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厥陰癥的主方
烏梅丸,如果在象的方面來說烏梅用的是300粒,但從重量一般說來烏梅用的是30克。而買的時候一般16粒就有30克。請問應該從重量還是從象數?
-----------后學請先生不要誤入歧途,劉力宏老師的《思考中醫(yī)》要一分為二的看
-----------我堂妹這幾日患傷害,初
咳嗽,干嘔,間有黃涎,因其常
感冒,不大在意,以前中醫(yī)院醫(yī)生總用銀翅散加
竹茹之類的而平.前日自感煩躁,想罵人,后咳嗽歷害,夜間晨起猶甚,中午得輕,不欲食,小便正常,大
便秘,后即臥床,診脈兩手關尺俱無,兩寸輕取微似豆動,浮數.沉取則無.手腳冰涼,自覺也冷.
我讓其服
當歸四逆加
吳茱萸生
姜,熱服即吐,冷服后一小時即感臉部發(fā)胖,緊,
嘔吐出大量黃涎,稀的,復診其脈,尺關俱出,但脈細,其時手腳冰涼,煩躁漸無,眼欲閉微閉,仍咳嗽,改
桂枝湯加四逆合劑,仍是涼服,當晚咳嗽消失,仍嘔吐黃涎,吐時
頭痛,精神開始好轉,但仍感四肢冷,復診其脈,左關中取弦長細,寸略沉,我與其服吳茱萸
人參生姜大棗湯,不知當否?正服藥中.
末學祖上兩輩中醫(yī),但均巳去逝,僅留幾本醫(yī)書,只能自個揣摩,所以還望各位老師指點一二,拜謝.
-----------后學未能親見病人,不敢妄自指點,請先生見諒
-----------
f1411.cn/sanji/-----------我們用的烏梅如果數300粒,足有1斤,咋會是30克?不懂,是品種不同?
-----------起初的脈在浮上.以解表去風熱止咳溫胃.補氣即可.錯用藥可引表病入里
-----------后用
半夏厚樸黃芩愈,我想也是表病入里了,汗!
-----------事實也是如此,入里后大便就三天沒有,仍有表癥,經用小
柴胡加
芒硝排便,便后仍嘔而不欲食,用半夏厚樸
干姜黃芩后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