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燦(1850——1917年),號石屏,祖籍清江縣大橋鄉(xiāng)程坊村。父親黃良楷是清道光元年(1821年)武舉人,武藝高強,在山東做官三十余年,以平剿捻軍“有功”,升遷泰武臨道。
清端王默特貝勒曾偕御醫(yī)聶厚生南下山東,為黃良楷慶“功”。聶厚生的兒子聶亮,是南北運河解餉鏢師。他久聞黃良楷精通武術,就拜良楷為師。黃、聶兩家因之過從甚密,結為莫逆之交。聶厚生御醫(yī)精于針灸,遇有疑難病癥,一針奏效。黃良楷深為敬佩,請聶授徒。聶厚生從良楷的十四個子侄中,選中最小的一個作為自己的徒弟,這就是黃石屏。黃良楷去后,黃石屏又先后得到圓覺長老等人的指點,武功和針術都日漸純熟,具有較深的造詣。
據(jù)石屏的侄孫黃歲松撰的《黃氏家傳針灸》手稿記載,師父教練時,先"勞其筋骨",將石屏牽于烈日或月亮之下,脫去衣服,倒提兩腳亂抖,轟松全身骨節(jié),然后摸擦周身皮肉,并用藥水洗澡,以健膚體。稍長,教以內外少林氣功,繼而授以十八般武器,直至"擎千斤以一指,捻磚石而成泥",最后才學習針灸之術,六年之后,盡得其技。繼而,石屏又習郭大刀等人的絕技,采各家之長而融會貫通,自成一格。
黃石屏蒙先人余蔭,三十歲時,在淮陽富安任鹽務官年十年。由于他生性恬淡豪爽,厭于官場迎送,反而樂意以金針濟人。任職時,常常用針灸方便百姓,后來干脆棄官行醫(yī),在上海、揚州、南通一帶以"江右金針黃石屏"掛牌治病。 黃石屏針法高超,舉凡風勞、臌膈、耳聾、霍亂、痹癥、癲癥、調經、定胎、無嗣或絕育等等,無不應手奏效。蘇、揚、滬求醫(yī)者絡繹不絕,有口皆碑。清末狀元、實業(yè)家張謇患腿疾,經石屏一針一灸而霍然若失。竊國大盜袁世凱患偏頭痛已經多年,群醫(yī)束手無策。
民國二年,由張謇引薦,石屏到京以金針療之見愈,深得袁世凱賞識,題"一指回春"匾相贈。黃石屏又曾用金針為著名武術大師霍元甲治過病(《霍元甲與神針黃》) 。福州謝叔元身患未疾五年,"全身牽掣,動時為難",歷經中外名醫(yī)診治,均無效果。后來,請黃石屏到福州診治,切脈辨證,連針三次,背漸直,立漸穩(wěn),行漸易,坐臥漸定,很快恢復了健康。謝叔元傾力相謝,酬金四萬元并撰《江西黃石屏先生醫(yī)德序》,廣為印發(fā),大加頌揚。留居上海的英國商人李那路患下肢癱瘓,曾在倫敦費金五千求治,"患卒如故"。后聞石屏之名,登門求臺。石屏以"一針起之",名震西歐。在福州不過十天,經石屏之手針治者四百余人,聾者聰,瞎者明,僂者直,跛者馳,咳者平,癲者立愈,無不感激涕零。
黃石屏針術高明,當時上!渡陥蟆返仍S多中外報刊均有報道,而且他醫(yī)德高尚,志在四方,不好逢迎權勢。袁世凱稱帝時,約為御醫(yī);南京督軍齊燮元、上海督軍盧永祥等擬聘他為醫(yī)官,石屏均婉言辭謝。更為可貴的是黃石屏的愛國熱忱。他幾次替洋人針好痼疾,為國爭光;風次拒絕外人重金禮聘,維護國格。
德國婦女黛利絲腰部長了一個碗大的贅疣。她素來相信中國醫(yī)藥的昌明,便請上海中國民醫(yī)診治,但民醫(yī)都認為藥力難以達到,建議她請外科手術摘除。黛利絲害怕開刀,問:“除開刀以外,有沒有別的辦法?割治有沒有生命危險?”一位德國外科醫(yī)生說:"根除這種贅疣,是非開刀不可的。至于有沒有生命危險?這是另一個問題,那需要看手術情況才能斷定!摈炖z聽了,拔腿便走。后來,黛利絲經人介紹,到黃石屏診所詢問能否診治,是不是要開刀。黃石屏仔細診察以后說不用開刀,甚至也不需要用藥。黛利絲大喜過望,立即深深施禮,懇求石屏診治。黃石屏切脈辨穴,在脾俞、痞根、委中諸穴留針三分鐘。那明光溜滑的贅疣就慢慢慢可以看到皺紋,開始內消了。黛利絲一邊看,一邊用手撫摸,也感到變柔軟了。第二天復診,贅疣消了大半,只針三次就完全好了。黛利絲感激萬分。
意大利人雪羅右腹部生了一個贅疣,多方診治無效,也怕開刀而沒有動手術。她的丈夫本來是不相信中醫(yī)的。一年之后,雪羅這贅疣逐漸長大了,她說服丈夫,向黃石屏求助。每次兩針,一針左足三陰交,一針右腹天樞,僅四次,贅疣全消。雪羅的丈夫在事實面前不能不承認中國醫(yī)術的高明,驚嘆這是奇跡。
