢微腫,腹部痞滿,唇色稍暗,舌苔厚白而干,口渴不欲飲,脈弦緊滑數(shù),左脈雙弦。予
木防己湯合
甘草干姜湯,處方:防己二十四克
桂枝四十五克
黨參三十克 甘草二十克干姜十克
石膏一百二十克(布包煎) 高麗參十五克(另燉、兌)四劑。 1月8日,復往視之,自訴服藥后好多了,氣稍順,精神很好,并謂以前方藥也有人參且用三十克,未嘗有此效。從昨天開始可停幾小時吸氧,晚上不用吸氧。昨天已可在病房內(nèi)短時間行走。腹部痞脹沒有了,脈仍滑數(shù),左脈雙弦現(xiàn)象沒有了。舌苔黃膩(可能是染色),較前潤,口淡泛清水,不欲飲,痰多易咯,食欲二便如常。仍以上方加重劑量:防己三十克 桂枝六十克 黨參三十克 干姜十五克甘草二十克
吳茱萸六克 石膏一百五十克(布包煎)高麗參十五克隔日服用。
《金匱要略》痰飲篇曰:“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shù)十日,醫(y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贝朔揭猿@硎怆y喻之!饵S仕沛經(jīng)方亦步亦趨錄》中略曾述及。投此方唯賴方證相應(yīng)。陶先生之癥狀與仲景所述甚似;唇色暗、杵狀指猶如“面色黧黑”也。鞠通先生曾以此方治一人,前后用石膏逾百斤。陶先生問:“何以高麗參以往用三十克無效,而現(xiàn)十五克而取效?”師曰:“非參之功,無參亦不可!备什莞山獪珵橹巍胺勿敉孪涯豢日,其人不渴,必
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睆驮\病人訴口淡泛清水更加吳茱萸一味。關(guān)于“脈雙弦”。嘗讀《金匱要略》痰飲篇有:“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虛,脈偏弦者飲也。”何謂脈雙弦?眾說不一,大多謂雙手脈弦者,但雙手脈弦不足為異,何以仲景獨于此處提及“脈雙弦”?想雙弦者,必非指兩手寸口脈弦也。此病人1月3日所診為左手寸口明顯脈呈雙峰弦緊,似有兩動脈并行。為我從未有見過如此之脈,按之良久,深以為奇。診畢曾電告森榮。蓋金匱脈弦為寒飲。雙弦為正氣復虛。但復診時患者之脈未見雙弦矣。徐彬《金匱要略論注》曰:“又有一手兩條脈,亦曰雙弦,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屬虛邊。愚概溫補中氣,兼化痰,應(yīng)手而愈!毙焓现^多見此脈,吾卻平生僅見此例。故記錄之備考。放線菌感染為頑固之病,尤其是肺部病灶硬結(jié),影響肺功能不全,又痿管延久不愈。西醫(yī)已施用大劑量
青霉素。我意中醫(yī)按方證隨而治之外,扶正卻病又為可用武之地也。 1月15日,一周來精神很好,可在病房走廊上稍事走動。白天間斷吸氧,自上周始夜間已不用吸氧,唯血氧濃度仍在80%上下。氣仍短,咳泡痰色白,以往胸膈痞滿之現(xiàn)象已除。上周訴說之口淡泛清水,自加吳茱萸后亦已無。舌剝苔,稍白厚,舌面濕潤。脈滑數(shù)。擬肺痿
麥門冬湯合甘草干姜湯:
麥冬九十克 黨參三十克 法
半夏二十四克
大棗十二克干姜二十克
五味子十五克 桂枝四十五克 甘草二十克七劑。1月21日,情況穩(wěn)定,泡痰不多,春節(jié)決定留院繼續(xù)治療,仍守上方:麥冬一百二十克 黨參三十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棗十五克
炙甘草二十克 桂枝三十克 干姜十五克 大米十五克七劑。1月29日(年初七)。痰白無泡不多。初三已拔除氧管,無異常,淮備一周后出院。脈仍滑數(shù)(100次/1分鐘),氣短。是肺氣仍不充也。蓋右肺纖維化,肺功能未全代償。右胸痿管仍滲液。與大劑
黃芪以生。罕避我话俣 桂枝三十克
白芍十五克 炙甘草三十克大棗二十克 干姜十五克 麥冬九十克 炒
山甲九克角刺二十四克
沒藥六克再服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