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神經(jīng)內分泌失調而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其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據(jù)卵巢有無排卵而分為有排卵性功血和無排卵性功血兩種。有排卵性功血多見于流產(chǎn)、分娩后的生育期婦女,無排卵性功血常見青春期少女或更年期婦女。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周期紊亂(如先有數(shù)月停經(jīng),然后大量出血)、經(jīng)期延長(流血往往2~3周或更長時間不止)、血量增多,或不規(guī)則流血,量時多時少,常伴有貧血。亦有月經(jīng)頻發(fā),量多者。
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由腎虛、脾虛、血熱、血瘀,損傷,沖任,不能制約經(jīng)血而使其非時妄行。治療既要重視止血之先,又要調養(yǎng)血止之后,切不可血止則盲目樂觀,放棄治療與調養(yǎng)。
(一)起居調養(yǎng)法
病人要解除思想顧慮,正確看待本病,避免情緒緊張、焦躁和不良刺激,因為急火內攻更會使血流妄行,病情加重;出血期間適當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切勿劇烈運動或過度勞累;嚴禁房事,注意外陰衛(wèi)生,每日用溫開水清洗,并使用干凈的衛(wèi)生紙墊或衛(wèi)生紙,不宜坐;居住環(huán)境要安靜、整潔、舒適,冬天要溫暖,夏天要防潮;急性大量出血時,應盡快去醫(yī)院治療。
(二)飲食調養(yǎng)法
長期或大量出血,易造成貧血,因此在飲食方面,應加強營養(yǎng),多吃富含蛋白質、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豬、牛、雞肉及動物肝類,菠菜,芹菜,油菜,桃,李,杏,紅棗,桔子,橙子等。屬熱證者,還可選食小麥、小米、赤小豆、綠豆等;屬血淤者,可適當配用酒及食醋等;血熱者忌吃辛辣、蔥、姜、蒜、芥末、茴香、花椒等動火食物www.med126.com;虛寒者忌吃生冷果瓜及寒涼之品。此外,還可適當食用食療方:
(1)豆腐2塊,米醋100克,煮熟,飯前服食;或將木耳炒香,加適量水煮湯,白糖調服。適用于血熱型崩漏(陰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色鮮紅,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2)黃芪30克,核桃肉20克f1411.cn/sanji/,大米適量,共煮粥服食;蛴牛肉250克,當歸20克,生姜15克,加水煮熟,調味后吃肉喝湯。適用于脾腎虛型崩漏(經(jīng)來無期,量多或淋漓不斷,色淡質薄,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四肢不溫,腰酸腿軟,納差,大便溏,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而細)。
(3)益母草50克,香附15克,雞蛋2個,加適量水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驅鯉魚500克,開膛去雜物,洗凈,切成魚片,放入鍋內,加入黃酒煮熟吃;魚骨烤干研成細末,晨起用黃酒沖服。適用于血淤型崩漏(出血淋漓不斷,或突然下血量多,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舌質暗紅或有淤斑,脈弦澀)。
(三)藥物調養(yǎng)法
1.單方驗方
(1)槐花18克,焙焦研成細末,用黃酒送服。
(2)紅雞冠花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溫水送服。
(3)美人蕉花9克,曬干研成細末,黃酒送服。每日兩次。
(4)貫眾3克,炒后研成細末,醋調服,每日3次。
(6)絲瓜絡炭15克,棕櫚炭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7)崩漏出現(xiàn)虛脫時,可用人參12克,濃煎取汁,一次服完;蛴萌藚12克,熟附片10克,濃煎汁,一次灌服。
2.中成藥方
(1)云南白藥,每次0.3~0.5克,每日2~3次,溫水送服。
(2)固經(jīng)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
(3)宮泰沖劑,每次2包,每日2次,開水沖服。
(4)烏雞白鳳丸,每次1粒,每日2次,開水化服。
(5)崩漏出現(xiàn)虛脫時,可用參三七粉3克,溫水一次吞服,每日2次;宮血寧,每次1~2粒,每日3次。
(四)針灸調養(yǎng)法
(1)斷紅穴(二、三掌骨之間,指端下1寸),先針后灸,留針20分鐘,有減少出血量的作用。
(2)體針:關元、三陰交、隱白穴,崩漏初起,量多色暗者,加刺血海、水泉;伴頭暈耳鳴、午后潮熱者,加刺太沖、太溪;漏下日久,神疲乏力者,灸脾俞、足三里;失血過多,汗出肢冷或昏厥者,重灸百會、氣海。
(3)耳針:子宮穴、內分泌、皮質下,針刺,留針15~20分鐘。
(4)耳穴壓丸法:取子宮穴、內分泌、卵巢穴、腎穴、腎上腺及神門穴。每日取穴4個,用針柄測得所選耳穴的敏感點,并稍加壓,使之留下壓痕,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將王不留行籽貼在0.5×0.5厘米的膠布上,敷于所選穴位上,邊敷邊按摩,直至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每日按壓3~5次,兩耳交替按壓。
(5)灸法:取精鹽適量,填滿臍孔,放上姜片,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稍感灼痛即壓滅,再換1壯(即一個艾炷)。每次灸6~8壯,每日或隔日灸一次,3~5次為一療程。
(五)按摩調養(yǎng)法
(1)仰臥,自行用指腹揉按氣海穴數(shù)次。
(2)坐起,用拇指按揉雙側三陰交、足三里穴,每穴1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宜。
(3)腑臥,由家人用雙手拇指捏按患者背部的腎俞穴1分鐘,以有沉脹感為宜。
(4)俯臥,由家人用雙手按壓患者命門穴至有沉脹感,并向小腹傳導,然后雙手順勢下移至八髎穴處,以中等力度揉按2分鐘。
(六)藥熨調養(yǎng)法
川芎15克,當歸30克,炒延胡索、炒五靈脂、小茴香、肉蓯蓉、白芍、白術、白芷、蒼術、烏藥、陳皮、半夏各9克,柴胡6克,黃連、炒吳茱萸各3克,共研粗末,瓶貯備用。取適量藥末用黃酒炒熱,放于布袋,熱熨臍孔及四周,熨后將藥末敷于臍孔,外以膠布固定,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