德國人毗亞那右腳瘺弊多年,外醫(yī)難以治好,久聞黃石屏的名氣而又不相信,后來親見經石屏治好的患者,才同夫人及侍從人等,從德國遠涉重洋,攜重金來滬相訪。一針見效,二次治愈,行走自如。他以重金聘黃石屏赴德國傳授技藝,黃石屏說:“金針療法是少林絕學,從來不傳授給異國他人。我怎么能貪圖財寶,為外國人張目,向他們去講學傳技,喪失我中華民族的人格呢!”了解這一情況的人沒有不贊佩黃石屏的愛國精神的。
那時,在上海有一家德國人開的醫(yī)院,院長中氏,得知黃石屏是武林強手,善于點穴,而且甚是高明,能叫人立死,也能使人立生。葉氏本來就懷疑這種點穴法,認為純系欺人之談,毫無科學根據(jù)。他愿意親自試試,即使為之獻身,而能探索中國點穴的原理,也很值得。經過多次商議以后,就來黃石屏診所要求一試點穴。黃石屏說:"這是不好試驗的,你我是朋友,怎么好拿你來做試驗品!"葉氏道:“我們西洋人為研究學術而犧牲生命的事是常有的。為研究貴國的點穴道理,我是心甘情愿的,請先生不必顧慮!比~氏再三請求,石屏見他態(tài)度誠懇,只好答應輕輕地試試,但須有律師作證,依照一定的辦法行事。葉氏一一照辦。第二天,葉氏院長偕同夫人及其醫(yī)院的醫(yī)師、翻譯人員來到診所,副總巡和兩位律師也相繼到齊。憑據(jù)證書寫明:“被點穴之后,或傷或痛,甚至因傷病而死,完全出于本人自愿,決不使點穴人擔負任何責任!彼娜嗽谧C書上簽名之后,葉氏院長恭恭敬敬將證書遞給黃石屏。黃石屏無其事地同一干人等閑扯,卻閉口不提點穴的事。葉氏忍耐不住,問道:“今天可以試驗嗎?”黃石屏說:“今天怎么不能試驗!”葉氏問:“要脫衣嗎?”黃石屏搖頭說:“不必,我治病行針都不用脫衣,點穴為什么要脫衣!”葉氏于是走近前道:“請先生動手!笔列Φ溃骸霸缫腰c過穴了!比~氏大覺驚訝,問道:“我怎么沒有感覺?什么時候點的?”黃石屏說:“記得剛才在桌上移動茶杯請你用茶嗎?本來應該點重一些,讓你有感覺,但是,考慮到你現(xiàn)在在外邊,所以特意留了點兒機動時間,好讓你回去,F(xiàn)在你體內沒有特殊感覺,到下午就會感覺到不舒適,吃飯時就會不省人事了。到那時,請趕快到我這兒來解救。如果拖到第三天上午,那就沒有辦法可救了!比~氏院長口里唯唯稱是,內心卻認為不過是胡吹而已。他回家后大吃大嚼了一頓午飯,若無其事。不久,果然感到身體不舒服,但還不放在心上。第二天早餐,真的不能飲食了,這才相信真的有了變化,便對妻子說:“假如我死了,不可求黃醫(yī)生醫(yī)治,應該設法解剖,好弄清點穴致死的原因!卑さ轿绾,葉氏院長就不省人事了。夫人焦急萬分,立即驅車到黃石屏所求救。黃石屏伸手撫摸穴道,霎時間葉氏蘇醒了。再用金針調劑,葉氏院長頓時感到周身舒適,張開眼來問道:“我怎么來到這里?”夫人以實情相告。葉氏不禁責怪妻子和同來的兩位醫(yī)生沒有按照自己的叮囑辦事。但是,不容諱言。葉氏對中國點穴術的神妙卻是深信不疑,對黃石屏的手法之精湛、功力之深厚已非常欽佩了。他對石屏說:“過去只聽人說過點穴法,現(xiàn)在親身試驗了一次,確是深信不疑了!貴國醫(yī)學對人體的認識,是我們所不及的,佩服,佩服。”一月之后,葉氏院長再次來到黃石屏診所,竭誠求師,要求學習點穴法。黃石屏回答說:“點穴法不值得一學,沒有一點益處。有道德的人學了,無益也不至于有害;沒有道德的人學了,于人于己,害處很大。我國古人對于點穴決不輕易傳人。如系品格高尚,學了也當無害。但你們西歐人最重實用,像這樣極難學而又無用的方法,值得你學習嗎?”葉氏院長只好作罷走了。
不久,又有一位德國醫(yī)生從德國來到上海,聽到葉氏院長的介紹,慕名而求與黃石屏相識,并要求再試一試。黃石屏答應輕試,使人有感覺就行了。只見黃石屏手指微微一動,德國醫(yī)生感到渾身不適,手臂不能舉動,請求解脫。黃石屏笑道:“你信服了就行了,給你解開!笔种赣謩恿藥状,德國醫(yī)生便恢復正常了。從此,他對黃石屏先生就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據(jù)黃歲松《黃氏家傳針灸》一書介紹,石屏針法特點有:其一,必須精少林拳術和內外氣功,才能將全身精、氣、神三寶運于二指之上,施于患者患處,而有不可思議之妙。其二,純用金針,因金光滑而不生銹;其性軟,不傷筋骨;其味甜,能祛風敗毒,補羸填虛,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較之鐵石,截然不同。黃氏用針,軟細而長,最長的達一尺三寸,最短的也有四寸,非用陰勁不能入穴。其三,取穴配穴,略有不同。深淺、補瀉、隨迎、緩急、主客、上下、左右、腹背、臟腑、經絡、辨脈等等,凡下針前必慎重?舍槻豢舍,可灸不可灸的,則反復審察。黃歲松回憶石屏治病時的情景說:"必先臨證切脈,沉吟良久,立眉目,生殺氣,將左右兩手握拳運力,只聞手指骨喇喇作響。然后操針在手,擦磨數(shù)次,將針纏于手指上,復將伸直者數(shù)次,銜于口內,手如握虎,勢如擒龍,聚精會神,先以左手大指在患者身上按穴,右手持針在按定穴位處于點數(shù)處,將針慢慢以陰勁送入肌肉內,病者有覺痛苦,直達病所,而疾霍然?梢娛料壬t(yī)療態(tài)度是何等嚴肅認真。
