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衷中參西》上冊。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溫病初得,其脈浮而有力,身體壯熱;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惡寒而心中發(fā)熱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用水3大碗,煎至米爛熟,約可得清汁2大碗。乘熱盡量飲之,使周身皆汗出,病無不愈者。若陽明腑熱已實,不必乘熱頓飲之,徐徐溫飲下,以消其熱可也。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此方妙在將石膏同粳米煎湯,乘熱飲之。俾石膏寒涼之性,隨熱湯發(fā)散之力,化為汗液,盡達于外也。且與粳米同煮,其沖和之氣,能助胃氣之發(fā)達,則發(fā)汗自易。其稠潤之汁,又能逗留石膏,不使其由胃下趨,致寒涼有礙下焦。此方粳米多至2兩半,湯成之后,必然汁漿甚稠,飲至胃中,又善留蓄熱力,以為作汗之助也。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