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寒熱并用,指寒熱異性藥物合并使用。在八法中屬溫、清兩法,又叫溫清合法。寒與熱、涼與溫,藥性截然相反。若其歸經(jīng)相同、作用部位一樣,則在同一方中配伍會減其寒熱之性;若其歸經(jīng)不同、作用部位不一,則不會減其寒熱之性!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唬骸昂邿嶂瑹嵴吆;又強調(diào)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這是中醫(yī)的治療原則。臨床上,單純熱證或單純寒證固然不少,但
寒熱互結(jié)、寒熱錯雜、寒熱虛實錯雜、寒熱真假以及寒熱格拒更是多見。若單純清熱則熱不去,甚或熱更重;單純溫陽則寒不退,甚或寒更重。只有寒熱并用、寒熱并調(diào),方可并治。正如《醫(yī)碥》曰:“寒熱并用者,因其人有寒熱之邪夾雜于內(nèi),不得不用寒熱夾雜之劑!庇绕涫桥龅胶疅岣窬苷,非反佐則無以調(diào)和之。
《
傷寒論》實錄方劑112方。其中寒熱并用者達(dá)53方,占47.32%。其應(yīng)用之廣,可見一斑。其寒熱并用既有大辛大熱的
附子、干
姜與大苦大寒的
黃芩、
黃連相配;又有辛溫之
桂枝與辛涼之
葛根相伍。既有大熱的附子與微寒的
白芍相合;又有大寒的
石膏與性溫的
半夏相用。張仲景不僅開創(chuàng)了中醫(yī)寒熱并用之先河,而且配伍精妙。其應(yīng)用既靈活多樣,又有其內(nèi)在規(guī)律:
取性取用 “性”指藥物的四性,即寒熱溫涼。“用”指藥物的功用。《傷寒論》中寒熱并用的一些方劑,在選藥組方時是既用其性,又取其用。如
梔子干姜湯,用于
上熱下寒(
熱擾胸膈在上,脾胃虛寒在下)之“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逼渲袟d子性寒,功用清熱除煩;干姜性熱,功用回陽溫中。該方用梔子是既用其寒性,又取其清熱除煩之用,以清解在上之邪熱:用干姜是既用其溫性,又取其回陽溫中之用,以溫在下之脾胃陽氣。二藥雖然藥性相反,但其作用相反相成、并行不悖,而且二藥配伍后還有干姜監(jiān)制梔子對脾胃陽氣的損傷和梔子監(jiān)制干姜對熱擾胸膈的反作用。至于寒藥熱藥孰多孰少、孰輕孰重,《傷寒論》方也很有講究。原則上是依據(jù)寒熱的主次、輕重而定。一般來說,為主、為重者,選用的藥味多、用量重;為次、為輕者,選用的藥味少、用量輕。如附子
瀉心湯,用三味大苦大寒之
大黃、黃芩、黃連以瀉熱消痞,用一味大辛大熱之附子溫陽祛寒。
黃連湯用一味大苦大寒之黃連清泄上熱,用四味辛甘溫之半夏、桂枝、
人參、炙
甘草以辛甘化陽,溫其下寒。
大青龍湯在
麻黃、桂枝一派辛溫藥中,少佐一味辛寒之石膏,以外解表寒為主,內(nèi)清里熱為次。
桃核承氣湯在大黃、
芒硝、
桃仁苦咸寒以泄熱逐瘀藥中,少佐辛溫之桂枝以助大黃、桃仁通行血脈。其應(yīng)用非常靈活。
去性取用 在《傷寒論》寒熱并用的方劑中,有些方劑配伍之目的是去其性,取其用。去性的方法是通過配伍的變化使其性受制約。如麻黃
杏仁甘草石膏湯,治表邪化熱入里,壅遏于肺證。方中麻黃之辛溫被辛甘大寒之石膏制約,去其溫性,存其止咳平喘之用。故方中雖用了辛溫發(fā)汗峻藥之麻黃,但不屬辛溫汗劑,而是辛涼重劑。黃芩加半夏
生姜湯,治少陽邪熱內(nèi)迫陽明的
嘔吐下利。方中半夏、生姜之溫性被重用的苦寒之黃芩所制約,去其溫性,存其和胃、降逆、止嘔之用。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歸屬清熱劑。
當(dāng)歸四逆湯治血虛寒凝之手足厥冷,方中甘寒之
通草被辛溫之桂枝、
細(xì)辛所制約,去其寒性,存其通經(jīng)之用等等。
對藥配伍 指《傷寒論》方中善用的寒熱相對的兩種藥物配伍。這兩種藥物有的在《傷寒論》多方中出現(xiàn),有的在《金匱要略》其它方中出現(xiàn),有的在后世醫(yī)家所創(chuàng)的名方中出現(xiàn)。對藥配伍后,有的增強了療效,有的擴大了功用,有的制約了偏性。《傷寒論》方中有較多的寒熱對藥,至今仍常用的有20多對。如桂枝與白芍(
桂枝湯、