黃石屏先生久居揚州,極少回鄉(xiāng)。家鄉(xiāng)但稱為"二四老爺",并有許多傳奇色彩相當濃厚的故事流傳。其中有一則是說,有一次,石屏在廳堂里閑坐吸煙,一個大盜翻墻進入,埋伏在天井上靜聽,見沒有他人在場,就取出一支鏢槍,抬手一揚,那鏢緊擦石屏的頭頂,直直地插在石屏背后的柱上。石屏端坐不動,待吸罷一袋水煙,一口噴息紙媒,回手將紙媒往身后一擲,只見那紙媒不偏不倚恰恰打在那支鏢上,使其"當"的一聲掉在地上。強盜大驚失色,翻身下來。直伏在石屏面前謝罪。
民國六年(1917年),石屏先生病逝于揚州,終年六十七歲。
黃石屏,江西清江人。民國名醫(yī)。精針灸,著有《針灸詮述》。
《針灸詮述》主講石屏公之臨床經驗。石屏公為人診病,必查氣血脈絡變化,手之所下,氣隨以行。病人毫不覺苦。病則立除。故時人稱之為神針。
石屏公認為,針灸有如下優(yōu)點:無毒、無味、便利。
對于藥物灸法,他認為優(yōu)點如下:培元氣、宣滯瘀、助排泄。
石屏公用針的經驗,總結之后,精簡版如下:
【中風】中風偏枯陽證:百會、頭臨泣、曲池、肩髃、肩井、上廉、天井、風市、懸鐘、環(huán)跳、委中、跗陽、大巨
其二:囟會、風門、風池、合谷、上廉、腕骨、足三里、委中、
昆侖、解溪
其三:命門、氣海、神闕、風府、天窗、聽會、承漿、下廉、大橫
中風
暴喑:膻中、百會、承漿、曲鬢、風府、風池、魚際、通谷
【咳證】咳證通取穴位:列缺、經渠、尺澤、魚際、少澤、前谷、昆侖、足三里、解溪、肺俞、膻中
傷風脈洪而咳,病在風:中府、列缺、風府、大杼、肺俞、膈俞、玉堂、天突
受寒脈沉緊而咳,病在寒:陽溪、水突、氣舍、缺盆、庫房、氣戶、屋翳、乳根、風門、云門、不容、腹結、孔最、膻中、商陽
飲食味重脈洪數(shù)而咳,病在火:聚泉、紫宮、廉泉、列缺、合谷、太淵、天泉、天井、膻中、肝俞、浮白、竅陰、天溪
【痹證】
周身骨節(jié)痛,為周痹:肩外俞、膈俞、天井、曲池、足三里、委中、足臨泣
痛無常處,濕隨風走,為行痹:百會、天井、曲池、肩井、俠溪、足臨泣、陽輔、三陰交
寒邪來襲,則無處不痛,為痛痹:京門、居髎、府舍、大都、天井、太白、商丘、足三里
其二:大杼、膈關、肘髎、臂髎、天髎、天宗、委中、環(huán)跳、足三里、太沖
風寒聚于濕重處,痛點集中,為著痹:腎俞、下廉、照海、交信、太沖
其二:至陽、屋翳、天井、肩貞、下巨虛、支正、光明、足臨泣
四肢寒極,為皮痹:內庭、大都、上巨虛、陰市、伸脈、太溪、陽交、液門、尺澤、下廉、肩外俞、極泉
四肢不舉,為骨痹:臂臑、巨骨、青靈、養(yǎng)老、合陽、承筋、然谷、光明
霍亂:中脘、人迎、足三里、天樞、府舍、陽陵泉、仆參、巨闕
其二:頭竅陰、人迎、條口、陰交、太沖、官使、關沖、足竅陰
其三:胃俞、督俞、承山、至陰、乳根、水分、內庭
夏秋因氣候變化而吐瀉者:中脘、支溝、尺澤、關沖、太白、太溪、足三里
行針補瀉論上手法
內經“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兩語乃言疾徐關系虛實,界非言虛實憑持疾徐間也。嘗就經文核之,既曰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也;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也。又曰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由前一說是以徐出為實,而疾出為虛,由后一說是以疾出為實而徐出為虛。必執(zhí)疾徐以分虛實,其說何以通乎?試以后一說為主而屈前說以就之,當解之曰:疾出原為實,加一徐按而變?yōu)樘摚恍斐鲈瓰樘,加一疾按則變?yōu)閷。