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說脈之浮沉不同者,不過浮大沉小,浮小沉大,浮滑沉澀,浮澀沉滑云云耳!未有于起伏之間,察其中途變易者也。近來診視,曾見有兩種脈,一種其www.med126.com氣之初起,自沉分而至于中也,滑而踴躍有勢,及至中分,忽然衰弱無力,緩緩而上至于浮,形如泥漿;其返也,亦自浮緩緩而下于中,由中至沉,滑而有勢,輕按重按,指下總f1411.cn是如此。其證身體困倦,終日昏迷,似寐非寐,心中驚惕,惡聞人聲,目畏光明,面帶微熱,四肢微冷,不饑不欲食,但口渴索飲不止。此衛(wèi)濕、榮熱、風(fēng)燥在肺、痰熱在胃也。身中伏有濕邪,而又吸受亢燥之新邪也。以防風(fēng)、 本,通衛(wèi)陽、驅(qū)表濕,紫菀、白薇、杏仁、蔞皮、宣泄肺中濁氣,焦查、竹茹、石膏、 瓦楞子,降滌胃中熱痰,兼以白芍清肝,天竹黃清心,而神清氣爽,身健胃開矣。一種脈氣,正與此相反。其初起自沉而中也,艱澀少力,由中而浮也,躁疾如躍;其返也,亦由浮而疾下于中,由中而沉遲弱無勢,輕按重按,指下總是如此。其人嗜好洋煙,飲食不強(qiáng),陰痿不起。此表分無病,而里有痰飲,又上虛熱下虛寒也。治當(dāng)疏中溫下。此二脈者,皆古書所未言也,豈真古人未見此脈哉?見之而詞不能達(dá),徒以浮滑、沉澀、浮數(shù)、沉遲了之,不知浮沉之間,遲數(shù)不能有二,滑澀各自不同,與此之起伏中變者迥別也。故凡著醫(yī)案,于脈證曲折處,必不憚反復(fù)摩繪,方能開發(fā)后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