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宣明論》卷八。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下水濕,消腫脹,止泄瀉,利小便。
|
主治 | 濕熱內(nèi)外甚,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滑泄。
|
制備方法 | 上為末。
|
用法用量 | 食前服3錢,白湯調(diào)下。
|
用藥禁忌 | 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轉(zhuǎn)泄者,此乃濕熱痞悶極深,而攻之不開(kāi),是能反為注泄,此正氣已衰,而多難救也,慎不可攻之。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