注重按字立說于醫(yī)理上殊覺難通,則曲解而非正解也明矣。試以前一說為主而曲后說以就之,當解之曰:徐從內出針而疾按之于既出是為實;疾從內出針而徐按之于既出是為虛。內字不作納字讀,于文理上殊覺不順,則臆解而非確解也審矣。楊繼洲謂疾徐之字一解作緩急之義,一解作久速之義,不過名詞變換而究無所發(fā)明,非遠而從針法求之意,烏足以闡圣經之旨哉。今夫補之使實,瀉之使虛,其法皆就行針時為之,而非專持乎出針之徐疾者也。從轉左轉右候氣法,留針俟陽氣至而針下熱為補,義取舒而漲。留針俟陰氣至而針下寒為瀉,義取促而縮。凡物徐舒而疾促,此種補針而出必徐,陽主乎舒故也。此種瀉針而出必疾,陰主乎促故也。然舒防馳而促防塞,繼之疾按徐按,爰為徐出疾出競其功,是內經前一說之旨也。從用圓用方導穴法,隨呼旋入隨吸徑出為補,義取堅而收,隨吸徑入隨呼旋出為瀉,義取松而泄。凡物疾緊而徐松。此種補針而出必疾緊以收之故也。此種瀉針而出必徐松以泄之故也,然緊防驟而松防懈,先之以徐內疾內儼為疾出徐出蓄其勢。是內經后一說之旨也。按左右候氣一法,重在全脈貫通,較取諸本穴者為巨,即所謂巨刺例而經病宜之。方圓導穴一法,重在本穴辟闔與取諸全脈者相繆,即所謂繆刺例而絡病宜之。然手法之疾徐遞用,一判諸出與按之際,一判諸內與出之間。術不同而所同者理爾,道妙不以一端囿,神明變化應用無方,夫豈
盲于針理者所能窺其奧哉。
行針補瀉論下穴道
疾徐手法也,行針之有補瀉關乎手法者,猶后關乎穴道者。最先穴道昧,斯手法無所施,故針師以辨穴為首務焉。其在十二經,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如手太陽補后溪而瀉小海,手陽明補曲池而瀉二間,手少陽補中渚而瀉天井,手太陰補太淵而瀉尺澤,手厥陰補中沖而瀉大陵,手少陰補少沖而瀉神門,足太陽補至陰而瀉束骨,足陽明補解溪而瀉厲兌,足少陽補俠溪而瀉陽輔,足太陰補大都而瀉商丘,足厥陰補曲泉而瀉行間足少陰補復溜而瀉涌泉是也,然有母子不從直取而取所克者之母子,如肺疾內損唾血補尺澤而瀉魚際,腎病房勞淋癃補涌泉而瀉太溪。正不皆以板法泥其在十五絡,并取傍通之徑(經)原為輔,自任絡屏翳、督絡長強、脾絡大包可就獨穴補瀉。外如在手列缺與合谷并取,內關與陽池并取,通里與腕骨并;如在足三陽絡飛揚與太溪并取,豐隆與太白并取,光明與太沖并取;如足三陰絡公孫與沖陽并取,蠡溝與丘墟并取,大鐘與京骨并取。經絡互為主客,凡主經用平針,必以客經之絡輔之,即主絡用補針瀉針,亦必以客經之原輔之,其理實相通也。有時就一穴而或補或瀉,如急驚瀉印堂,慢驚補印堂,赤帶瀉中極,白帶補中極,熱
瘧疾瀉后溪,寒瘧補后溪,
腰痛瀉申脈,腰酸補申脈,兩額角疼瀉頭維,
眩暈補頭維,手足紅腫瀉陽陵泉,麻木補陽陵泉是也。有時就一穴而補瀉兼施,如
喉痹之取曲池,
陰癢之取橫戶,頭痛之取承漿,
鼻淵之取上星,并先瀉后補。中風之取百會,腿痛之取梁丘,疝氣之取中腕(疑為脘字),喘證之取氣海,并先補后瀉,以及先熱后寒之癥,曲池則先補后瀉,絕骨則先瀉后補是也。有時就兩穴而補瀉分施,如傴補曲池而瀉人中,僂補風池而瀉絕骨,目昏補肝俞而瀉手三里,耳聾補頭臨泣而瀉金門,腳痛補環(huán)跳而瀉行間,腿疼補腕骨而瀉足三里,以及肝受腎邪瀉曲泉而補涌泉,腎受肺邪瀉復溜而補尺澤,肺受脾邪,瀉太淵而補商邱,脾受心邪瀉大都而補神門,心受肝邪,瀉少沖而補行間是也。有時就兩穴而補瀉互異,如多汗瀉虎口而補復溜,少汗補虎口而補復溜,筋縮瀉足臨泣而補照海,踝腫補足臨泣而瀉照海,安胎瀉合谷而補三陰交,
難產補合谷而瀉三陰交,霍亂吐瀉瀉太溪而補太倉,干霍亂補太溪瀉太倉是也。有時專補而不兼瀉,如乳乏補少澤,溲多補關元,
腹瀉補天樞,精滑補志室,肝虛補客絡之丘墟與肝俞,心虛補客經之陽池與心俞,脾虛補客經之沖陽與脾俞,肺虛補客經之合谷與肺俞,腎虛補客經之京骨與腎俞。固不徒足三里之蘇針暈,補足以救瀉之窮也。有時專瀉而不兼補,如十二井以瀉風,十三針以瀉邪,五十七穴以瀉水,五十九穴俞以瀉熱,以及腦昏瀉攢竹,膊痛瀉巨骨,
盜汗瀉陰郗,勞嗽瀉魄戶之類,更屬不一而足,昔唐甄權針兩刺史病,庫狄嵚患風痹刺肩髃而愈,成君綽患頷腫刺少商而瘥,此純乎用瀉者也。凡此皆非精研穴道不可,而豈徒隨而濟之,從衛(wèi)取氣,迎而奪之,從榮置氣遂足盡補瀉之能事哉。
黃老的功力,今人難望其項背。針灸往往是以功力勝出的。古人的證治歌訣,并沒有騙咱們,只是咱們做不到而已。共勉!
