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陰陽應象論》:
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味為酸,在體為筋,酸傷筋,辛勝酸。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味為苦,在體為脈,苦傷氣,咸勝苦。
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味為甘,在體為肉,甘傷肉,酸勝甘。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味為辛,在體為皮毛,辛傷皮毛,苦勝辛。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味為咸,在體為骨,咸傷骨,甘勝咸。
黃帝內經《五臟生成論》: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
多食咸,脈變色,水勝火。
多食苦,皮槁毛拔,火勝金。
多食辛,筋急爪枯,金勝木。
多食酸,唇揭,木勝土。
多食甘,骨痛發(fā)落,土勝水。
上文:酸傷筋,下文:多食辛,筋急爪枯;是辛傷木還是酸傷木?辛瀉木還是酸瀉木
上文:甘傷肉,下文:多食酸,唇揭;是甘傷土還是酸傷土?甘瀉土還是酸瀉土
上文:辛傷皮毛,下文:多食苦,皮槁毛拔;是辛傷肺還是苦傷肺?辛瀉金還是苦瀉金
......
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
木:酸瀉辛補;
火:甘瀉咸補;
土:苦瀉甘補;
肺:辛瀉酸補;
水:咸瀉苦補;
《輔行訣》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經云:以咸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咸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陶云: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咸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還有: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肝欲散、心欲軟、脾欲緩、肺欲收、腎欲堅。
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又說: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五臟生成論》說: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
------------------------------------------------------------------
以上說法貌似有不一致
------------------------------------------------------------------
黃師《四圣心源》:
木曰曲直,金曰從革,火曰炎上,水曰潤下,土爰稼穡。
曲直作酸,炎上作苦,從革作辛,稼穡作甘,潤下作咸。
潤下者,水氣之不浮也;炎上者,火氣之不沉也;直則木升,曲者,木氣之不升也;從則金降,革者,金氣之不降也,甘者,稼穡之正位,平則不見,不平則見,甘味之見者,土氣之不運也。五氣湮郁,而后無味以生。土氣不運,則四維莫轉,此五味郁生之原。
正常的一氣周流應該是:土運轉樞軸、木金順性(木生發(fā)、金斂降)、水火立極(水要升、火要降),那這樣來看,五味都是未能按預期運行才出現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正常的應該是淡無味?
那出現五行偏頗,應該如何對應補瀉?
補瀉究竟是何意義,目的是什么?
1)是否補瀉要分陰陽,補陰瀉陰補陽瀉陽?但為何各處均未提到陰陽分別該如何補瀉,均是只提到一個?
2)黃師《素問懸解卷二》《臟氣法時論》解里提到:辛散則為補,酸收則為瀉,是否并非僅僅針對木?加速一氣周流外擴的為補,減速一氣周流、內斂的為瀉?
3)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又說: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五臟生成論》說: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這五味正是五臟本味,對應為補?是否過則為災,當太過的時候需要克制的時候要用相應五行生克之味來瀉?
---------------------------------------------------------------------------------
在中藥現在利益化考量太多,來源炮制加工都有問題的背景下,是否不與藥為醫(yī),普通病五味調和食補慢調更好一點?
可是經典醫(yī)書對五味來源及對應臟腑補瀉之道的描述貌似有矛盾之處,是否還未找到圓融一致的解釋,懇請高人解惑,謝謝!
-----------資料來源也多,說法各異,懇請高人解惑
-----------
回復 中立善良 的帖子資料匯集得很好。我也有與你類似的考慮,下圖我的理解和整理。
共同討論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