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ye zhu tou gu |
英文名 | Wild boar skull |
藥材基原 | 為豬科動物野豬的頭骨。 |
動植物形態(tài) | 野豬,形似家豬。體長紅1.5m,體重約150kg,最大雄豬可達250kg。其頭部較寬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圓錐形,末端具裸露的軟骨墊。雄豬犬齒特別發(fā)達,上下犬齒皆向上翹,稱為獠牙,露出唇外,雌豬獠牙不發(fā)達。耳直立,四肢較短,尾細小。身體被剛硬的針毛,背脊鬃毛顯著,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為棕黑色,面頰、胸部雜有灰白、污白色毛。幼豬軀體呈淡黃褐色,背部有6條淡黃色縱紋,俗稱“花豬”。 |
資源分布 | 分布幾乎遍及全國。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多棲息于灌木叢、較潮濕的草地或混交林、闊葉林中晨昏或夜間活動;性極兇猛;一般成群活動。雜食性,植物根莖、野果、動物尸體及各種昆蟲均食,亦盜食農作物。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捕殺后,剝皮,剖腹,割取頭顱,剔去其他雜質,洗凈,將頭骨高喊成塊,晾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將豬頭部入水剔凈鬃毛,水煮熟后將骨剔出,入藥用。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咸;性平 |
歸經 | 肝;腎經 |
功效 | 截瘧;利水 |
功效分類 | 祛瘀藥 |
主治 | 瘧疾;水腫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00-500g,或燒成炭研末,沖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治積年下血:野豬頭一枚,桑枝一握,附子一枚。同人瓶內煅過為未,每服二錢,粥飲空心服。(《圣惠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Os Sus scrofa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us scrofa Linnaeus |
科屬分類 | 豬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