(一)頭風 袁總統(tǒng)身體素來甚好,其思想與記憶力亦遠過常人。冬日不怕寒,頭更不畏冷,在小站練兵時,于溯風凜烈之中,常光頭出外。初不以為意,后因受風過久,時覺頭痛,一遇思想太過即發(fā)。民國初年,遇有不如意事更甚,但不過數(shù)日即瘥。三年之春,因某項事逆意,而痛增劇至三十余日不愈。南通張季直先生電保石屏先師,力言可愈此疾。得京電復時,適慎庵在滬,師囑隨行。其病系前后腦痛,第一日針百會,第二日針風池、風府,皆以泄風泄熱為主。每一針刺入,袁即感覺腦中發(fā)有大聲沖墻倒壁而出,再針如服
巴豆、
大黃直扶腸胃而下。師曰:此即風散熱降之象,應手而愈。袁總統(tǒng)稱奇不置,厚謝而歸。
(二)
陽痿 南通張澀老,中年即痿而不興,其時尚未生子。病原由于幼年用腦過度,可見性與腦最有關系,不盡由于性病也。耳石屏師名,情托請治。其時石屏師為富安場鹽大使,情不可卻。為針腎俞、關元、氣海、中極數(shù)穴,即日見效。后每覺疲勞時,必延往治。石屏師罷官后,常駐于通,皆澀老為東道主也。一次隨師往,見其僅針關元一穴。因詢一針足乎?師曰:此補精而活其氣,不宜太過,過之則興奮,過甚反于年老陽強陰弱之體不宜。予亦承賜一聯(lián)(能以金針引痾起
曾從黃石受書來),并長跋于側,今尚什襲藏之耳。
(三)中風 戊辰之秋,張盛全病中風不語。在中西醫(yī)束手之時,余為之針百會一穴而蘇,其時人皆以余為善治中風。其實中國之針,何病不可治。己巳春,櫪城曹幼珊先生,忽中風而
神昏不語,由張盛全急邀余往,脈已停止,兩目緊閉,呼之不應。詢其家人知病發(fā)僅一小時,數(shù)日前已覺口眼歪斜。此乃實癥,不可誤認為虛,乃為針肩井、三里等處,其脈立出,口已能言。詢其本人,則云四肢麻甚。余復針頭之風府。足之涌泉,三日即能起坐。復刺口角之地倉而口正,刺目眥之睛明而眼不斜,七日即康復如常。八年來體健身輕,雖七十有一,視之如五十許人也。曾以神針壽我四字為贈。
(四)臂痛 臂痛不能舉,在醫(yī)理上緣因甚多,虛實寒熱皆可使其病也。初起人不留意,后至半身不遂,全體不用,大病造成,治之已遲,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褚德彝先生之夫人,臂
痛經年,中西雜治,百藥無靈,最后就診于余。其右手不能平肩,日夜酸楚無寧息,斷為肺絡之痰阻滯血脈。為針曲池、合谷,應手而瘥。是以褚先生贈聯(lián)(疢石名言徵呂覽
針俞神術闡倉公),有一針而愈之跋,所以紀實也。
(五)手麻 吳興陸連奎先生體健無疾,惟左手常麻,曾經中西雜治而不效,皆云防作風疾。前年其夫人因患偏頭風痛為余治愈。而信金針必可療斯疾,針手三里即愈。是以本書序文中曾道及也。凡手足微麻,人都不在意,而不知風癥之初多有此類現(xiàn)狀。如不即早圖之,引起他癥以至不救者甚多,如腦充血、腦裂、心臟病等。在中醫(yī)醫(yī)理上追本窮源,皆中風一癥之分門別類也。
(六)盲腸炎 庚午冬,余受蘇州朱姓之請,頻行有竺氏者來延治盲腸炎,有急不待緩之勢。而朱姓之中風又不能略遲,不得已允以當夜歸來。夜返申時,在站為其迎往。病人年三十許,服務于滬寧鐵路。道其家人曾患盲腸炎剖腹而死。其父羲庵先生年七十有八,見其子病而焦灼,惶急之象,溢于言表。病象在右少腹奇痛,右足不能伸。予只針歸來、三里、氣海數(shù)穴,其痛立時即止,足亦能直。三次后即行走如常,來寓就診,五日其病如失。羲庵先生仁和旺族,善繪事而能詩。因其子鹿奇先生之疾,即寫竹屏四幅,中有一詩,“橫截風煙竹兩竿,黃山白岳出群看,金針度盡人間厄,太乙真?zhèn)鞑挥玫ぁ敝,乃見其子大病之愈出乎意外,極其高興,故詩畫皆生氣勃勃也。
(七)中風 師君蘭亭老而健,某年來滬,寓于浦應仙家。夜半睡醒,忽口眼歪斜,語言難出而半身肢體同時麻痹。延西醫(yī)王某治之,謂此病西法并無專藥。如延余診,當有效。師仍游疑,復請某國醫(yī)博士,多方療治,猶不見輕,乃請余治。予謂病在少陰,痱癥也。為針氣海、環(huán)跳、腎俞等穴。頃刻之間,麻痹半身即能自行轉側,十日即完全告愈。某西醫(yī)聞之曰奇矣。師君時已六十有三,次年又生一子。