小青龍湯、小建中湯),一溫一寒,一散一收,調(diào)和營衛(wèi),平補陰陽,緩急止痛。桂枝與大黃(
桃核承氣湯、桂枝加大黃湯),一溫一寒,通經(jīng)化瘀,和絡(luò)止痛。附子與白芍(真武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附子湯),一熱一微寒,一燥一柔,剛?cè)嵯酀,溫而不燥,溫陽利水,扶陽益陰,通痹止痛。麻黃與石膏(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大青龍湯、越婢湯),一溫一寒,一宣一清,宣肺平喘,清熱除煩,發(fā)越水氣。黃芩與半夏(小
柴胡湯、
大柴胡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一寒一溫,辛開苦降,清化濕熱,散結(jié)消痞。干姜與黃連(干
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半夏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黃連湯、
烏梅丸),一熱一寒,辛開苦降,陰陽并調(diào),散結(jié)消痞。
旋覆花與
代赭石(
旋覆代赭湯),一微溫一寒,一宣一降,鎮(zhèn)逆止嘔,化痰消痞。
甘遂與
芫花(
十棗湯),一溫一寒,攻逐水飲,瀉胸脅之水飲
積聚。半夏與
栝樓(
小陷胸湯),一溫一寒,化痰散結(jié),寬胸消痞。半夏與
麥冬(
竹葉石膏湯),一溫一微寒,一燥一潤,養(yǎng)陰益胃,降逆止嘔等等。
反佐反治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狈醋魧僦嗅t(yī)反治法,源出《
黃帝內(nèi)經(jīng)》,創(chuàng)用于《傷寒論》反佐法有二個內(nèi)容:一是寒藥中佐以熱藥以治熱的病證;熱藥中佐以寒藥以治寒的病證。這是配伍反佐;二是“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边@是服藥反佐!秱摗分兴梅醋羰桥湮榉醋。如通脈四逆加
豬膽汁湯中的豬膽汁、白通加豬膽汁湯中的
童便、豬膽汁,都屬反佐藥,是在大辛大熱的溫陽藥中反佐以咸寒苦降,取“甚者從之”之意,具有因勢利導(dǎo)、消除寒熱格拒等的作用,用于正治不效,或服藥格拒,或出現(xiàn)寒熱真假等的特殊階段。若運用得當(dāng),?墒盏斤@著效果。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反治……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jié),可使氣和,可使必已!?br > 自張仲景創(chuàng)立寒熱并用法之后,對后世影響很大。后世醫(yī)家用其法創(chuàng)立了很多名方。如
銀翹散(
荊芥與
薄荷)、荊防
敗毒散(荊芥與柴胡)、
參蘇飲(
蘇葉與葛根)、黃龍湯(當(dāng)歸與大黃)、
溫脾湯(附子與大黃)、蒿芩
清膽湯(半夏與
竹茹)、
逍遙丸(當(dāng)歸與白芍)、
白術(shù)芍藥散(白術(shù)與白芍)、
四妙勇安湯,(
金銀花與當(dāng)歸)、
左金丸(黃連與
吳茱萸)、
香連丸(黃連與
木香)、虎潛丸(
黃柏與
鎖陽)、
牡蠣散(牡蠣與
黃芪)、安宮
牛黃丸(
麝香與牛黃)、
越鞠丸(
川芎與梔子)、
橘皮竹茹湯(橘皮與竹茹)、
丹參飲(丹參與
檀香)、
健脾丸(肉
豆蔻與黃連)、
三仁湯(
白蔻與苡仁)、二妙散(黃柏與
蒼術(shù))、六昧
地黃丸(
山萸肉與
丹皮)等等,舉不勝舉。
“寒熱并用”作為中醫(yī)一種重要的治療疾病法則,迄今為止,仍有效地指導(dǎo)著中醫(yī)臨床實踐。該法則不僅可用于常見病、多發(fā)病,而且對于多種疑難雜病、危重病則更是常用。筆者近些年一直從事腎病的臨床工作,在臨床過程中,常用“寒熱并用”法治療腎病,得益匪淺。
轉(zhuǎn)自:http://www。gzhtcm。com/bbs/read.php?tid=24149&f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