(八)腸癖 書家顏二民患腸癖十余年,其苦萬狀,中西醫(yī)治終未能愈。乙丑余由陜軍謝職歸,遇于邗上,殷殷求治。為針手陽明數(shù)穴,以瀉其熱而通其壅,數(shù)日而愈。顏書一聯(lián)(鐵騎威邊徼
金針度世人)以志感謝。腸癖之癥,虛實并有,顏乃實,故效速。如屬虛癥,則養(yǎng)陰補脾,清胃固脫,缺一不可。甚矣,同一用針,同一治病,而其難易相差如此。是故學針易,識癥難也。
(九)腳面毒瘀 甲戌春,往上海某醫(yī)院,為某姓治第四期
梅毒入絡。因其心臟衰弱,該院無法療治,而由某君求余針之,是以間日必一往。一日聞女病室中,有北方口音之女子,嚶嚶作泣。余問故,某君謂此是警局董隊長之妻,今將鋸腿,是以悲泣。詢其病狀,則云腳面紅腫而痛,已住院六月不瘥。某君慫恿予為之設法,余憐此婦如無足幾等于死,即往詳詢病情,始知由郁熱而兼外感,邪留經絡,中西雜治,藥石亂投。斷以溫補之劑,邪不能出,下注于足,以致紅腫大痛,氣上沖心,日夜不安,寢食俱廢者數(shù)月。余謂此病無需鋸腿,可用別法以救之。而該院之某醫(yī),謂君能愈此病乎?余云中西醫(yī)皆能愈,獨君不識此癥耳。先以
提毒散瘀外治之法,即在委中放毒血盈升,針三里、懸鐘、三陰交等穴,次日即安,十日大愈。節(jié)至中天,惠我角黍金丸,夫妻同來,叩謝再生之恩也。
(十)肩背痛 葉氏媼,六十又三,患肩背痛,由頸循督脈而下七八寸,轉側不能,因此兩臂亦痛不能舉,日夜呼號,慘不忍聞。診其脈沉遲,舌絳滑!鹅`樞》云氣勝有余肩背痛,適在督脈之上,肺實可知。先瀉其肺俞,當夜即能安睡,再針肩井、肩髃、曲池而愈。
(十一)
胸痛 朱右,年四十二,體素弱,中脘常隱隱作痛已十余年,時發(fā)時愈。近月連痛不已,甚且至于昏厥。初以手按之,痛可暫止,繼則拒按,似覺有一氣塊由下而上,如至鳩尾處則大痛,再至咽間則厥矣。脈大而數(shù),舌黃黑且垢膩,斷為濁陰之氣結于胃脘不散。為針中脘、三里而痛漸止,再刺關元、照海,即下黑色如栗之矢若干粒而愈。
(十二)子宮巖 老友解梅生兄之夫人,少腹中硬痛拒按,某西醫(yī)謂為子宮生巖。一再檢驗,確定無疑,舍解剖之外更無生理,以此病商之余。余謂子宮巖乃新病名,其實乃氣血所凝,到處皆可成巖,不獨子宮,宜以氣化之。為針氣海、腎俞諸穴,當日痛止,更數(shù)日而塊消。凡有形之病,皆宜設法消散為上策,實在不能消散,再設他法以解之。去塊之法甚多,有急治,有緩治,病實無妨用猛劑以攻之,病虛亦有助其中氣,使其輔正祛邪,亦可漸收大效。
(十三)
腎不納氣 南海莫君敏莊,僑居燕北有年,平生喜藏金石,是以搜羅甚富。庚午以臂痛不舉,向余求治。見其行動即喘,脈大而空,兩尺尤少力,入夜則口渴咽干,小溲頻數(shù)。余告以君之本病,乃腎氣不能收納,其臂痛不舉,乃標癥也。如不根本治之,花甲之年,豈有腎虛而能延壽者。即針腎俞、關元等穴,并書專門補斂腎氣之方為丸治之。二月之后,本標各病全愈。莫君以其收藏之歷代帝王玉璽印成四屏,并跋予為治病經過以留記念云。
(十四)臂痛 宋子良先生患左臂痛,連帶至手,延至三年,百方醫(yī)治而無效。后由某外醫(yī)為之解剖,先后六次,痛勢仍不少減,且不能確指此癥究屬何病。最后延余治之,身強體壯,一望而知為康健之體,脈亦堅實,飲食起居,無一不好。惟右
手掌背之肌肉瘦削異常,僅余皮骨,以虎口萎縮尤甚。多處穴道,無法下針,只好先針曲池,去針以后,云甚松快。次日告余曰:往日多為痛醒,今晨居然醒而不痛。計針三日,痛勢全愈。惜合谷一穴,因肌肉縮盡,僅余上下二層皮,無受針之余地。蓋解剖之術只能施之于有形,可以割而棄之。若經絡之氣為邪所傷,無形無影,于此而加以剖割,此在高明之西醫(yī)或可優(yōu)為之,而在中醫(yī)之治法中,則殊不能贊一詞也。
(十五)心癢 丙寅春,余來游滬,時下榻同益公。其司賬何紹全,邗人也,素有心癢病,聞余至,欣然向予求治。自述病起于八年前,初覺癢時,異常難受,百治不效。后為癢所逼,狂奔多時,居然癢止。起初二三月一發(fā),后即愈來愈勤,現(xiàn)在一日一夜之中亦屢發(fā)不止。雖嚴冬亦不暇著衣,癢發(fā)時,非速奔不快。予謂此乃心氣郁結,血液過膩所致?癖紕t結氣解散,血亦轉清,此所以有效也。為針肺經云門,
心包絡天池、內關各穴,專用瀉氣散血之法。二次以后,癢不復發(fā),此亦奇疾之一也。
(十六)腰痛 甘鏡先律師,留歐美有年,飲食起居皆有西洋化,以致遇有疾病,亦無不用外醫(yī)。一日其夫人病腰痛不能輾轉,注射電療諸法無不用盡,終歸無效。余素與甘友善,甘乃詢以斯疾足下金針能愈否。余答金針無病不治,何況區(qū)區(qū)腰痛。乃刺腎俞,一補而瘥,鏡先以神術目之。夫腰痛之起因甚多,虛實寒熱皆有,須看準病原,自然發(fā)無虛射。甘夫人乃腎虛腰痛,如認為實癥,用力去邪,殆矣。如孫東吳俞逸芬諸子,皆患此病,無不病隨針去,而針法亦各不同。蓋皆按照各人病原針之,不是千篇一律也。
(十七)膈食 姚守仁先生之夫人,肝木不和,體又素弱,于歸十載,未經生育,以此肝脾之病影響于胃,發(fā)生膈癥。三年來不能進粒米,僅以流汁度其生命,咽中如有物窒塞,腹雖覺饑而不能下咽,夜來必有潮熱,經亦不調而多帶。細思非舒肝和脾,不能開其生機,徒治胃病,如以石投水。乃先刺期門,再針膈俞、白環(huán)俞、中脘、中極等穴,食欲大增,升能經調帶止。今年已育麟兒,此乃病理中應有之效,并非出乎意外也。
(十八)胃病 曾則生任滬保安處副處長時,曾病胃疾,食不甘味,中脘作痛,日漸瘦削,臥床數(shù)月,幾無生理。解震皋先生與則生有師生之誼,往探其病,而則生淚出,以為生機絕望。震皋先生以其侄梅生兄曾有痼疾,為余所愈,令延予治之。詢其經過,中西雜治,補瀉兼施,終無起色。予只為針中脘、關元諸穴,其疾良已。蓋曾君之病,不過胃陽不足,消化不良,以致失其營養(yǎng)。治法雖多,毫不中病,誅伐無過,安得生機。予不過為之撥動機關,令其胃陽暢遂而已,豈有其他妙巧哉!
(十九)蛇蠱 蠱癥江浙不多見,余隨宦在川滇及游歷兩廣,曾有聞見放蠱害人之說。謂由五毒蠱合而為一,飲食起居坐臥之地,皆能傳毒,此齊東野語,不見經傳之談。然亦有受山嵐瘴氣,腹中便爾成形,或水土不宜,初到水遠山遙之地,體質與風土不合,亦易發(fā)生此病。庚午,奧人陳姓,肢痛治愈后,其家一區(qū)姓媼云有胃疾,余以為普通胃病,囑其來寓針之可也。越日媼來求治,自云病已七年,而中脘墳起,腹饑則痛,多吃不易消化之物則安。七年來,日漸加重,人則奇瘦,其脈大小不一,頃刻異狀,其舌滿布紅白相間,雜之小點,而如蒙以一層灰白之薄苔,斷為蠱癥無疑,試針數(shù)處。次日再來,云不針尚可,針后雖多食而痛不能止。即為再針中脘,不十分鐘而狂呼大痛,欲自拔其針,禁之則云要吐,口即噴出奇臭之水,隨出一物,類似蛇形,長逾一尺。蠕蠕而動。同時診室中之病者,皆帶針而逃,一時秩序大亂,而區(qū)媼暈矣。頃刻即蘇,七年痼疾,經此一針,病根全去,良深快慰。憐其貧困,乃以藥物助其調理,不久即平復如常。
(二十)干血 曹女年十七,忽停經九月,人漸瘦,脈沉實,舌白,口渴心燒,中脘痛,少腹左脅下痛而拒按,夜來潮熱盜汗,便結溲少而熱,微咳無痰,皮膚枯燥,肌如甲錯,無一不是干血癆之癥狀。但室女停經與婦人稍異,治法亦各有不同,較之曾經生育之婦人尤為棘手。乃一方用去瘀之法,刺其肝脾各經之穴,其
腹痛拒按之狀漸解,一方又以培養(yǎng)新血之法,從期門等穴啟其生機,心燒潮熱等癥亦退。前后月余,其經復至,諸病霍然。
(二十一)死脈 一日在蔣某家治疾,有附診者一。三十許之婦人,云日來偶覺胃納不健,請書一開胃方劑,按其脈大異之。詢其有無他狀,云無。余未書方而告其家人曰:殆矣。其脈二十至必一停,停后不能復還,繼而復動,則與前后不能接續(xù)。經云一息不運則生機窮。此在脈法中謂之代脈,雖無大病,必難久存。蔣某以余故神其說,未之信。十余日后,忽患氣塞而沒,是乃
氣脫,非真窒塞也。至此方信余言之不謬。
(二十二)小腸氣 名畫師金健吾,乙丑春病小腸氣,左囊腫大,寒熱交作,轉側不能者有日矣。余因嗜畫,耳其名,由友人之請托而往診。乃為針歸來、腎俞、氣海諸穴,數(shù)日即愈,今已十余年而未一發(fā)。夫小腸氣之病,雖似有形,而實為氣所結,其氣一散,其形立消。今之醫(yī)家,誤認為實。在有形之病,可以割而棄之,豈知此等病朝割去而夕復生,屢生屢割,不死不止。不揣其本而齊其末,即在他事,且猶不可,況病關生死,豈可草率從動,用剖割草菅人命。因論小腸氣,而可悟其他類似之病狀治法矣。
(二十三)齒痛
黃金榮先生病齒痛二十余日,遍服清瀉苦降之劑,始終不效,寢食為之不安。余適有他事往謁,問此病針法能治否?余謂舍蛀齒外皆可治也。即為針合谷、呂細等穴,針去痛除。先生云金針治病如此神速,悔不早用之,致多受二十余日之痛楚云。
(二十四)腰痛 中外醫(yī)家商討金針醫(yī)學時,有同文書院院長大內暢三先生在坐,詢及金針能治年久腰痛否?余曰可。間日邀診,謂余年六十有二,病已十又三年,平日起居坐臥均感不便,惟陰雨之先,節(jié)氣之前,不但不能轉側,且腰部膚冷如冰。中西雜治,終未離去痛苦。前曾一度歸國,請其國中著名針灸家治之,亦無大效。言次即以手臂腰腿等處之灸疤出視。余謂《內經》云太陽所至為腰痛。太陽,膀胱府也。又云腰為腎之府,轉側不能,腎將憊矣。今既不能轉搖,而腰部肌肉又異常覺冷,其為腎陽衰敗無疑,宜溫通腎府,以去寒濕而助元陽。即針腎俞,腰部立覺奇暖,去針后即起立如常,謂十余年之痛苦去于一針,何神速乃爾,即書東亞神術四字為贈
五輸穴的五行歸屬
陰經 (五臟) | 五行 | 井 | 滎 | 輸 | 原 | 經 | 合 |
木 | 火 | 土 | (土) | 金 | 水 |
乙木 | 丁火 | 己土 | 土 | 辛金 | 癸水 |
肺 | 辛金 | 少商 | 魚際 | 太淵 | 太淵 | 經渠 | 尺澤 |
心包 | 相火 | 中沖 | 勞宮 | 大陵 | 大陵 | 間使 | 曲澤 |
心 | 丁火 | 少沖 | 少府 | 神門 | 神門 | 靈道 | 少海 |
脾 | 己土 | 隱白 | 大都 | 太白 | 太白 | 商丘 | 陰陵泉 |
肝 | 乙木 | 大敦 | 行間 | 太沖 | 太沖 | 中封 | 曲泉 |
腎 | 癸水 | 涌泉 | 然谷 | 太溪 | 太溪 | 復溜 | 陰谷 |
陽經 (六腑) | 五行 | 井 | 滎 | 輸 | 原 | 經 | 合 |
金 | 水 | 木 | (火) | 火 | 土 |
庚金 | 壬水 | 甲木 | 火 | 丙火 | 戊土 |
大腸 | 庚金 | 商陽 | 二間 | 三間 | 合谷 | 陽溪 | 曲池 |
三焦 | 相火 | 關沖 | 液門 | 中渚 | 陽池 | 支溝 | 天井 |
小腸 | 丙火 | 少澤 | 前谷 | 后溪 | 腕骨 | 陽谷 | 小海 |
胃 | 戊土 | 厲兌 | 內庭 | 陷谷 | 沖陽 | 解溪 | 足三里 |
膽 | 甲木 | 足竅陰 | 俠溪 | 足臨泣 | 丘墟 | 陽輔 | 陽陵泉 |
膀胱 | 壬水 | 至陰 | 通谷 | 束骨 | 京骨 | 昆侖 | 委中 |
-----------可惜沒傳下來,太神奇了,
向愷然的《俠義英雄傳》小說中有描述,過于傳奇
-----------需少林內功,確實神奇
-----------真正中醫(yī)國術,值得我輩研究學習!
-----------不會少林寺功法咱們就不能學習這個針灸了?
-----------中醫(yī)有其效,但不能神其效,否則是對中醫(yī)的歪曲。
-----------發(fā)揚傳統(tǒng)醫(yī)學,造福人民。
-----------有儒醫(yī),道醫(yī),fo醫(yī),也有武醫(yī)(包括推拿正骨)
-----------神奇啊。
-----------看到這么多失傳的東西,真的是潸然淚下!國醫(y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